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许多人主张对原发灶和转移灶分次切除[1].但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积极Ⅰ期切除原发肿瘤和肝脏转移癌的手术并发症少,在死亡率方面与分次切除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大多数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初始不可切除,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多学科团队的基础上,讨论并确定治疗策略和治疗目标。欧洲临床肿瘤学会指南被广泛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是临床医生需要遵循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守付  杨关根 《山东医药》2009,49(10):111-112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原发灶的同时确定有肝转移,另外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将来会出现异时性肝转移,其中20%-35%的患者肝脏为惟一转移部位。孤立性肝脏转移未经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不过,临床上发现,某些比较早期的结直肠癌就已出现肝转移,分化比较好的结直肠癌似乎更容易发生肝转移。因此,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并不意味着失去治愈机会。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现将其手术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滑肌(SM)22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脏转移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63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10 cm以外正常肠管黏膜组织),其中9例出现肝脏转移,收集转移部位肿瘤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印迹检测分析SM22α在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肝脏转移组织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和肝脏转移组织SM22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SM22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肝脏转移组织SM22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肿瘤原位组织(P0.05)。SM22α与MMP-9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SM22α表达下调,SM22α可能通过负性调节MMP-9蛋白表达调节结直肠癌肝脏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VEGF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且需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1例,于手术前采外周静脉血,手术中采集门静脉血,应用定量固相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VEGF水平,同时选择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空腹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有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脏转移者;且所有肝转移的病人门静脉血VEGF均大于250 μg/L,其灵敏度达到100%,VEGF大于250 μg/L者肝转移者占67.6%,其特异性也较高,VEGF>300 μg/L的病人中有肝转移者占81.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密切相关,门静脉血VEGF检测是判断有无肝脏转移的较灵敏的指标,特异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虽得到广泛发展,但许多方案的使用对晚期患者预后仍不尽如人意,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仍需进一步探索。肿瘤微环境已被证明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中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肿瘤微环境内的相关细胞在遗传上是稳定的,因此可能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有关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关系的相关报道日益增多,现就近年来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成分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克服传统的全身化疗方法因其毒副作用大、肝脏浓度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加门静脉置泵行灌注化疗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器官,报道近23%51%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时即伴有肝转移〔1〕。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而80%51%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时即伴有肝转移〔1〕。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而80%9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治疗〔2〕,肝脏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灌注提高肝脏局部血药浓度,同时阻断肿瘤供血,达到姑息性治疗甚至治愈肝脏肿瘤〔3〕。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两项影像学检查证实肝转移癌、无法外科手术切除、同期未进行化疗且根据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50分、预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鳃糖尿病是否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58例(23~87岁)结直肠癌患者糖尿病合并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与糖尿病类型无关,相对危险度(0R值)为3.58;有糖尿病家族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生危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其OR值分别为2.53和3.30;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组并发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高;与非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者相比,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几率更高,其OR值为2.37。结论糖尿病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家族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与糖尿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脂肪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与脂肪肝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随着肥胖、脂肪肝与肝癌的关系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样有必要就脂肪肝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进行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增高,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都有显著改善。然而,结直肠癌的远隔转移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回顾了结直肠癌远隔治疗的历史,总结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盆腔局部转移和腹膜转移的治疗策略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的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排名第3和第6位。也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脏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在新发的结直肠癌病例中.20%-25%存在肝转移,而在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病例中,40%-50%最终会发生肝转移。随着新的强效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新治疗方法的出现以及外科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也获得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及更好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众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临床工作中需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本文查阅近十年关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的文献,初步总结了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影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提供思路。目前认为肿瘤的浸润深度、原发部位、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术前血清CEA水平等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而肿瘤的大小和大体形态等因素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的认识还不一致。造成以上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不同学者对于患者选择的差异、样本数量的多少以及采用的标准不同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sa-miR-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66例,应用qRT-PCR检测癌组织中Hsa-miR-9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sa-miR-9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及浸润程度、肿瘤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高分化与中低分化比较、(T1+T2)期与(T3+T4)期比较、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比较、有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比较以及(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a-miR-9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密切相关,可成为结直肠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自2008年开始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达到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6.
肖亮  施健  谢渭芬 《胃肠病学》2006,11(2):113-11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高达50%.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脏(40%~50%)、肺(25%~30%)、骨和脑。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至约40%。以往多采用检测癌胚抗原(CEA)、行B超、CT和结肠镜检查等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如发现孤立性肝转移灶,还需行胸腹部CT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肝外病灶和评估手术的可行性。但是,尽管已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仍有不少具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因在术中发现其他转移灶而终止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手术预后因素。方法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00例,分析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分析评价影响老年组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3、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70岁组高中分化腺癌比例、TNM分期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70岁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均为影响≥70岁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70岁组3年生存率为57.66%(79/137),3年无病生存率为48.91%(67/137);5年生存率为24.82%(34/137),5年无病生存率为21.17%(29/137)。结论应对TNM分期高、组织类型为高中分化腺癌、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的≥70岁结直肠癌患者加强术后监测,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以及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直肠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肝脏,其次为肺脏。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提升,结直肠癌脑转移(B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结直肠癌患者终末期的诊疗水平刻不容缓。本文将从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相关诊疗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望对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8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2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8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癌胚抗原(CEA)水平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809~0.815,miR-182水平界值为1.623,灵敏度为86.34%,特异度为77.16%。miR-182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09)。结论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升高,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Divers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蜡块组织51例及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Diversin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结果 Diversin在结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80.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80%),且Diversin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versin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诊治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