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医院工作人员手部带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与医院工作人员洗手不彻底、手部带菌状况有关。本文对工作人员手部带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表明 :手部带菌合格率 ,医务人员高于后勤人员 ,护士高于医生 ,医生高于药剂师、炊事员、卫生员、会计。手部带菌菌种以手部暂住菌为多 ,暂住菌通过正确的洗手即能消除 70 %~ 95 %。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手的卫生管理 ,从而提高洗手合格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医院保洁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博锋  吕渊 《广西医学》2009,31(7):1039-1040
目的了解我院保洁员的洗手习惯和洗手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47名保洁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调查,并现场考核其正确洗手方法,洗手前后对其进行手部采样,并做细菌培养。结果47名保洁员掌握正确洗手时间、正确的洗手方法人数不多;现场考核洗手不正确的有41人(87.2%);培训前手污染较严重,手部菌落数无1例合格,菌落数最高1 549 cfu/cm^2,最低14 cfu/cm^2;培训后手菌落数合格率59.6%,培训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保洁员手卫生现状不理想,应强化其手卫生意识,加强保洁员洗手技术的培训及洗手效果的监督和监测,强制执行手卫生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探视前后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及洗手前后探视者与医务人员手的采样检测,发现探视后前两项细菌数超标率较探视前显著增高(P<0.01),经消毒后细菌超标率大副降低(P<0.01);探视者与医务人员洗手后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消毒与管理)后,产妇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由2006年~2008年的平均13.41%下降至2009年的4.39%(P<0.01).  相似文献   

4.
栗瑜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82-158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对临床医护人员洗手前后采样监测对比。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医生洗手前后合格率低于护士洗手前后合格率。结论正确、认真地洗手可以去除手部大部分暂居菌,减少疾病经手传播的机会,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取盲法观察+细菌培养。结果产房医务人员接触产妇前洗手率为2.9%,接触产妇后洗手率为84%;洗手时间≥15s占10.2%;手消毒细菌监测合格率为44%(按标准≤5fcu/cm2)。结论医院应加强管理,使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寻找最佳的洗手方式、洗消用品及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及质量,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80名医护人员在干预前后,均分两组用肥皂、洗手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手后按照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监测方法进行采样,对洗手时间、频率及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结果通过洗手设施、洗手产品等改善,加强培训,考核及指导,干预前洗手采样合格率75-80%,干预后采样合格率95-97%。洗手频次明显增加,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手卫生,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加大洗手设施及设备的投入,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在被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合格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格率分别为24.3%和32.0%,且受诊疗操作前后、职业因素影响;造成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洗手时间不够,揉搓方法不对,洗手设施、洗涤用品和干手方法不符合要求。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取盲法观察+细菌培养.结果 产房医务人员接触产妇前洗手率为2.9%,接触产妇后洗手率为84%;洗手时间≥15s占10.2%;手消毒细菌监测合格率为44%(按标准≤5fcu/cm2).结论 医院应加强管理,使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卫生管理,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医务人员342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卫生管理干预,并对比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合格率等结果。结果经统计显示,我院医务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对医务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洗手合格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PDCA循环管理前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管理后(P0.05)。结论基层医院因医疗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认知度不足等各种因素成为医院感染高发区,是感染预防管理重点对象;本研究显示,对医务人员采用PDCA循环法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可极大改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晓云 《广西医学》2011,33(12):1652-1654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口腔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6年口腔科成立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前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等资料作为A组,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等;2007—2009年口腔科成立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后,将环节质量管理应用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和制订持续改进措施,每月坚持进行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把该阶段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结果等资料作为B组,对比分析环节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状况。结果科室成立医院感染质控前,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差,手卫生合格率仅为79.2%;空气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77.0%;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仅为77.8%;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91.7%;无菌物品的监测合格率88.3%。成立医院感染质控组后为,经过连续3年环节质量管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高,手卫生合格率提高90.9%;空气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89.6%;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上升到91.7%;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100%;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100%。两组各项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量管理在口腔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由于重视工作环节质量管理,杜绝或减少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双手卫生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生双手卫生状况,探讨存在问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和行为干预,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运用手细菌培训法,对第一天进入妇科临床实习的116名大中专生的双手进行微生物监测。在此基础上进行院感知识教育及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并予行为干预。然后再次洗手作微生物监测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及行为干预前临床实习生双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为43.9%;培训及行为干预后临床实习生双手微生物监测的合格率为96.6%。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l。结论 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行为干预,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孔月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23-4724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机械全程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和应用外来手术器械实施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对比分析。结果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前,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8.4%,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4.1%,医院感染率为6.98%;而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后,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99.8%,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99.5%,医院感染率为0.64%,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外来器械使用效率和医院手术室工作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洗手肥皂及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后的手的带菌情况,提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办法。方法连续数月检测各科室270名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后的手及各科洗手用的肥皂的带菌情况。结果270名医护人员《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洗手后,平均合格率为73.7%。潮湿肥皂带菌率为100%,晾干肥皂带菌率为40%。结论用肥皂洗手时必须将肥皂表面进行冲洗后再按标准洗手法清洁手才能降低医护人员手的带菌情况,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医院药事管理干预对处方合格率及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未采用药事管理干预的中药注射剂处方1 572张及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药事管理干预的中药注射剂处方1 283张。比较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排序比、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频度(DDDs)及处方合格率。结果 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DDDs低于干预前;DDDC、排序比≥1的药物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处方合格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院药事管理干预可降低临床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与使用数量,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三级管理网络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通过强化医院感染三级管理流程,调动医务人员的参与意识,采用问卷调查及单位考核的模式,比较强化三级管理网络前后医务人员参与医院感染的知、信、行水平。结果:强化三级管理网络后,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的知晓率(92.18±8.26)、预防院感的态度(98.33%)、平均洗手次数(75.45±8.23)/d、洗手合格率(100%)、灭菌合格率(100%)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强化医院感染三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知、信、行水平,对于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法在降低医院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 2013年护理管理实施PDCA循环法与2012年实施前进行比较,观察实施前后护士防护措施执行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患者医院感染率.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护理人员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执行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呼吸道感染、针刺伤(0.00%、18.10%)、患者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感染(1.89%、9.47%)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强化医护人员执行防护医院感染措施力度,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洗手设施、洗手材料和洗手方式对手卫生细菌学监测的影响,不断完善洗手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细菌培养与菌落计数法监测医院洗手材料、洗手装置和水质;抽取90名医务人员随机分成习惯组、六步法洗手组和七步法洗手组,监测不同洗手习惯的手卫生情况;在不同科室随机抽取166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培训并进行手卫生监测。结果洗手材料中肥皂合格率占20.00%,液体清洁剂合格率占90.00%;洗手设施中肥皂盒合格率占15.00%,旋转式开关合格率占10.00%;水质合格率占100.00%。习惯洗手组合格率占40.00%,六步法洗手组合格率占93.33%,七步法合格率占96.67%。材料和设施整改后随机抽取的166名医务人员合格率达99.40%,其中急诊科、儿科、脑外科、手外科、普外科、骨外科、手术室、ICU、内科等科室合格率达100%。结论洗手设施、洗手材料和洗手方式对手卫生至关重要,要不断规范;手卫生问题经过培训和整改是可以规范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管理的逐渐深化 ,医院感染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 ,人们发现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感染非常严重 ,往往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为使广大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我院对 5 2名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进行调查与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及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随机抽查 5 2名 ,其中医生 2 0名 ,护士 2 0名 ,护工 12名。1 2 采样方法 :受检人员在操作后未洗手前及第 1次随意洗手 ,第 2次按规范洗手后 3次随机监测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万玉英  韩小建 《重庆医学》2015,(34):4777-4779
目的 运用PDCA循环管理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确定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有效降低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MRSA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观察手卫生,加强全员培训,注重过程管理,强调规范洗手,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考试成绩合格率由24.3%升至91.5%;六步洗手法考核正确率由31.6%升至92.4%;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原来的46.3%升至91.3%;实施PDCA后洗手指征较实施之前也有显著提高,而MRSA检出率由68.6%降至20.3%.结论 应用PDCA循环可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更有效控制院内MR-SA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生双手卫生状况,探讨存在问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和行为干预,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方法运用手细菌培训法,对第一天进入妇科临床实习的116名大中专生的双手进行微生物监测.在此基础上进行院感知识教育及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并予行为干预.然后再次洗手作微生物监测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及行为干预前临床实习生双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为43.9%;培训及行为干预后临床实习生双手微生物监测的合格率为96.6%.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行为干预,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