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对我院320例行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儿的护理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家属满意.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儿特别是家属对疾病和手术方案的认识对手术和护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唇裂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达1.8%左右。修复唇裂的目的不仅使患儿的容貌、发音得以改善,而且对颌骨、牙齿的发育乃至鼻部的整复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唇裂修复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与精湛的手术技巧有重要关系,而且与围术期护理也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患儿手术年龄趋于提早,患儿家属对唇裂修复术效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唇裂围术期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针对患儿的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和接受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口轮匝肌重健修复单侧唇裂手术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07例单纯性唇裂患儿施行口轮匝肌重健整复手术,并进行术后6mo随访观察.结果:104例效果满意,占972%.结论:口轮匝肌重健整复单侧唇裂是目前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徐素娟 《吉林医学》2011,32(26):5538-5539
目的:探讨唇裂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唇裂修复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儿住院期间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无并发症发生,伤口均Ⅰ期愈合且外形满意。结论:加强对唇裂修复术缝合口的细致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嫣妍 《吉林医学》2011,(2):367-368
目的:总结唇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索提高术后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唇裂修复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儿住院期间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而无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外形令人满意。结论:加强对唇裂患儿手术前后的细致护理是防止术后缝合口裂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先天性唇裂修复手术,一般在3~4个月进行。1995年以来,我院对先天性唇裂在新生儿期施行修复术,现将24例修复手术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2001年对24例新生儿唇裂施行修复手术,其中单侧Ⅰ度唇裂2例,单侧Ⅱ度唇裂5例,单侧Ⅲ度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对先天性唇裂患儿进行新生儿期唇裂功能性修复手术治疗的安全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83例28天内的先天性唇裂患儿进行规范的外科功能性整形修复手术治疗,其中生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者为32例,最小病例为出生后4小时手术。结果:79例患儿Ⅰ期愈合。其中32例48小时内手术患儿瘢痕形成不明显。且所有惠儿均无全身并发症。术后外观家长满意。结论:新生儿唇裂早期手术功能性整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年龄时间越早,瘢痕愈不明显。可有效尽早地缓解了患儿父母心理打击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更加理想的单侧唇裂鼻咽形的术式。方法:对57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采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翼畸形、羧基磷灰石(HA)植入整复鼻翼基底畸形,同时对鼻翼基底部功能性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6岁以上的唇裂鼻畸形患者用上述方法对两种畸形同期整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功能性修复,耳甲软骨和HA移植是纠正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小尧  张兴安  罗智宇  李果 《西部医学》2012,24(11):2165-2167
目的探讨应用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60例单侧唇裂患者,通过对比健患侧测量数据,分析术后鼻唇部结构的对称性、主观评价患者上唇动静形态,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60例患者,59例创口Ⅰ期愈合,1例患儿抓伤致创口Ⅱ期愈合。患侧唇的高度、长度、鼻底宽度与健侧较一致,鼻翼外脚、鼻堤形态自然,患侧人中嵴较明显,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唇珠微突,鼻小柱形态好。大部分患者术后健患侧各项测量指标对称率(即健侧/患侧的比值)位于0.91~1.10之间,接近正常人,各主观评价项平均得分均大于8分,整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形态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illard 改良法修复单侧唇裂,探讨对单侧唇裂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应用Millard改良法对312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者进行手术修复,阐述Millard 改良法手术设计的思路和操作要点,分析其手术特点.结果:单侧唇裂患者中310例术后近期效果较为满意.患者红唇缘完整连续,两侧唇高对称,健、患侧侧唇基本等长,患侧人中嵴明显;红唇整体丰满协调,红线对位良好;鼻小柱居中,高度适宜;两侧鼻孔大小、位置对称.结论:Millard 改良法作为对常规单侧唇裂手术方式的改进,其特点突出且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Millard法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唇红瓣及口轮匝肌功能性修复,探讨唇红瓣及口轮匝肌功能性修复在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中的应用。 方法 2010年9月-2015年12月,对76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采用口轮匝肌脱套式解剖、功能性修复、鼻孔基底重建及唇红瓣修复唇的方法进行整复。在上唇组织上用Millard法设计,改变"4""7"定点方法,灵活运用,有效地下降患唇的高度,达到上唇组织的解剖性复位。红唇处修复引用Noordhooff的"红线"概念,用唇红瓣相嵌,使唇红整齐,外形饱满;功能上利用口轮匝肌脱套式解剖,重新构建鼻底及上唇口轮匝肌的连续性,以期达到功能性恢复。 结果 76例患儿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7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54例患儿于静态时,上唇形态恢复满意,唇线对合整齐,两侧唇峰等高、对称,唇珠饱满,患侧人中嵴明显,且与健侧相对应,上唇疤痕不明显。动态时,无明显因肌肉运动而出现的上唇的牵拉、变形以及局部凹陷。3例出现上唇疤痕增生,局部皮肤稍红、硬,略凸出皮肤表面,患侧唇高略短于健侧,在动态时出现患侧红唇的轻度凹陷。 结论 改进的Millard法可有效地降低患唇,合并使用唇红瓣和口轮匝肌功能性修复,使先天性单侧唇裂的整复无论在解剖上还是功能上均达到满意效果,并且设计简单、灵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和技巧,为唇腭裂患儿手术安全创造条件.方法:选用2004年12月~2010年12月共70例唇腭裂患儿,回顾总结其术前访视、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巡回配合的方法和技巧.结果:70例唇腭裂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访视,密切的术中巡回观察,严格无菌操作和专科护士的娴熟技术操作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对60例单侧唇裂患者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整复唇裂畸形,术后对整复效果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主观评价得分大于8分。术后唇部健患侧对称率与正常人接近。结论个体化唇裂修复术式定点原则明确,术式易于掌握,修复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5.
改进Onizuka法修复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修复单侧唇裂手术方法。方法 自1997~2002年运用改良Onizuka法治疗单侧唇裂22例。结果 22例患者均获良好外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用于修复单侧唇裂效果好,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婴儿早期行唇腭裂手术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18例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婴儿期接受唇腭裂手术作为唇腭裂修复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15±0.76)岁;10例未行唇腭裂手术的单纯唇裂患儿为单纯唇腭裂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25±0.75)岁;另20例正常的10岁龄学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分别取头颅侧位片与上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唇腭裂患儿之间的上颌骨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生长抑制(P〈0.05)。结论:早期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不大,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口轮匝肌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伯钧  秦小云  周思 《广西医学》2006,28(3):347-350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整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最新进展,对唇裂修复更精细的成形技术要求,术者在2.0~3.0倍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26例单侧唇裂进行了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术后2周观察修复效果,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26例均得到随访,其中123例整复效果良好,上唇动态及静态时均无明显畸形,双侧唇部的对称平衡及上下唇宽度的比例适当;3例整复效果不明显.结论唇裂整复术理念上的进步对提高唇裂的整复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三角瓣法修补术,手术定点参考健侧人中嵴,唇红缘上皮肤小三角瓣加唇上方弧形切口,分离鼻翼基底的肌肉,重建完整口轮匝肌肌环,并保持唇高一致。结果:鼻孔对称;瘢痕位于人中嵴处;唇弓形态自然;红唇饱满;25例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改良三角瓣法术后唇鼻部对称,外形自然,是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过程中,围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745例,其中单纯唇裂180例,腭裂373例,唇裂伴腭裂192例.术前准备按规范的医疗程序进行,注重医患沟通.手术按常规方式操作,并寻求个体化处理,以提高整复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出院.唇裂患儿创口愈合好,解剖标志复位.腭裂患儿腭部愈合好,悬雍垂重建良好,无腭瘘发生,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患儿家长均感满意.结论:在具备可靠的手术、麻醉与护理条件的单位,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以便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Millard Ⅱ单侧唇裂修复术及鼻畸形整复术(隆鼻、鼻翼及鼻小柱软骨整形综合术式),实验组在整复后的鼻腔内置硅胶管维持形态,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月以后进行随访,主要观察鼻小柱、鼻尖、鼻翼及鼻孔形态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效果良好者32例,良好率80.O%,对照组效果良好者23例,良好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唇裂患者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