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3例老年病人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内感染指的是住院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增加了医疗资源。尤其是: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老年病人的增多,他们的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我院33例老年病人的院内感染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护理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预防的关键就是能识别出哪些病人具有感染的危险,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从而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做好住院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不仅能提高护理病人的质量,更重要的为病人创造了一个更为安全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医院可有很大的差别,且与病种、医疗水平,所采取的消毒、隔离和预防措施及对院内感染重视的程度有关。根据美国的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5%~10%。我国对21所医院共11 295例病人的调查发现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4%。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老年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卒中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调查分析4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卒中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有关。结论 院内感染增加脑卒中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常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因此,了解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特别是下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对降低院内感染率和结核病疗效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07年元月至2008年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86例院内感染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它仅不影响医疗质量 ,而且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本文对 1991~ 1996年本院住院病人中 6 0岁以上老年内科疾病患者资料完整的院内感染 186例进行分析 ,以使医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  186例院内感染病人中 ,男性 12 2例 ,女性 6 4例 ,年龄为 6 0~ 90岁 ,平均年龄 6 9.89岁。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最高 ,泌尿道感染位于第二位 ,冬季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泌尿系感染发病秋季为多见。本组院内感染中 4 4例进行细菌培养 ,培养出53株 ,致病菌 4 5株 ,其中 2 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占57.78% ,革兰氏…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了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8例医院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8例病人共发生85起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皮肤和口腔为主。感染病原菌的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90.48%,59.09%)。白细胞下降、化疗、激素和广谱抗生素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白细胞<2×10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医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1 2月实际出院的肺结核病人中符合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者逐一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对表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肺结核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4 .9%?高危人群为伴有慢性肺部疾患的老年人?肺部以纤维空洞?支气管扩张?肺不张为主要病理损害的肺结核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反复住院?重症结核病所致营养状态低下?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2 铜绿假单孢菌及克雷伯氏杆菌属是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且合并真菌感染率高 ( 48.2 % )?结论 结核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复习最近13年间30例院内感染的心内膜炎病人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微生物学和转归,并与148例院外感染的心内膜炎患者比较。院内感染的心内膜炎诊断采用Von Reyn标准,本次入院前8周曾经手术操作,心内膜炎与之直接有关,或入院48小时后出现心内膜炎症状,或者二者均有者。169例病人发生178次心内膜炎,其中30例(17%)为院内感染。一年约3.3万病人住院,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院内感染2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为非感染性疾病,但肿瘤患者在医院内的诊治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机会很大.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大量中晚期肿瘤病人被收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针对性地防范院内感染尤为重要.现对我院225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病人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年老年病房出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研究,全院出院病例892例,院内感染76例。结果老年病房院内感染率为8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526%,其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结论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率高,可能与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及药物使用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培珍 《内科》2008,3(5):756-758
脑血管意外病人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大多数患者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加之抢救时的侵入性操作、误吸等,容易引起医院感染。据报道,医院感染是急性期脑血管病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威胁其生命。因此重视脑血管意外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对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脑血管意外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气管插管病人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在ICU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免疫力低下,较易发生院内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居于首位。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76例老年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与老年人肺脏结构和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住院时间延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呼吸道操作及治疗手段的增多,以及抗生素与激素的普遍使用有关。结论 发生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应针对其中每一环节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ICU病人的院内感染造成很高的病残率与死亡率,一些临床试验采用口服和肠道外应用能消除或减少潜在病原菌而不影响消化道厌氧菌群抵抗移生作用的药物以减少院内感染,这种方法被称为消化道选择性除菌法(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作者对内科、外科以及创伤的,ICU病人进行研究,以进一步评价选择性口服抗生素以及肠道外给予头孢噻肟在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1986年至1989年期间选择病情需进ICU3天以上的病人,在剔除因感染接受过抗生素24小时以上、年龄在18岁以下、妊娠或对药物过敏者后,将150个病人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除菌组各75人。治疗组病人用头孢噻肟1.0g静注,q8h×3d(最多9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ICU病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易患因素、病原学。方法对临床确认的126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ICU病人院内获得性肺炎以内科常见,主要为老年人,大部分合并基础疾病,但发病率要低于ICU病人,病原体以G-菌居多,但G 菌比例增高。结论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注意内科普通病房HAP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636例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2005年636例脑出血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2例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感染115例次,医院感染率16.04%,例次感染率18.08%。医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多见,分别占62.61%和20.00%。结论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主要与年龄、糖尿病史、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英华  张春云 《山东医药》2010,50(21):72-72
2006年3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76例,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将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煤工尘肺结核病人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为肺部感染,且死亡率较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科28例病人75例次院内肺部细菌性感染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原学和药敏特点,以提高认识,改进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院内暴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的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增加,有些医院还可暴发院内流行。长期住院、反复使用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烧伤或有伤口的病人及与MRSA定植或感染的病人接触都是造成院内MRSA流行的危险因素。MRSA定植或感染的人员及院内环境污染是引起院内流行的主要来源。洗手及隔离是基本控制措施,严密MRSA流行病学调查、清除MRSA来源、合理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及普及教育是控制院内MRSA流行的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