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研究颅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颅颌面骨折患者,经过急诊CT确诊有颅脑外伤并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纳入标准。首先于脑外科处理颅脑外伤,给予护脑、抗炎、脱水等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行颌面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麻醉注意保持血压稳定,术后继续脑外科及口腔科专科对症治疗,并康复治疗3 ~ 6个月。 结果156例颅颌面骨折损伤患者中,16例患者张口受限,9例有面瘫症状,其余患者康复满意。 结论颅颌面骨折患者治疗应评估好手术时机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应密切观察患者颅脑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头颈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肿瘤的发生部位、种类和治疗等方面来说,口腔颌面部肿瘤涵盖了头颈肿瘤的大部分内容。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外貌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该部位肿瘤的治疗具有鲜明的特色。目前口颌系统和涎腺肿瘤及其相关颈部病变的治疗和功能的修复与重建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手术时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组织肿胀、颌颈部包扎固定及分泌物残留等,以及肿瘤作用,从而影响呼吸道通畅,严重时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口腔颌面部肿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口腔颌面肿瘤手术的麻醉准备、气管内插管、并发症预防等,以有效保证手术过程的气道通畅。临床实践证明,口腔颌面肿瘤手术麻醉过程良好的气道管理是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些环节与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严重威胁身心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诊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回顾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从精准医学、多学科协作、功能康复及学科发展等多层面总结临床现状,以期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的历史、内涵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肿瘤涵盖了口腔颌面部肿瘤。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肿瘤切除手术对患者容貌的重大影响等因素,决定了头颈肿瘤治疗中具有鲜明特色,口腔颌面外科在治疗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颌面部肿瘤切除、交通意外伤等导致的颌面缺损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发生率高达0.24%。颔面赝复是采用人工材料治疗颌面缺损的一种手段,其治疗特点是多学科、跨专业,因此非常适合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医师与其他临床科室同行共同开展。例如对于整形外科治疗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口腔医师可以开展包括暂时性一过渡性一永久性三个阶段的上颌骨阻塞器序列治疗,分别从术前一术中一术后全方位地配合外科医师恢复颌骨术后缺损、重建口颌生理功能;对于唇腭裂患儿,适于从患儿一出生就开展无创性的新生儿术前矫治工作,利用患儿自身发育潜能较大限度地纠正颌面缺损畸形,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对于耳鼻喉和眼科医师来说,口腔医师可以采用语音球恢复因手术切除造成的软腭缺损,重塑患者语音和吞咽功能;还可以为患者制作义鼻、义耳、义眼等假体修复难以通过自体组织修复的颜面部缺损。此外对于放疗科和肿瘤科来说,口腔医师可以在术前为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口腔状况评估及相应治疗,避免术后拔牙导致的放射性骨坏死;术中制作各式放疗护具,以最大限度避免正常组织遭受射线照射;术后可以为患者制作含氟牙托以减少牙齿继发龋的发生。综上,颌面赝复可以为口腔医师和临床医师搭建一座沟通桥梁,共同服务患者、提升治疗水准。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14(2):107-107
为交流和提高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水平,加快发展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于2 0 0 4年10月15~17日在成都举办第一届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敬请全国颌面外科及相关专业同行参加。会议内容:先天性口腔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基础研究、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的整复治疗、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再造、颌面部整形美容技术、颅颌面种植外科及赝复修补、微创外科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牵张成骨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颅颌面外科手术模拟及虚拟现实技…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5~16日,第四次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承办。由于本次会议与第四次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同期举行.根据大会安排.将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论文划归创伤会场,而将唾液腺疾病和脉管行疾病内容归在肿瘤会场.故会议收到的274篇论文(大会发言48篇)涉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唾液腺疾病。主要范围包括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和内科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唾液腺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等,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和唾液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正>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口腔科学会,于1981年9月11~12日召开本年度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市内各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代表,应邀参加大会的各省、市、地区代表共200多人。会议由张锡泽教授主持。共收到论文101篇,其中49篇在会上进行宣读。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肿瘤防治的进展,颌面部各种疾患的整复治疗和显微外科的应用,以及临床经验交流,新技术的介绍等。其中邱蔚六副教授所作的“全额及隧道额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口腔颌面部癌瘤的临床观察”;刘世勋医师所作的“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评价”、“胸大肌复合组织瓣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以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结构是支撑面型的重要基础,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肿瘤、先天畸形是引发患者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主要原因,而如何在一期对患者面型及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因此对其颌面部骨折的诊治具有一定特点。笔者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9例老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老年患者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为今后老年患者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口腔医学》2004,24(2):97-97
为交流和提高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水平,加快发展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于2 0 0 4年10月15~17日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联合在成都举办第一届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敬请全国颌面外科及相关专业同行参加。会议内容:先天性口腔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基础研究、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的整复治疗、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再造、颌面部整形美容技术、颅颌面种植外科及赝复修补、微创外科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牵张成骨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颅颌面外科手术模拟及虚…  相似文献   

13.
总结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胸大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术后皮瓣的观察和护理,气道的有效管理,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等,患者皮瓣成活,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2):154-154
为交流和提高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水平 ,加快发展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将于 2 0 0 4年 10月 15~ 17日在成都举办第一届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 ,敬请全国颌面外科及相关专业同行参加。会议内容 :先天性口腔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基础研究 ;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的整复治疗 ;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再造 ;颌面部整形美容技术 ;颅颌面种植外科及赝复修补 ;微创外科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 ;牵张成骨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 ;颅颌面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复杂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以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39例。术前以彩色多普勒探测并标记供区血管,结合术中探查设计并制备嵌合皮瓣,并以此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观察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和功能。结果 39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24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处理后皮瓣逐渐恢复正常。随访1~4年,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及功能良好,6例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复杂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国家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山大学颅颌面外科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颅颌面肿瘤综合治疗研修班(编号2004082024),将于2004年9月13日至9月15日在广州举行。本班采用多媒体系统教学,由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授课,学员可获Ⅰ类继教学分10分。主要授课内容有口腔颅颌面部肿瘤临床研究新进展及新观念;复发性口腔癌挽救性手术;颅颌根治术;成釉细胞瘤颞下窝颅底复发手术治疗;口腔颅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显微外科功能性重建;口腔颅颌面部脉管畸形基础研究与治疗进展;内窥镜手术治疗前颅底肿瘤;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治…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以虚拟手术设计、手术导航为代表的数字化外科技术目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诊治的主要辅助手段。然而,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在三维可视化成像、术中手眼配合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目前,以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和应用,通过将三维虚拟图像叠加到真实的手术环境中,可辅助实现医学影像实时立体呈现,已逐步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中。术前可基于影像数据构建肿瘤及其周边重要结构三维模型,在混合现实环境中,进行个性化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将混合现实技术与手术导航技术相结合,可以在术区真实环境中实时显示三维虚拟模型,克服单纯使用导航技术的手眼协调问题,进一步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混合现实技术与远程互联网医疗技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平台,推动地区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水平的发展。混合现实技术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术区影像遮挡、单纯使用时精度不足、配准时间长等。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本课题组的临床实践,对混合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国内期刊口腔颔面外科文献索引(1995.4)口腔颌面部肿瘤并发症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术期胃肠并发症及其预防郑家伟,等口腔医学纵横1995;11(3):176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顺铂化疗引起急性缺钾的临床分析林毅,等.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3...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一期重建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尽管游离皮瓣是目前修复口腔颌面缺损的主流,但带蒂组织瓣仍然十分重要.锁骨上动脉皮瓣因其血供稳定、颜色质地与面颈部相近、厚薄适中、无需血管吻合、重建效果良好等特点逐渐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青睐,且锁骨上动脉皮瓣的应用可能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本文就该皮瓣的解剖、设...  相似文献   

20.
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干预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并探讨相关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37例.术前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其抑郁和焦虑状态,术后7 d再次进行的抑郁焦虑调查和相应心理干预.干预6周后再次进行抑郁和焦虑状态的评定,分析前后数据.结果:37例颌面肿瘤患者术后3 d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比较严重,干预6周后,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颌面部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存在明显抑郁焦虑的状态,在关注患者身体状态恢复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