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2岁,因低热、上腹胀痛、消瘦两月而入院。入院前在门诊诊治,病情加重,腹部隆起,以“腹水待查(癌性腹水?)”收入院。体检:体温38.2℃,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9kPa;消瘦,营养不良,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膨隆,腹部揉面感,肝脾未触及,右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沉14mm/h,血糖5.4mmol/L,血CEA15.1μg/L。结核菌素试验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3岁,因腹胀、腹痛、纳差、乏力、盗汗1个月,加重7天,于1993年12月12日入院,既往无肺结核等病史。查体:T 37.8℃,P110次/分,R 24次/分,Bp 17.33/10.67kPa。消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腹部膨隆,弥漫性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 90h/L,WBC 3.9×10~9/L,N 0.64,L 0.36,ESR 70mm/h。肝功正常,胸片正常,腹水常规为渗出液,B超示腹水。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3.
女患、49岁。因间断性左上腹痛伴呕吐5个月于1987年12月20日入院。1987年7月中旬感左上腹间断痛伴呕吐,逐渐加重、消瘦、体重减轻20公斤。无呕血及黑便。同年10月作纤维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窦炎。1960年12月因子宫颈癌(病理证实)作子宫全切术。体检:T36.0℃、P80、R18,血压14.7/9.33kPa(110/70mmHg)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特殊。腹平软,左上腹可触及4.0×6.0cm包块,表面不平,质韧,轻压痛,活动度小。肝脾未触及。Hb112g/L、RBC3.73×10~(12)、WBC3.6×10~9/L。中性0.75、ESR50mm/h、CEA7.1mg/ml(正常<15mg/ml)γ-GT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46岁。因腰腿痛 4月余 ,于 1998年 11月 2 6日入院 ,无上腹部疼痛 ,无嗳气反酸 ,无呕血及黑便 ,无慢性腹泻。腹部CT示 :肝、胆、脾、胰正常 ,腹主动脉旁多枚肿大淋巴结。拟诊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入院时查体 :消瘦 ,左锁骨上及左腋下多枚蚕豆大淋巴结 ,质硬 ,活动度差 ,无触痛 ;心肺正常 ;腹软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脊椎腰 4至骶 3处略凹 ,压痛明显 ,直腿抬高 45度 ,行走受限。血白细胞 13 9× 10 9/L ,血红蛋白 10 9g/L ,血小板 143× 10 9/L ,肝功正常。血碱性磷酸酶 143 5U/L(15~ 12 1U/L) ,血清γ -谷…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因“持续性腹痛7d,加重1d”收入院。患者无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阵发加重,无恶心呕吐,2~3d解大便1次,无血便,无发热。体检:腹稍膨隆,无静脉曲张及蜘蛛痣,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下腹明显,全腹未触及包块,脾肋下4cm,质硬,有压痛,肝未触及,腹壁反射存在,全腹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及双肾无叩击痛,肠鸣音未闻及,未闻及血管杂音及肝脾区摩擦音。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33×109/L,中性粒细胞0.91,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318×109/L。腹部B超:肝门部血管迂曲性病变,胰腺增大,脾大,腹腔积液,胃内容物滞…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因无明显诱因的腹痛加重一天,于1991年5月3日急诊入院。进行性腹痛由右上腹渐弥漫至全腹,且感头晕口渴较重,无明显恶心呕吐、呕血。15年前曾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查体:Bp 10/8 kPa,P 120次/分,精神差,皮肤粘膜无黄染,头颈部及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肝、脾未触及,全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腹穿顺利抽出不凝血性液。血常规:RBC:2.6×10~(12)/L,Hb;85g/L,WBC,  相似文献   

7.
急性血吸虫病合并肝脓疡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在收治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127例中2例合并肝脓疡。 例1:洪××、女、11岁、学生、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因畏寒、高热14d,于1988年8月8日入院。体温38.2℃,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kpa。神志清,皮肤粘膜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2cm.剑下7cm,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肋下未触及,无腹水征,未引出病理征。实验室:血红蛋白 100g/L、红细胞3.36×10~12/L、白细胞20.35×10~9/L,嗜酸性粒细胞0.09、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29,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8×10~9/L:IHA滴度1:20,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血液系统病史.1990年2月体检时发现脾脏增大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84次/分.血压1862/10.64KPa,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未触及肝脏.脾肋下约5cm质中等.腹水征阴性.化验:血红蛋白96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4.2×10~(?)/L,血小板91×10~(?)/L.出血时间3分,凝血时间3分.甲胎蛋白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沉45mm/h.X 线胸片示心肺正常.腹部CT 扫描示脾脏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门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体检: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1kPa。急性痛苦貌,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部较紧张,但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脊柱及四肢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0~9/L,N84%,L16%,Hb91g/L,血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7岁。因梗阻性黄疸于1989年6月5日入院。体检:T37.1℃,P90次/min,BP16/9 kPa(120/68mmHg)。慢性病容,皮肤及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上腹触及鸭蛋大小肿物,质硬,压痛明显,肝大2.0cm,脾未扪及。实验室:Hb 67g/L,WBC 1.32×10~9/L,N81%,RBC 2.27×10~(12)/L,黄疸指数51U,GPT40U,AKP 290U/L,T6.3g/L,A/G=2.8/3.5。腹部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胰头癌。临床诊断: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术前ECG示左房负荷过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1.
以巨肝及血小板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淀粉样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2 1岁。 2 0 0 3年春节前后自觉上腹部变硬 ,未及时就诊。 2 0 0 3年 8月底出现面色苍白及明显消瘦。查血白细胞 13 .5× 10 9/L ,血红蛋白 68g/L ,血小板 940× 10 9/L ;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 ;腹部B超发现腹部占位性病变 ;腹部CT检查提示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因诊断不明于 2 0 0 3年 9月转我院。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可疑住我科。入院检查 :贫血貌 ,颈部及右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无痛性小淋巴结 ,质地中等 ,活动性可。胸骨体无压痛 ,腹部膨隆 ,肝脏于肋下 4cm ,剑突下 2cm可触及 ,边缘钝 ,表面无结节 ,无触痛。脾于肋下 3c…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 患者,女,9岁,住院号156382。主因乏力纳差40天,腹部胀痛1月于91年7月30日入院。入院前40天起感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多汗,10天后自觉热退,但仍感乏力纳差,且出现中上腹部胀痛,并发现腹部有一包块,质硬,触痛,半月后到当地医院诊治不见好转,肿物逐渐长大,遂入我院。查体:体温36.3℃,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9kpa。一般情况尚好。神清,颜面红润,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颌下及颈部可触及0.5×0.5cm大小之淋巴结数个,无触痛;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P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几乎遍及全腹,上界与肋弓相连,右侧下界可达骨盆,左侧下界在左肋缘下5cm处,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有压痛,无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Hb115g/L WBC14.3×10~9/L No.80L0.20血小板551×10~9/L。肝功能:TTT10uHBsAg1:32廿,总蛋白10g/L,白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浮肿,大量蛋白尿3月,于1986年5月5日入院。体检结果:轻度贫血貌,眼睑无浮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和叩击痛,心肺正常.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Hb 96.4g/L,RBC 3.32×10~(12)/L,WBC 8.3×10~9/L,Plt200×10~9/L,BUN 14.6mg/dl,Cr 1.39mg/dl,24小时尿蛋白定量6.4g,尿蛋白定性(?),肾图正常.  相似文献   

14.
张某、女、26岁.因恶心,上腹部坠胀不适,持续疼痛,进行性消瘦3月,以“肝大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上腹部明显隆起,腹壁静脉元曲张,腹水(一),肝上界于右五肋间,下界于右肋下24cm,剑下22cm,弥漫触叩痛、边钝、表面欠光滑,脾(一)。辅检:Hb70g/L,RBC2.48×10~9/L,WBC8.6×10~9/L‘N 0.76,L0.24.ESR72mm/h‘尿三胆阴性.血清总蛋白56g/L,A35g/L,G21g/L;r-GT90U,HBs Ag,HBe Ag、HB-DNA均阴性,AFP<20μg/L(RIA),MAO12.5IU,5-NT(一),LDH1104Iu,LDH2~(++++),SF(血清铁蛋白)200μg/L.钡餐:右上腹占位病变;B超示:形状失常,数个大小不等集束光团,界欠清,有融合成块,肝内胆管移位变形;SCA肝左动脉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6岁 ,教师。既往无外伤、肝炎、结核、血吸虫病史 ,无烟酒嗜好 ,亦无输血史。体检精神较差 ,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无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膨隆 ,腹壁静脉显露 ,肝右肋下及剑突下约 3cm ,质中 ,脾左肋下未触及 ,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浮肿。白细胞 7.7× 10 9/L ,红细胞 5 .5× 10 12 /L ,血红蛋白 173g/L ,血小板 10 1× 10 9/L。粪常规正常 ,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 :TBIL12 .4μmol/L ,DBIL6.6μmol/L ,ALT 2 0u/L ,TP5 8.3g/L ,ALB3 1.9g/L ,GLB2 6.5g/L ,AFP阴性。甲、丙、丁、戊、庚型肝…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2岁,因突发腹痛10h 入院。患者10h 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腹刀割样疼痛,继之全腹部疼痛,伴有冷汗、口干。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否认溃疡病史。体检:体温37.3℃,脉搏80次/min,心率21次/min,血压110/6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表情痛苦,坐卧不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部平片示:膈下无游离气体,肠腔无扩张,未见液气平。红细胞3.51×10~(12)/L,血红蛋白11g/L,血淀粉酶正常。腹部 CT 检查示:肝脏变形,各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密度普遍降低,肝胃间  相似文献   

17.
男患,19岁。上腹部胀痛,发现上腹部包块50天,于1989年6月22日入院。50天前出现上腹部胀痛,并扪及一鸭蛋大小包块,无发热,寒战,盗汗及黑便。在当地治疗无明显效果转来本院。既往无“肝炎”及“肺结核”等病史。查体:TRR BPJE常,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肿正常。腹软,肝右肋缘下未触及,脾脏不大。剑突下可触及8×4 cm大小包块,可移动,质硬,有压痛。腹水征(一)。WBC5.9×10~9/L,N57%,OB(+);肾功能正常;GPT53u;血沉42mm/h;胸腹联透未见异常;胃肠钡剂造影;胃窦部变窄,有一较大龛影,边缘不规则缺损,疑胃窦部肿瘤。 6月29日在连硬外麻下行削腹探查术。见胃小弯下有鸡蛋大包块一个;胰腺头部及体部有25×15cm包块,质硬、活动度小,与周围组粘连。肝脏正常。肠道正常。术中诊断胰腺癌。考虑到肿块太大无法切  相似文献   

18.
例 1:男 ,82岁。因反复黑便 4月余 ,进食梗噎 1月余而入院。查体 :消瘦貌 ,胸腹壁可见 10多枚结节状隆起 ,大小一致 ,直径约 12× 12mm ,外观呈紫蓝色 ,扪之有软骨感 ,活动差 ,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腹壁软 ,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 ,未扪及腹块。血常规示WBC 2 8× 10 9/L ,Hb 41g/L ,CEA 5 .0 μg/L ,白蛋白 2 6 2g/L ,球蛋白 2 7 8g/L。B超 :后腹膜实质不均质包块 ,腹腔淋巴结肿大 ,左肾积水 ,腹水少量 ,胆囊炎。胃镜 :贲门及胃体小弯前后壁均为新生物占据 ,表面不整 ,糜烂 ,溃疡形成 ,贲门狭窄。皮下结节活检示转…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2岁,农民。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呈进行性加重伴牙龈出血,不规则发热1月,于1984年2月28日入院。查体:T38.4℃,P90次/分,R23次/分,BP14.67/9.33kPa,神志清,精神萎糜,消瘦体质,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无出血点、瘀斑,巩膜无黄染,牙龈少量渗血,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90次/分,心律规整,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柔和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包块,无压痛,无腹水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9.4×10~9/L,中性粒细胞18%,淋巴细胞9%,幼稚细胞73%,血小板5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单核细胞增生为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12岁。因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尿黄半个月于1992年2月22日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9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不振,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饱满,腹壁静脉显露明显。肝脏右肋下未触及,脾脏左肋下3.0cm,质中等,无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可见肝掌。实验室检查:WBC4.4×10~9/L,RBC3.08×10~(12)/L,Hb90g/L,BPC6.0×10~9/L,TBIL 274μmol/L,DBIL140μmol/L,ALT125u/L,A33g/L,G25g/L,凝血酶原活动度22.78%,抗-HAV及抗-HCV阴性,抗-HBs及抗-HBc阳性。血清氨基酸分析: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为0.69。入院后1周出现腹水,3周后出现肝性脑病且TBIL升高到350μmol/L。给于小牛胸腺肽、维生素C、六合氨基酸、新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