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改善产后盆底肌肉强度的临床效果。方法:312例产后女性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78例,1组给予kegel训练,2组给以阴道哑铃训练,3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4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手法按摩。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97%,Ⅴ度患者增加至20例,和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手法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肉强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81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及性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开发区医院治疗的5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均分A组和B组,A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B组单独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经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B组经盆底训练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9.2%;A组治疗后盆底Ⅰ1类、Ⅱ2类肌肌力改善优于B组。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更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治疗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凯格尔运动,1个疗程后观察盆底肌力及国际尿失禁问卷咨询简表(ICIQ-S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改善盆底肌力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效果更好;两者的ICIQ-SF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创伤、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7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盆底肌肌力、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应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电刺激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溢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尿道膀胱夹角和盆底肌电改变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采用电刺激治疗的同时联合开展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溢尿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尿道膀胱夹角和盆底肌电平均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瑶药妇康外熏方熏蒸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产后POP-Q分度为I度的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瑶药妇康外熏方熏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并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表(PFIQ-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PCDI-2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盆底肌电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类盆底肌力分级及Ⅱ类盆底肌力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FIQ-7评分、PC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PIS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瑶药妇康外熏方熏蒸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4例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该次观察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62%,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能力,能对产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女性产后SU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盆底肌肌力及生活质量〔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ⅡQ–7)、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Ⅰ–QOL)〕调查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ⅡQ–7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Ⅰ–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用于女性产后SUI中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中盆底肌力减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每周做2次,持续8周为一个疗程,随访至训练后3个月。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水平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Ⅰ型肌、Ⅱ型肌肌力分级、FSF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Ⅰ型肌、Ⅱ型肌肌力分级、FSF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能够提升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比较两组盆底肌收缩力、生活质量及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升高幅度和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改善其盆底肌肌力,降低并发症,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73名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妇治疗意愿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产妇VSP、VR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VSP、VRP值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1例压力性尿失禁,对照组发生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2.63%、1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联合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盆底肌功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对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9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5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连续治疗10d。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粪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的有无及其演变情况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的有效率(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预后,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2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盆底肌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明显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及其对TGF-β1,MMP-2,TIMP-2的影响。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6例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1,3,6个月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及盆底肌电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尿失禁改善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试验组性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试验组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脱垂、后壁脱垂发生率及前壁脱垂等级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TGF-β1,TIMP-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知,对PFD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恢复,改善性生活质量,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9日—2017年5月19日期间本院压力性尿失禁20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肉收缩力及ICI-Q-SF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I类肌力4~5级率、II类肌力4~5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7、15次盆底肌肉收缩力和ICI-Q-SF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盆底肌肉收缩力及尿失禁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对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68例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疗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主动训练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F–SF)评分、盆底肌力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12%明显比对照组的64.71%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CIQF–SF评分及盆底肌力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疗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应用于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控尿功能恢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阴道哑铃训练联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压水平及尿失禁情况;统计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电位均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产妇1 h尿垫漏尿量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为3级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vs 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可更加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临床症状,提高其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5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研究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盆底肌力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为80.00;研究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为96.00。研究组盆底肌力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比对照组好,P0.05。其中,研究组ALPP、MUP、MUCP、盆底肌力分别为162.18±5.34 cm H_2O、68.53±7.25 cm H_2O、52.73±8.13 kPa、27.25±5.55分,对照组ALPP、MUP、MUCP、盆底肌力分别为81.24±5.95 cm H_2O、41.46±6.25 cm H_2O、35.67±7.82 kPa、21.23±2.66分,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确切,可增强盆底肌力,改善尿流动力学,改善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艾灸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艾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I-QOL评分、盆底肌收缩力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9.5%,对照组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艾灸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