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Th17细胞数量及其相关性。方法募集34例OSCC患者(Ⅰ、Ⅱ期OSCC患者18例、Ⅲ、Ⅳ期OSCC患者16例)和健康自愿者16例。分别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外周血MDSC、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水平升高。中晚期(Ⅲ、Ⅳ期)OSCC患者MDSC、Th17细胞数量、IL-17水平均较早期(Ⅰ、Ⅱ期)OSCC患者增加。MDSC数量与IL-17水平存在相关性,而MDSC数量与Th17细胞数量无相关性。结论OSCC患者外周血MDSC、Th17细胞增加,IL-17水平升高,MDSC与IL-17可能存在相互调节作用,IL-17的主要来源并非Th17细胞,而可能来自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TrFoxp3+)、Th17细胞、TrFoxp3+/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TrFoxp3+、Th17细胞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及是否存在TrFoxp3+/Th17失衡.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8例健康人、26例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Foxp3+、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Foxp3+、Th17细胞比例、TrFoxp3+/Th17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SCLC患者外周血TrFoxp3+与Th17细胞成正向直线相关的关系(r=0.81,P<0.05).不同TNM分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rFoxp3+/Th17:Ⅳ期肺癌患者高于Ⅰ~Ⅱ期、Ⅲ期肺癌患者(P<0.05).NSCLC患者血清中TGF-β、IL-17、IL-2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GF-β在晚期组/健康对照组的比值高于早中期组/健康对照组的比值(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Foxp3+、Th17细胞比例及TrFoxp3+/Th17较健康人升高,且晚期患者TrFoxp3+/Th17明显升高,提示NSCLC患者可能存在TrFoxp3+/Th17比例失衡,导致肿瘤患者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可能与二者的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的方法,并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7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AS患者(AS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结果用流式细胞仪结合不同荧光素标记的CD3、CD8、CD45和IL-17A单克隆抗体可准确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数量。对照组中Th17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8±1.09)%;AS患者组中分别为(3.06±2.24)%,AS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结论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该种细胞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观察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以19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脓毒症普通组(110例)和脓毒症肺损伤组(80例)。根据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28例)和高危组(23例);按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64例)和死亡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情况,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APACHE Ⅱ评分水平的差异以及Th17细胞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脓毒症肺损伤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普通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r=0.81,P=0.00)及死亡率(r=0.43,P=0.00)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曲线下面积(ACU)为0.842(95%CI:0.784~0.908),其最佳工作点为7.0%,此时判断脓毒症肺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3%和86.82%。研究表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增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及患者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运用流式细胞分析(FACS)技术检测3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2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IL-23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进展期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的比例高于早期(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较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进展期肿瘤组织中Th17/Treg细胞的比例比早期偏低(P<0.05)。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IL-23、IL-10的mRNA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进展期与早期结肠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IL-23mRNA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结肠癌病程的进展,肿瘤组织内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且Treg细胞比Th17细胞升高更加明显。相关细胞因子IL-23和IL-10在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趋势和Th17、Treg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Th17、Treg细胞在结肠癌的表达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的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哮喘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关系。方法:募集成人哮喘患者17例,慢性咳嗽非哮喘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FeNO值,并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两组患者FeNO水平的差异及其与Treg/Th17的相关关系。结果:与慢性咳嗽组相比,哮喘组血浆IL-17浓度升高(P<0.05)、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值升高(P<0.001)、FeNO水平升高(P<0.001)、Treg/Th17细胞的比值降低(P<0.001),而Treg/CD4~+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哮喘组FeNO值与外周血Treg/CD4~+T细胞比值无明显相关性,而与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63,P=0.01),与Treg/Th17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757,P=0.002)。结论:哮喘患者FeNO水平升高与Treg/Th17失衡有关,主要与Th17细胞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miR-15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7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CA患者5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L)中miR-155、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CA患者PBMC中miR-155、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CA患者外周血miR-155与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Th细胞比例、血清IL-17水平均正相关(P<0.05).结论CA患者外周血中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Th17细胞比列关系密切,可能与CA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Th17细胞相关性并初步探讨AhR在R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75例RA患者(其中活动期RA患者40例,缓解期RA患者35例)及7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检测细胞裂解上清中AhR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75例RA患者Th17细胞表达比例.分析RA患者AhR蛋白表达与Th17细胞比例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PBMC内AhR表达[(91.25±15.27) ng/L]高于健康对照组[(41.81 ±9.7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1,P<0.01).活动期RA患者AhR表达与缓解期RA患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PBMC中AhR水平与Th17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361,P=0.0015).RA患者PBMC中AhR表达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指标无相关性(r=0.324,P=0.006).结论 RA患者PBMC中AhR表达升高,且与Th17细胞和血清中IL-17水平呈正相关,推测RA中AhR可能正向调控Th17细胞分化,促进IL-17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7/Treg在评估重症肺炎病情和预后中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400例,正常对照者200例。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症肺炎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的百分率及细胞因子IL-17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重症肺炎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组患者Th17和Treg的百分率,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MOD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患者Th17和Treg的百分率,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参与了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的百分率及其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对评估重症肺炎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Th17细胞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人外周血、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癌组织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RORγt、IL-17a mRNA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癌组织中Th17细胞水平和RORγt、IL-17a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人外周血均升高,且癌组织>癌旁组织>患者外周血>健康人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水平升高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h17细胞水平和RORγt、IL-17a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可能通过RORγt和IL-17a参与食管鳞癌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GD患者131I、甲巯咪唑治疗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初诊的GD患者31例采用131I治疗,30例采用甲巯咪唑(MMI)治疗,分别在治疗前(T0)及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3)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29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结果:2种治疗方案T0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31I治疗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在T0、T1、T3组中水平逐渐下降,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MI治疗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Th17细胞比例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5),且两者与甲状腺相关抗体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IL-17在初发GD中高表达,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GD的发病过程。另外,放射性131I可能通过影响Th17细胞及IL-17起到治疗G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Th17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期探讨Th17细胞水平在判断COPD临床预后方面的可能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11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OPD全球倡议(GOLD)将COPD患者分为A组(低危、症状轻)、B组(低危、症状重)、C组(高危、症状轻)及D组(高危、症状重),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胆碱能药物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细胞因子(IL-17和IL-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年龄、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及诊断前12个月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分析Th17细胞水平与其它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COPD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B、D组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细胞因子(IL-17和IL-6)水平及CAT评分显著高于A、C组患者(P < 0.05)。单变量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B、D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 < 0.05),而与FEV1 、FEV1%Pred、FVC及FVC%Pred呈负相关(P < 0.05);A、C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AT评分、FEV1、FEV1%Pred、FVC及FVC%Pred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 < 0.05),而与FEV1、FEV1%Pred、FVC及FVC%Pred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OPD患者IL-17、IL-6、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评估CO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潜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胸水和外周血中γδT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2群细胞在该病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分别采集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7~10 d)的胸水及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和Th17细胞的比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抗结核治疗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γδT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表达IFN-γ的CD3+T和γδ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患者胸水中的CD3+T和γδ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患者外周血(P<0.05),胞内IFN-γ水平与2群细胞变化一致。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CD3+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而γδT细胞比例下降,胞内IFN-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抗结核治疗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患者胸水中CD4+T细胞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而Th17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胸水中CD4+T和Th17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IL-17+T与Th17细胞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CD4+RORγt+T与Th17细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4,P<0.05)。结论γδT和Th17细胞在抗结核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提示2群细胞可能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49例初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Graves病初发组和桥本甲状腺炎初发组,随访至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另设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检测血浆IL-17、IL-6水平。结果 IL-17和IL-6在Graves病初发组、桥本甲状腺炎初发组中均明显升高。IL-6在Graves病缓解组中明显下降。IL-17在Graves病缓解组中,桥本甲状腺炎缓解组并无明显下降。Th17细胞在Graves病初发组、桥本甲状腺炎初发组中明显升高。Th17细胞比例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与IL-6无相关性。在桥本甲状腺炎中,Th17和IL-17水平与自身抗体TPO-Ab、TG-Ab呈正相关,在Graves病中,Th17和IL-17水平与特异性抗体TRAB无相关性。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且与桥本甲状腺炎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COPD稳定期组(130例)和AECOPD组(13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水平,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记录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AECOPD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相应治疗后,AECOPD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CRP、WBC水平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A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1).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炎性因子IL-17也呈正相关(r=0.89,P<0.01),而AECOPD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RP(r =0.084,P>0.05)、WBC(r=0.063,P>0.05)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 CI0.774~0.918),以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3.72作为临界值时,其诊断AECOPD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86.4%,其显著优于CRP和WBC指标.结论 外周血Th17细胞在AECOPD患者中高表达,其可作为预测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60岁)外周血中Th17细胞发挥的作用。选取28例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老年健康体检者(≥60岁)28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CD3~+、CD4~+ 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7细胞(CD4~+IL-17~+)的比例,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1β、IL-17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转录因子IL-17、RORγt表达水平。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外周血CD3~+、CD4~+ T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Th17细胞表达比例为(2.05±0.47)%,明显高于对照组(0.69±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TNF-α、IL-1β、IL-17在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组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17、RORγt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hl7细胞与老年抑郁症伴焦虑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分泌以IL-17为主的细胞因子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参与老年抑郁症伴焦虑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方法:41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轻度组(n=23)和中重度组(n=18),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ACQ)调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浆以及植物血凝素刺激24小时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中的IL-17、IL-10、TGF-β水平。结果:中重度哮喘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血浆IL-17水平高于间歇-轻度哮喘和正常人组,而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血浆IL-10、TGF-β水平则降低。中重度哮喘组PBMC上清液中IL-17水平增高。哮喘患者FEV1(%预计值)与Th17细胞及血浆IL-17表达成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ACQ平均得分与Th17细胞和血浆IL-17表达成正相关,与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成负相关。结论:中重度哮喘中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症状控制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对数量,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RA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Treg占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比较其在RA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间的差异,分析其表达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明显增加、Treg数量明显减少。RA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数量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分值及CRP呈正相关;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数量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疼痛VAS、DAS28分值、ESR及CRP等病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增加,Treg减少,以Th17占优势,Th17细胞数量增加与RA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卵巢癌和6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foxhead winged-helix box protein 3(Foxp3)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及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