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中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较常见。作者对1566人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来源所用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均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每ml混合制剂中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 ,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2接种对象在本院定点接种的3~12月龄儿童588人次(A组) ;在英学、凤凰岗两村卫生所分散接种的同龄儿童978人次(B组)。接种方法相同 ,均于适龄儿童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疫苗。…  相似文献   

2.
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1]是由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一起的制剂(DPT),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扩大免疫规划(EPI)中规定使用的4种疫苗之一,接种全程足量免疫后能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传染病。1 DPT的接种反应1.1一般反应接种DPT后,局部可见有轻度的红肿、疼痛和有发痒感等,或有轻度发热、头痛等症状,这类反应通称为一般反应,接种其他疫苗后亦可出现。一般反应不需处理即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3.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使接种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目的。但接种百白破疫苗可出现接种反应,最常见的是局部反应,其发生率较高,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观察百白破疫苗引起局部脓肿的发生情况和原因,我们于1991~2001年对接种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DTP)和吸附无细  相似文献   

4.
全细胞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wDTP)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接种wDTP后24、48、72h,由村计免医生主动上门随访受试者,接种后第4天始至观察期终止(接种后1个月),采用自动报告的方式记录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8.86%,以弱反应居多;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12.13%,少数儿童有疼痛、瘙痒、烧灼、淋巴疼痛等局部症状。结论wDTP接种反应是计划免疫各类疫苗中不良反应最多的一种,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的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程序,认真做好体检、接种、留察工作,规范疫苗供应渠道和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确保疫苗质量。有条件的地区,推荐用无细胞百白破制剂(aDTP)代替wDTP。  相似文献   

5.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aP) 是预防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出生3 个月~6周岁儿童必须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DTaP疫苗后一般无反应,有的出现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等,全身反应:发热、皮疹、惊厥、小儿烦躁不安、吵闹等,偶有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无菌性化脓等,发生败血症的报道罕见。现将201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在儿童免疫接种中遇到1例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偶合败血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的情况,探讨其发生反应的原因,采取多种综合护理措施,降低反应发生率及反应强度.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1年6月期间用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的250名儿童,观察其接种反应.结果在接种的250名儿童中,累计注射935人次,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9.89%,其中第1、2、3针及加强针的反应率分别为12.00%、19.20%、23.60%、26.49%;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9.47%,其中第1、2、3针及加强针的反应率分别为12.40%、17.60%、22.40%、27.50%.结论不同针次之间的全身反应率及局部反应率均依次增高,加强针的反应率最高,需进一步加强对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的观察研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不断改进处理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及处理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常用的百白破疫苗 ,是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 ,简称吸附百白破疫苗 (DPT)。DPT在使用过程中是比较安全的 ,但也可发生个别的异常反应和并发症 ,现将其接种副反应及处理原则综述如下。1 异常反应1 .1 一般反应接种DPT后常见的一般反应有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红晕、硬结、无菌性化脓及轻度全身发热。Cody等统计儿童接种DPT后的反应比例为 ,局部红晕 37.4%、肿胀为40 .7%、疼痛 5 0 .9%、发热 31 .5 % [1] 。陈艳丽报道接种DPT 40 0人 ,发热为 42 .32 %、硬结 5 8.36 %、化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PT)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的反应情况。方法:观察并比较儿童接种DPT与DTaP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DPT共接种3 037人次,接种反应率为1.09%;DTaP共接种2 758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18%,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0.01)。结论:DTaP较DPT的接种异常反应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预防接种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推广使用新疫苗。[方法]选适龄儿童分别注射全细胞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TwP)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DTaP)。并进行观察。[结果]注射DTwP儿童红肿、硬结发生率(10.5%和11.2%)高于注射DTaP(4.3%和1.1%)。两种制剂首剂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DTaP接种不良反应较少,建议基础免疫使用DTwP,加强免疫使用DTaP,逐渐过渡到对全部儿童采用DTaP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0.
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健康的关键。当前我国主要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脊髓捉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进行接种。由于小儿的个体差异,部分小儿预防接种后出现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而有些家长缺乏对预防接种正常反应与处理的有关知识,以为是小儿患病,(如个别小儿接种麻疹疫苗后5~7天出现发热,伴流涕、咳嗽、皮疹等)来医院诊治。为此,我们医护人员很有必要把儿童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和接种后的反应与处理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宣教。1.预防接种前注意事项(1)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必要时测体温和体格检查,如小儿发热或急性传染病、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脏病、肝肾疾病,荨麻疹,过敏性疾病等,应暂缓接种。  相似文献   

11.
接种2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后的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方法 ]对 1998~ 2 0 0 2年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免疫门诊分别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的 5 769名 3个月至 2岁儿童为对象 ,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 [结果 ]接种无细胞疫苗和全细胞疫苗者 ,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 19%、0 5 2 % ,局部中强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 16%、0 49% ,局部硬块发生率分别为 0 0 6%、2 1 0 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0 0 1)。 [结论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反应较低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9月 3日 ,我县发生一例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 ,出现局部无菌性脓疡反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 0 0 2年 8月 6日 ,本县××医院为 1名 2 0 0 2年2月 7日出生的儿童接种第 3程百白破疫苗 (疫苗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10 90 10 5 ,效期 :2 0 0 3年 3月 )。按常规消毒后 ,于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接种疫苗 0 .5ml。 8月 8日儿童母亲诉说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热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 ,防疫医生询问接种反应后嘱其在红肿处实施热敷、每d 2~ 3次 ,每次 2 0min ,3d后红肿缓解。 8月 30日局部红肿、发热加重 ,该院随即…  相似文献   

13.
注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后发生48例无菌性化脓的综合分析周红玲(北京市西城区卫生防疫站,北京市,100029)为提高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免疫效果,北京市自1989年来推广使用了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西城区1989~1995年共接种132076人次,发生4...  相似文献   

14.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DPT)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最有效措施,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扩大免疫规划(EPI)中规定使用的6种疫苗之一。然而在使用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WDPT)接种时常出现副反应,近年逐步使用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ADPT)取代WDPTE^[1]。为了解WDPT和ADPT两种制剂的接种反应发生情况,于2007年6月~12月在本所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反应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和1999年对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8年和1999年期间接受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基础免疫的健康儿童。1·2 百白破混合制剂 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该制剂每ml含百日咳菌90亿个、精白类  相似文献   

16.
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反应1420名婴儿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a and acellular a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aP)是预防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替代传统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新型疫苗。传统疫苗由于使用百日咳全菌体配制,接种后会伴有严重的副反应。为此作者从2004年改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为了解该疫苗注射后的反应,接种门诊对接种的儿童采用注射后随访及电话咨询方式调查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接种不同针次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临床反应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的接种反应较为常见 ,我们对乳山市满 3月龄儿童进行了接种不同针次DPT临床反应的观察 ,现简报如下。1 疫苗和方法 DPT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要求于臀部肌内注射DPT0 5ml,接种后于不同时间观察有无局部、全身反应和硬结、化脓等发生。2 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发生率为 2 0 99% ,中、强反应率为 7 85%。全身反应发生率随针次增加而升高 ,各针次反应率和中、强反应率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6 3 2 6 ,10 2 85;P <0 0 1) (表1)。表 1 接种不同针次DPT的全…  相似文献   

18.
儿童百白破基础免疫使用的吸附制剂,由于接种后局部反应比较明显,为此对百白破吸附制剂接种后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结合按月接种(每月23日)对近一个月内接种百白破吸附制剂的儿童进行调查,在上级主管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统一表格,逐个询问观察,按接种月龄、部位、针次及局部反应程度、硬结、红肿、无菌化脓、溃疡等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显著性差异。按局部反应程度分为硬结、红肿、无菌化脓、溃疡。如同时有二项以上反应者,记录其中最重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的因素,1999年1月~11月期间,对在滨州地区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村接种点接受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的适龄儿童进行了反应情况调查。调查分析发现,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与接种季节、接种人员技术、接种对象的月龄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优化接种现场环境;提高接种人员技术,做到接种安全有效;认真耐心地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反应的原因,以便正确处理,以免造成家长心理压力等对策,减少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注射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如何护理的方法 .方法:抽取我中心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3687例,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预防接种儿童3687有657例产生预防接种反应,反应主要以发热和接种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硬结为主。结论:为减少注射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接种前要对儿童健康状况做有效的评估,接种时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严格掌握注射深度,规范操作流程,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