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嘉怿 《自我保健》2014,(4):53-53
煎煮小儿中药的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不同于成人,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煎药量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上幼儿的药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的药可煎至45毫升,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炎     
处方蜈蚣适量。制用法:取一定剂量呈干标本样的蜈蚣,先用微火焙黄、勿焦,然后放入200-300毫升冷水中煎之,待煮沸15-20分钟后,其汤分两次服,婴幼儿可分3-4次服。每日1剂。可连续服用。  相似文献   

3.
《家庭医学》2006,(10):40-40
中药汤剂煎煮,如不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为了保证中药的有效浓度,最好的煎煮方法是:一剂药合并煎煮2~3次。第一次煎煮30分钟(以煮沸后计时),滤出煎煮液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若立即煎煮以放温水为宜,若药渣放冷再煎可放冷水。第二次煎煮待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即可。连续煎煮3分次,合并煎液,再煎至200~250毫升后,分2次服用。滋补药应比一般药多煎20~30分钟,解表药可少煎10分钟,使有效成分既不被破坏,又可充分煎出。在煎煮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如薄荷等)时,需加盖并用湿布铺在盖上,这样可使挥发性成分随蒸汽…  相似文献   

4.
给患儿喂药是家长普遍感到头疼的事,相对西药而言,许多小儿患病后更不愿意服用苦涩的中药,即使成功喂服后也立即反吐出来,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以至于一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会喝中药。其实并非如此,只要遵循小儿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给患儿喂药,往往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那么,给小儿喂服中药有什么诀窍呢?  相似文献   

5.
验方集锦     
王豪  张诚 《医药与保健》2004,12(3):41-41
鱼腥草治阴囊湿疹此方简单易于操作,用药方法如下:先将水500毫升烧开,再放入鲜鱼腥草100克(干草减半),煎3~5分钟。冷却后,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1~2次,可根据病症连续洗7~10日。一般经治疗后,可见局部干燥,渗出液停止或减轻,瘙痒日渐消失。治疗流感1新鲜大青叶30克,水煎二次,滤汁,将两次药汁共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药3克。十五岁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十五岁以下每次服30~50毫升;十岁以下用量酌减。每三小时一次,连服七天。2鲜鱼腥草60克,绞汁冲蜂蜜服,日服3~4次。治疗腹泻用料:玉米棒500克,新石榴皮120克(老皮用量加倍)。用…  相似文献   

6.
处方1大青叶500克。制用法: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文火煎至1600毫升(即每100毫升含生药30克)。用时,5岁以下者50毫升,每6小时服1次;6-10岁者100毫升,每6小时服1次;11岁以上者100毫升,每4小时服1次。待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停药。  相似文献   

7.
正羊藿益智蛋煮熟的鸡蛋黄3个,淫羊藿40克。淫羊蕾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与蛋黄调和成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连服15天。治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灵仙温胃蛋威灵仙30克,加水2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留汁,打人2个鸡蛋,再加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服之。每日1剂,可治疗胃脘冷痛。明矾提肛蛋鸡蛋1个,在顶端开一小孔,取明矶米粒大小,装入蛋内,湿纸封口,蒸熟服用。可治疗脱肛。  相似文献   

8.
眩晕     
吴亮 《健康生活》2011,(12):22-22
方一 头风神方 组成 士茯苓(忌铁)120克,金银花9克,蔓荆子3克,玄参2.5克。 用法 水煎服。用水900毫升,煎至600毫升服用。每日1剂,每日2次。  相似文献   

9.
蒲昭和  小君 《健康》2010,(3):53-53
组成及用法:车前子50克~7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早晚各服200毫升,2天为1疗程,可连用4个疗程。一般服用3天即能见效。  相似文献   

10.
《家庭健康》2009,(10):57-57
家人生病后都喜欢用中药汤剂治疗,但有时经常忘记咨询医生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用中药汤剂在这方面有何讲究?  相似文献   

11.
一付药一般一天煎两次(早上煎一次,药渣到晚上再煎一次),但夏季不能这样煎药,而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可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再加热。另外,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相似文献   

12.
用带壳生白果(即银杏)60g,捣裂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两次服,本方可连煎三次,服3日。提供者曾用本方治疗头痛(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属于神经性头痛)多例,大多一剂见效。  相似文献   

13.
一些家长自行给孩子服中药,他们认为服中草药比较安全,西药副作用大,小毛病用不着上医院.殊不知,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并缺乏严格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很多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婴幼儿的肝、肾等重要器官发育尚未成熟,随意服用中药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可能危害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情况,为传统中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跟踪调查2010年1~12月我中心老年住院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情况,对其服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汤剂服用率与患者年龄之间呈线性变化趋势。患者服药最短3d,最长接近1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服用中药的比例最高,占50.98%。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服用中药的比例最低,占8.33%。结论年龄愈高的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接受度愈高,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服用中药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     
汪兵 《健康生活》2006,(10):19-19
方一健脾止泻汤药物组成炒白术、炒枳壳、炒神曲、广藿香(后下)、茯苓、黄芩各10克,炒谷、麦芽各60克,通草6克。制剂用法每剂先浸泡1小时,沸煎3~5分钟,1次取汁300毫升。3~5个月患儿1次服10毫升,6~8个月者15毫升,9~12个月者20毫升,1 ̄1.5岁者25毫升,1.5 ̄2岁者30毫升,2 ̄3岁者40毫升,3岁以上每岁增加20毫升,每日3~4次,口服。适应病证小儿腹泻。对急、慢性及迁延性腹泻均有效。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余次,大便稀薄黄色或微带绿色,偶有少量粘液,带有腥臭气味。兼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腹部胀满,饮食减少以及发热或体温不升等…  相似文献   

16.
黄启光 《中国保健》2007,15(8):113-113
目的观察"药到净"汤剂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术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服药方法为2d服用米非司酮总量150mg,第3d晨6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应用米索前列醇后6h观察排出物并记录出血量.孕囊排出后,观察组开始服"药到净"汤剂,每天1剂,煎好后分3次服,连服5d,对照组服益母草膏15g,1d 3次,连服5d.结果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到净"汤剂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推荐临床.  相似文献   

17.
若病人服用中药后即出现呕吐,可做如下处理: 1.用生姜汁5~10滴加入煎好的药液中饮服;或用生姜汁5滴加温开水冲至一匙先服,5分钟后再服中药;但实证慎用。 2.阴寒证,热药凉服或佐以少量寒药,则不呕吐。 3.实热证,热郁于里,出现四肢厥迷的假寒症状时,服用寒凉药亦可出现呕吐,此时可寒药热服或佐以少量温热药。  相似文献   

18.
吕斌 《家庭医学》2005,(18):36-36
现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自行给孩予服中药.他们认为服中草药比较安全.小毛病用不着上医院。殊不知.髓便服用中草药可能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中药剂汤煎煮及其疗效的方法.从煎药的火候、煎药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汤煎煮的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杨硕 《青春期健康》2023,(23):34-35
<正>目前,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使用中医疗法为儿童治病十分常见。中药汤剂对于成年人来说接受程度高,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中药汤剂口感较差,不易接受。本文针对儿童服用中药汤剂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儿童服用中药汤剂的剂量及次数儿童服用中药汤剂的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具体的病情进行合理地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