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抑制酪氨酸磷酸酶2(SHP2)活性介导DNA损伤修复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SHP2特异性抑制剂PHPS1(5、10、15、20μmol/L)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Western blot测定SHP2磷酸化水平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剂量放射线(2、4、6、8 Gy)处理SiH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验分为对照组、PHPS1组、6 Gy组、PHPS1+6 Gy组,经过20μmol/L PHPS1或(和)6 Gy处理后,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抑制率,EdU染色检测4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4组细胞内组蛋白H2AX磷酸化(γ-H2AX)焦点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测定4组细胞内DNA损伤修复相关途径分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X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XRCC4)、重组蛋白A51(RAD51)、乳腺癌易感蛋白1(BRCA1)、p53结合蛋白1(53BP1)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经PHPS处理的细胞比较,10、15、20μmol/LP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B1的表达。MTT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小檗碱(0,5,10,20mg/L)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0,20 mg/L)对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檗碱(0,20 mg/L)作用喉癌Hep-2细胞24h后COX-2与CyclinB1的表达变化。结果 COX-2与CyclinB1在喉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小檗碱抑制喉癌Hep-2细胞增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给予20 mg/L小檗碱作用后,喉癌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喉癌Hep-2细胞中的COX-2与CyclinB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加药组(P0.01)。结论小檗碱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下调COX-2与CyclinB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芹菜素(0、20、40、80μmol/L)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40μmol/L芹菜素处理Hep-2细胞48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Hep-2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Wnt1、β-catenin、环氧合酶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芹菜素抑制喉癌Hep-2细胞增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40μmol/L芹菜素处理Hep-2细胞48h能够有效抑制Hep-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Wnt1、β-catenin、COX2与MMP-2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芹菜素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抑制喉癌Hep-2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程玉  刘曼  王明娟  薛晶 《解剖学杂志》2018,41(3):264-267
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在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cyclopamine(5、10、20、30、40、50μmol/L)处理MGC-803细胞24、48、72 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0μmol/L),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0、30、40μmol/L cyclopamine处理MGC-803细胞48 h,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Cx43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x4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cyclopamine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且随着cyclopamine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其增殖抑制作用增强;30、40μmol/L cyclopamine处理48 h,MGC-80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qRT-PCR检测显示Cx43 mRNA表达显著升高,免疫印迹检测显示Cx4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Hedgehog信号通路可影响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机制可能与调控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AD51抑制剂RI-1对MSH2缺陷结直肠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法筛选MSH2差异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系,MTT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对RI-1(10、20、30、40或50μmol/L)的敏感性;构建针对MSH2基因的重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HT29细胞。RI-1(40μmol/L)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分析细胞内DNA损伤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 foci的形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H2缺陷的HCT8细胞有明显细胞凋亡现象(P0.01);HCT8细胞和HT29 Shmsh2细胞尾部DNA含量、尾长和尾距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HCT8细胞和HT29 Shmsh2细胞内γ-H2AX foci的形成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RAD51抑制剂RI-1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DNA损伤参与RI-1对MSH2缺陷肿瘤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枝莲碱B(SBT-B)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U251细胞经SBT-B(0.05、0.1和0.2μmol/L)处理24 h,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参照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SBT-B处理组(处理浓度分别为0.05、0.1和0.2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掺入法检测SBT-B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NA损伤;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同时,SBT-B处理U251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BT-B显著抑制U251细胞活力和增殖(P<0.05)。U251细胞经SBT-B作用24 h后,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灶点形成及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DNA损伤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水平则下调(P<0.05);SBT-B显著诱导U251细胞凋亡(P<0.05),同时促进caspase-8、casp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TSS1基因在膀胱癌中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EJ13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41例膀胱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TSS1基因的表达。将MTSS1基因特异性的siRNA转染EJ138细胞。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TSS1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TSS1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RNA干扰能够显著抑制EJ138细胞中MTSS1蛋白的表达;MTSS1基因表达降低后,EJ138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加,而且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MTSS1基因在膀胱癌低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铁超载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系HSC-T6,使用25μmol/L的柠檬酸铁铵(FAC)刺激24 h建立铁超载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铁超载模型组(25μmol/L FAC)、低剂量RES(L-RES)组(3.12μmol/L RES+25μmol/L FAC)、中剂量RES(M-RES)组(6.25μmol/L RES+25μmol/L FAC)、高剂量RES(H-RES)组(12.5μmol/L RES+25μmol/L FAC)和去铁铵(DFO)组(50μmol/L DFO+25μmol/L FAC)。采用CCK-8法测定HSC-T6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OS)水平;通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HSC-T6细胞中铁含量的变化;通过ELISA法测定各组HSC-T6细胞上清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Col-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aspase-3及Bax蛋白的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人口腔鳞癌细胞HN13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条件下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HN13,分为对照组(NC,不添加任何药物)、利多卡因低(40μmol/L)、中(400μmol/L)、高(4 000μmol/L)剂量组、阳性对照组(PC,100μmol/L顺铂),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OD值,分析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HN13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途径中关键分子p-PI3K、p-Akt、Bcl-2等蛋白表达差异。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400μmol/L、4 000μmol/L处理组细胞存活数减少(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00μmol/L、4 000μmol/L利多卡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提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处理后各组细胞中p-PI3K、p-Akt、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4 000μmol/...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的表达及突变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PCR(RT-PCR)和逆转录PCR-单链构象多态法(RT-PCR SSCP)对30例肝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肝组织中nm23-H1基因 mRNA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nm23-H1基因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2±0.41、1.30±0.30和1.23±0.39。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组织(P<0.01); 低分化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高、中分化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P<0.05);有卫星转移灶和无卫星灶的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未发现nm23-H1 cDNA基因突变。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与肝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nm23-H1基因的异常表达是HCC转移中的频发事件而与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通过miR-22/NLRP3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34例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ST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外源性层黏连蛋白(LN)与其受体结合下,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LN组(20μg/L LN)、姜黄素组(40μmol/L 姜黄素)、联合组(20μg/L LN+40μmol/L姜黄素)。采用酸性磷酸酶法(APA)、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ting 法等探讨在外源性LN与其受体结合下,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增殖相关蛋白α-蛋白激酶(α-PKC)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Caspase-3、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 结果 LN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增加。姜黄素组与联合组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依赖性。姜黄素组与联合组作用48h时,倒置显微镜下,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皱缩变圆,大部分细胞悬浮;中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比率(%)分别为97.04±1.50,98.02±1.3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增殖相关蛋白α-PKC含量减少;凋亡相关蛋白PARP出现剪切带,Caspase-3表达下调,p53表达上调,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外源性层黏连蛋白与其受体结合下,姜黄素与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后抑制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显示出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稳定,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下调α-PKC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EZ1/LZTS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50例原发性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EZ1/LZTS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FEZ1/LZTS1基因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喉癌组织(P〈0.01);在喉癌组织中FEZ1/LZTS1基因阳性表达率随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原发灶部位无关。结论:FEZ1/LZTS1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对LS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LSCC发展中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骨肉瘤MG-6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20μL的培养液(对照组)或(0、100、200)μmol/L黄芩素溶液处理细胞48h,应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通过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ezrin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zrin蛋白及磷酸化ezrin(p-ezrin)蛋白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100、200)μmol/L黄芩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0μmol/L黄芩素组升高,且200μmol/L黄芩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100μmol/L黄芩素组。随着黄芩素浓度的增加,平均穿膜细胞数以及ezrin mRNA、ezrin蛋白、p-ez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AI逐渐增加,与对照组和0μmol/L黄芩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降低,而0μmol/L黄芩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芩素能够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zrin蛋白表达和活性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Z-leu-leu-leu-CHO,三肽基乙醛)对NK/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噻唑蓝[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 1 μmol/L MG132作用24 h,HANK1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7.72±7.44)%,而0.1 μmol/L MG132作用24 h,增殖抑制率仅为(3.98±0.07)%;MG132剂量大,增殖抑制率高;1 μmol/L MG132作用24 h后,HANK1细胞G1和G2期细胞分别为(72.33±3.44)%和(12.86±1.29)%,对照组为(63.63±2.29)%和(7.94±1.91)%,用药组G1和G2期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 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分别为(33.57±2.10)%和(16.66±0.47)%,而对照组仅为(7.18±0.82)%和(3.81±1.06)%,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高 (P<0.01,P<0.01)。结论: MG132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G1和G2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很可能成为治疗进展期NK/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失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cl-xl、Mcl-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25、50、100、200μmol/L处理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22±1.66)%、(30.79±1.60)%、(45.72±1.25)%和(53.31±1.94)%。白藜芦醇0、50、100、200μmol/L处理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3±0.25)%、(28.80±1.34)%、(38.78±1.19)%和(58.96±1.2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细胞后,Caspase-3蛋白裂解片段表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减低。结论白藜芦醇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增加,这可能与白藜芦醇激活Caspase-3蛋白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抑制剂MK886对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和TE-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2.5、5、10、20、40和80μmol/L的MK886干预体外培养的KYSE-150和TE-3细胞;xCELLigence RTCA系统实时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同时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和TE-3)的增殖抑制率随着MK886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KYSE-150组的IC50浓度为29.11μmol/L,TE-3组的IC50浓度为27.47μmol/L。当MK886浓度增加至25μmol/L时,食管癌细胞G0/G1期滞后增加明显(P<0.001),MK886处理浓度增加到50μmol/L时,食管癌细胞G2/M期增加明显(P<0.001和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7-H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在乳腺浸润性癌、癌旁组织和纤维腺瘤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B7-H4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ELISA芯片检测T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B7-H4在乳腺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4.62%(44/5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P<0.01,P<0.01 )。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B7-H4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的增殖指数Ki67无明显影响;但B7-H4诱导CD8+T细胞凋亡的作用强于CD4+T 细胞。B7-H4组FOXP3+T/CD4+T也高于空白组(P<0.05 )。B7-H4组较空白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IL-17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癌异常表达B7-H4。B7-H4在体外能促进CD8+T细胞凋亡、促进T细胞分泌TGF-β1 和IL-17。B7-H4在削弱乳腺癌微环境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在胶质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迁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U251胶质瘤细胞培养体系、并给予不同浓度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IWR-1 0,2.5,5.0,10μmol/L)处理后,MTT测定增殖活力、划痕实验测定生长迁移、Western Blot测定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WR-1的生物作用与效应途径。结果:MTT表明胶质瘤细胞的IWR-1 5.0、10μmol/L处理24 h、48 h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划痕检测表明IWR-1 5.0、10μmol/L处理48 h组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0.01)。Western Blot表明IWR-1处理48 h组胶质瘤细胞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Wnt信号抑制剂IWR-1能够明显抑制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迁移,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可能具有胶质瘤干预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_2O_3)联合西罗莫司(sirolimus)对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其对PI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促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786-O细胞,电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单药作用及联合用药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法分析药物诱导786-O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药物对PI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镜结果可见786-O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显示As_2O_3和sirolimus均有抑制增殖作用,联合用药效果好于单独用药;PI/Annexin V双染分析表明sirolimus 3μmol/L、A_2O_3 3μmol/L、A_2O_3 3μmol/L+sirolimus 3μmol/L的凋亡率分别为7.17%、14.49%、20.34%;Western blot法显示A_2O_3联合sirolimus可同时下调PI3K、Akt、mTOR蛋白表达,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结论 A2O3联合sirolimus可明显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与同时调控PI3K、Akt、mTOR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