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猬皮为剌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外皮。性味苦、平。主治腹痛疝积、肠风痔漏、遗精等症。刺猬皮内含有钙盐,炒后不仅易于粉碎和除去腥臭味,同时由于高温的作用,能使钙盐生成氧化钙,使收涩之性大增。内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形成可溶性钙  相似文献   

2.
刺猬皮与钩藤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孟景春1刺猬皮治遗精独擅刺猬皮味苦性平,入肠、胃。功能凉血止血,降气定痛。甚主治遗精,多家本草均无论述,抵有清·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中有,“煅研服,治遗精。”至于突出其治遗精功效者,在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  相似文献   

3.
李悦民  严哲 《中药材》1992,15(1):11-13
刺猬的皮常用作中药材。其肉、脂、脑、心肝、胆等均能入药。但由于野生刺猬数量下降,中药市场供不应求。为确保用药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对刺猬的人工养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一、刺猬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习性我国猬科(Erinaceidae)动物有6属7种。我们饲养的为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是体形较大而耳较短的一种。刺猬有乳头5对,雌的发达。雄猬成年体重500~600克,重者达1000余克,体长200余毫米,成年雌性的体重、体长与雄性近似。刺猬栖息在山地森林、平地草原、开垦或荒地、灌木或草丛等地。在树根、倒木下及石隙或旧  相似文献   

4.
<正> 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干燥外皮,其功能行气止痛,化瘀止血,固精缩尿,是临床上治疗反胃呕吐、腹痛疝积、遗精遗尿的常用药。本品主含蛋白质、钙盐等成分。由于其皮韧刺坚,富油性,有小毒,故临床须经炮制方可入药,使其质变酥脆,便于粉碎制剂,去除毒性,矫臭,并使钙盐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增强收敛止血的功能。目前,对本品的炮制,普遍采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 1.砂炒醋炙法:将砂置锅内,以武火加热,投入刺猬皮块,不断翻炒至刺枯、内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在治疗胃脘痛的方药中酌加止痛消胀的药物,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九香虫,刺猬皮治痛: 九香虫,性味咸温,药用要炙透。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之功。主治胸膈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等。《本草新编》云:“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现代实用中药》曰:“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刺猬皮,性味苦平无毒。有“降气定痛,凉血止血”之功。主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等。本人以九香虫(炙)10克刺猬皮(炙)10克加入方剂中,对胃痛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常常应手而效。[病案举例]周××,女,48岁,工人。胃脘疼痛,时发时止已经五年,虽经多处医治未见明显效果。近来隐痛时作,受寒后疼痛增剧。神疲乏力,胃纳不香,大便溏薄,舌质谈  相似文献   

6.
动物药整理研究——刺猬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猬皮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等功效,在《本草纲目》、《圣惠方》等古籍巨著中均有记载。研究刺猬皮的传统药用规律是指导现代临床用药的依据。两汉以来的医学古籍中的记载和报道了刺猬皮的主要功用及配伍规律等内容,刺猬皮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为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和胃法属于和法范畴,是治疗胃气不和之大法.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篇》),“胃不和则精气竭”(《素问·厥论》).可见调和胃气在临床治疗学上占有相当重  相似文献   

8.
<正> 祖国医学无胃下垂这一病名,但由其症状和病机,早在一,《内经》里就有记载。《灵枢本藏篇》“胃不坚,肉(月困)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此“(月困)”字只有《康熙字典》中可以查到,《集韵》巨陨切,音窘。《广韵》释义“肠中脂也”。就是因营养不良,缺乏脂肪,使胃不坚实而下,病在下管,下管即胃的下口,《难经》叫做幽门,幽门失去约束作用,所以胃的位置下移。后世医书,多归纳  相似文献   

9.
闫永彬  崔璨  彭勃 《中医杂志》2006,47(10):795
“肾者,胃之关也”是《内经》经典概念之一,内涵为“肾为胃之门户”,外延为“肾主小便”。后学多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引申为“胃肾相关”之意。我们认为,望文生义、曲解经典,必然弱化其临床指导意义。据《内经》以例明理的说理模式,认为只有守其内涵而拓展其外延,方能彰显其临床指导意义。1守其内涵,拓展外延“肾者,胃之关也”源自《素问·水热穴论》,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肤肿。”其《内经》原旨是指胃(实包含脾的生理功能在内)主摄纳运化水谷,为水液之源;肾主水液代谢,为津…  相似文献   

10.
《温病条辨》对养阴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作者吴鞠通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燥者润之”及叶天士《温热论》“热邪不燥胃津 ,必耗肾液”等理论的影响下 ,认为“温病者 ,津气先虚” ,其治疗当着眼于保津养阴 ,认为“留得一分津液 ,便有一分生机”。笔者试从《条辨》原文 ,略述其保津养阴法在温病领域的运用规律 ,以求正于同道。1 阴液已伤 保津为先1 1 肺胃津伤 ,甘寒生津 凡温邪热势虽退而肺胃津液已伤 ,症见口干舌燥 ,脉大出微喘 ,甚至鼻孔扇者 ,用白虎加人参汤 (上焦篇第 8条 ) ,以清热益气阴 ;气血两燔 ,出现身热心烦口渴 ,…  相似文献   

11.
胃的字型从甲骨文到小篆没有大的变化,均写作(胃),说文解释说:“胃,谷府也.从肉、(困),象形.”明确指出了胃的上半部分是个象形字,就像是布满皱褶的胃粘膜. 从“谷府”的解释来看,显然古人认为“胃”就是人体当中的粮仓,因此胃在古代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因为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要依靠食物的营养,有时也称胃为“气血之海”.如《黄帝内经》中有“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阴维为病,表现多端。《难经》所云“阴维为病苦心痛”即其一也。兹仅就这一范围略谈临床治则。一、补任通维法适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脱垂轻症、慢性胃炎以及慢性肾炎肾病及胃等证属久病任脉亏损、伤及阴维者,症以脘痛为主,或痞或呕、或见柏油样便。我常喜于辨证方中酌加龟版、刺猬皮、五谷虫、  相似文献   

13.
胃缓新识     
胃缓一词,首载于《内经》。指出全身肌肉不坚实,或胃中有热,或味过于甘等,皆可导致胃缓,非全身肌肉不坚实一端。自《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均未将其列入专论研讨,直至1985年版《实用中医内科学》首列其为病证名,并以“患胃缓者亦必然有胃下”为由,把胃缓病主要作为现代医学之胃下垂相对应的中医病证。1 含义与概念胃缓一词含义,其关键在一个“缓”字,缓字在《内经》中的“急”字相对,主要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松、舒,与紧、缩相对,如《灵枢·本脏篇》:“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另一含义是表示慢、迟,与快、速相对,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什么叫“胃气”? 答:胃气,最早出于《内经》,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指胃的生理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胃壅滞厚重,胃的正常功能将遭到破坏。《素问·厥论》曰:“胃不和则精气竭”。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失调,来源无望,则水谷精气亏乏。可见在此之胃气是指胃腑的受纳、腐熟等功能。 (2)指脾胃的消化、升降运动。《素问·平人气  相似文献   

15.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伤寒论》阳明篇的提纲。其中“胃家实”的含义从成无己、柯韵伯等众医家至今高校教材《伤寒论选读》皆宗《内经》“邪气盛则实”之义解释为阳明病病机。如柯韵伯云:“胃实不是阳明病,而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而得来,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总纲也。”《伤寒论选读》亦云:“阳明病是由胃家实形成的。”对这种解释,笔者质疑有三。一、《伤寒论》其它五经提纲条文皆是总  相似文献   

16.
白虎汤出于《伤寒论》,为治阳明经证之主方。阳明病有邪热在“经”和在“腑”之分,其来路有三:一为太阳、少阳之邪传里;二为病原在太阳、少阳,经误治而陷入阳明;三为阳明直中或伏邪。其病理机制为邪热伤津,造成“胃家实”。所谓“胃家”系指胃肠而言,《灵枢·本输篇》云:“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邪热入胃  相似文献   

17.
王旭高从胃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高医案》是清代名医王旭高一生临床经验之写实,该案(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年版,以下仅称“某病某案”)由虞山方耕霞搜集编次,分为四卷26门,复加按语,每门之后附有小结,内容以内科时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观其案例,充分反映了王氏从胃论治的学术思想,现据其所载,聊作初步探析。 一、外感时病治胃 王旭高氏熟谙《内经》“人以胃气为本”之旨,提出生理上“胃为气血之乡,土为万物之母”,病理上“胃气一虚则百病丛生”,视胃气的盛衰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王氏将胃气对疾病的作用切实地运用外感时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 温病治胃是因循“温属阳邪,始终务存津液;胃为阳土,到底宜济甘凉”(《温邪·秦案》)之理。如杨某,症交七日,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胸闷头痛,中脘拒按,大便不出,病邪郁滞于胃,用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合方,服后即“得汗得便”,然病家不慎而食复,再用和胃化邪,和胃清心,继以清胃养胃,生机渐苏,终以“养胃醒胃”而善后,共复诊14次,虽药随证变,却始终不离于胃(《温邪·杨案》)。  相似文献   

18.
“五味入胃,由脾布散”(类经·藏象类),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也就是说,运化水谷,是脾对饮食中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输布,食物的消化吸收是由牌气来完成的。《医述》曰:“饮食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气得以留尽,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去弃矣”。若脾虚则消化无  相似文献   

19.
陈魁 《新中医》2009,(12):115-116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素问·逆调论》日:“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日: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张氏医通·不得卧》日:“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相似文献   

20.
临床解惑     
胃下垂由于中气不足,但用补中益气汤常不见效,这是为什么? 答:胃下垂是胃形态方面的病理,一般经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腑组织结构位置向下而作出的诊断。《灵枢·本藏篇》早有“胃下”、“胃薄”、“胃不坚”等记载,古代凭藉望形体的经验而推断,认为“肉胴不称身者,胃下。”因其并非是一种孤立的病证,所以,医籍也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