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MSCT对女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37例)、黏液性肿瘤(3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对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肿瘤患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记录两者CT征象,并以病理检查为基础了解MSCT对交界性浆...  相似文献   

2.
苏克江  刘上云 《医学综述》1997,3(4):169-171
<正>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分为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两大类,其中以神经原性最为多见。近年来,针对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测定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中黏蛋白的含量.方法 测定了60例英国出生的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中耳分泌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对黏液性和浆液性的中耳分泌液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 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的含量分别占14.6%和6.1%.结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分泌液中,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的黏蛋白含量是不相同的,在临床上治疗小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教育在调动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医学专业高职教育中职教性是目的,普教性是基础,研教性是方法,因此研究性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本文论述高等职业教育中研教性、普教性、职教性的基本概念、作用、关系,并探讨研究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法国学者Dessortenne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79年Sclarotsky又称之为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近年来认为是一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颤和室速之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又称之为暂时性室颤,病势凶险,而且在治疗上与常见室速不同,若对其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1 病因 1.1 缓慢型心律失常 为引起TdP最常见的原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引起TdP机率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者亦可发生,由于Q-T间期长,增加不应期的离散,引起折返,形成TdP。  相似文献   

6.
交界性肿瘤是一种组织学形态和临床表现界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约10%~15%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肿瘤,其次为黏液性肿瘤,其他有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性卵巢瘤等。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1]。近年来,随着卵巢交界性肿瘤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对其发病及其进展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也有了较大突破。本文选取2000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B·S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本思想、特点、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当前中等医学教育实施教学评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雅琴 《健康问答》2005,(4):16-17
你的SQ(“性商”)高,就能如鱼得水般沉浸在浪漫的“性”福芬芳中,而“性商”低的女人个个都有本难念的苦经。  相似文献   

9.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一组肿瘤,其肿瘤的发生有两条主要通路,因而被相应地分为两大类:Ⅰ型肿瘤和Ⅱ型肿瘤。Ⅱ型肿瘤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癌肉瘤和未分化癌,它们常见p53突变,其进展更为迅速,早期即出现转移,具有高度侵袭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依据细胞的非典型性以及肿瘤有无侵袭等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其中备受人们关注的是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目前较公认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典型和微乳头型。微乳头型一旦间质出现微侵袭或出现3级核异型则考虑乳头状浆液性癌。粘液性囊腺瘤伴少量交界性成分是解决交界性病变诊断的下界问题。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微侵袭是交界性肿瘤的上界。上皮内癌、腺内癌可视为原位癌,囚其无侵袭性仍属交界性肿瘤范畴,即使有侵袭,其大小不超过微侵袭范围者仍归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微侵袭的范围为3mm线性径或10mm范围。腹膜假粘液瘤绝大多数其原发灶来自胃肠道,特别是阑尾,卵巢的累及是继发性的。过去认为腹膜假粘液瘤是卵巢原发性粘液性肿瘤的腹腔播散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9例)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3例)的多层CT图像。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形态、囊腔直径、囊壁、分隔、钙化、实性成份、胰腺萎缩、主胰管扩张、边界情况等。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囊腔直径大于2 cm多见于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性成分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准物质是参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给材料赋值和质量控制。均匀性是对标准物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几乎所有制备的物质都存在不均匀的可能性,需要检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均匀性包括单元间均匀性和单元内均匀性(也有献称为“瓶间均匀性”和“瓶内均匀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3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46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础直接相关,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5月
~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9例)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3例)的多层CT图像。图像分析包
括肿瘤位置、形态、囊腔直径、囊壁、分隔、钙化、实性成份、胰腺萎缩、主胰管扩张、边界情况等。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胰
腺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囊腔直径大于2 cm多见于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之间
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性成分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多层
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照研究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8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6例)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88例),比较两组梗死类型、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以多发性梗死多见,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以单发性梗死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性脑梗死组高粘滞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脂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高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病情重,合并危险因素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上皮性交界性卵巢肿瘤17例临床分析古明华谢肖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组织形态学和临床表现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者,称为上皮性卵巢肿瘤(Epithelialborderlineovariantumor),临床上较少见...  相似文献   

16.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属于浆液性囊腺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占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1].现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4例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  相似文献   

17.
眩晕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它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除了发热和头痛外,可以占第3位。眩晕性疾病又以位置性眩晕最为多见,约占全部眩晕患者的1/3。位置性眩晕是指患者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位置时诱发的眩晕并多伴有眼震。位置性眩晕包括周围性位置性眩晕和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周围性位置性眩晕有短暂的旋转性眩晕,多伴有短暂的不到1分钟的眼震,主要是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套叠复住器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的相关问题。方法采取回顾的方法总结了87例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生的因素。结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腹透来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粘连性肠梗阻33例、蛔虫性肠梗阻34例,均采用肠套叠复住器进行治疗。结论古老的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多采用肥皂水灌肠,胃肠减压,必要时手术治疗,都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用肠套叠复住器治疗粘连性、蛔虫性肠梗阻,疗效快,经济安全,同时更主要的是避免了手术。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32-132,134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1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头颅CT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且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础直接相关,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类型末梢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常伴有植物神经受累。末梢性神经的运动障碍往往很轻。感觉障碍从足趾开始,一般为对称性的。本文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