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春霞  苏光  李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881-4883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80例根据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大活络胶囊,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3%和80.0%,对照组分别为17.1%和6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视网膜微动脉瘤数目和出血渗漏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眼底FFA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1眼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疗效显著,视力改善明显,安全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75-97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84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和黄斑水肿面积,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0%(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视力和黄斑水肿面积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黄斑水肿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眼底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5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25眼)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25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能有效控制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景波 《中国保健》2007,15(18):46-47
目的观察分析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43例(45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23例(24眼)球后注射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20例(21眼)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水肿减退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可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和视力改善,且安全、方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210例(378眼)诊断为Ⅲ-Ⅳ期D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激光光凝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1-2周及1-2月时随访患者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并在激光治疗第3个月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2月后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水肿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月FFA显示新生血管消退和无灌注区激光覆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能缩短DR激光治疗后的恢复时间,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8眼.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的变化分析.结果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ME较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早产ROP患儿80例(共1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共78眼)和对照组40例(共72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1次雷珠单抗0. 05 ml/0. 5 mg,7 d后行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病变消退及血清VEGF、IGF-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VEGF、IGF-1、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提高ROP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其可能机制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能抑制VEGF、IGF-1、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黄斑水肿患者65人共113只眼,口服中药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来治疗.口服一个疗程和两个疗程后,对上述病人进行视力、眼底及OCT检查.并与同期按传统方法治疗的黄斑水肿患者26人41只眼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30d后65只眼视力提高两行,有效率达57.5%,60d后,94只眼视力提高两行,有效率达83.2%,19只眼视力保持原样或下降.对照组患者60d后21只眼视力提高两行,有效率51.2%,与前者相比,差别显著(P<0.005).对视力提高者经OCT检查结果显示黄斑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水肿完全消失.结论中药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应用可有效地促进黄斑水肿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6.368,均P<0.05)。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术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控制效果。方法对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95例(143眼)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1例(88眼)行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术后进行视力和眼底随访12个月。结果 (1)光凝治疗12个月后NPDR组视力提高、不变和下降者分别为14眼(9.79%)、125眼(87.41%)和4眼(2.80%),PDR组分别为3眼(3.41%)、73眼(82.96%)和12眼(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3,P=0.001)。(2)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NPDR组眼底改善、稳定和恶化分别为17眼(11.89%)、120眼(83.92%)和6眼(4.20%),而PDR组分别为4眼(4.55%)、76眼(86.36%)和8眼(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3,P=0.020)。结论激光光凝术对不同级别DR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中、重度NPDR患者较PDR患者能够从光凝治疗中获得更为稳定的视力和眼底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前,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3个月,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12例12只眼单行C3F8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6例26只眼在C3F8眼内填充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结果 非光凝组7只眼复发,占58.3%,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视力8只眼,占66.7%;光凝组2只眼复发,占7.7%,术后有17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65.4%.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9<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分型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选择增殖期DR96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辨证论治应用中药颗粒制剂个体化治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经治疗两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7.6%,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辨证分型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比单纯使用激光光凝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CSC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情况、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程度、光敏感度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CSC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Super-Lizer(SL)即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疼痛门诊就诊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单纯用SL照射痛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阻滞法,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SL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优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确诊的B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抗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BCVA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92、7.522,P0.01);CMT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5、15.388,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0,P0.05),治疗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9,P0.01)。早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纯光凝的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且能更快、更好地保护改善视力及促进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发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视力水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9%)高于对照组(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1,P0.05);观察组视力评分值为(0.91±0.30)分,对照组为(0.62±0.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2,P0.05)。结论采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方法对眼底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底出血症状,恢复其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视网膜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