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关节面和距骨上部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其周围由3组主要韧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踝关节骨折脱位,特别是三踝骨折,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常常遗留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三踝骨折19例,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内固定对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1.0%,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61.9%,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观察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6±3.2)月,对照组为(17.1±4.6)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胫骨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缩短骨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时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以期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其预后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踝关节疗效评价按Barid-Jack$orl评定标准,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未发现观察组中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时配合中药熏洗可以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提升其预后质量,可以广泛应用与临床。  相似文献   

4.
许春林 《现代保健》2012,(26):129-13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1年2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x片示骨折对位良好,达解剖复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短7周,最长12周,平均(8.98±1.78)周;随访时间最短12月,最长4年,平均(2.12±0.34)年。治疗效果:优良4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6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效果满意,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术切口、内固定、下胫腓联合的处理及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2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丝钉及固定棒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自1995年采用可吸收螺丝钉及固定棒内固定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其中内,外,后踝采用SR-PLLA可吸收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采用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联合固定,总共27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27例均获随访,全部病例骨折均固定至愈合无移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周,对骨折及术后功能无不良影响,根据Sarkis ion评价标准,优良率达92.6%,结论:SR-PLA,PGA可吸收螺丝钉及固定棒是内固定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福建省永泰县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9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水平、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骨骼愈合、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背身角度和跖屈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背身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对患者术后康复具备促进作用,同时可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外固定支架病人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发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施以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施以术后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感染和术后患肢功能缺失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骨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缺失率、术后感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肢功能缺失率及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06年1月~2008年10月,实施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6一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90%。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与传统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镍钛聚髌器内固定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非粉碎性髌骨骨折(骨块横径〉20mm)71例分别采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入院后采取随机方法分组。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组30例,切开复位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19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组22例。比较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膝关节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0±4.6)周,术后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3.3%,其中1例因张力带钢丝断裂、1例克氏针拔针均采用石膏外固定后骨折愈合。切开复位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5±3.6)周,术后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4.7%。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0±3.0)周,术后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5%。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非粉碎性髌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疗效满意,具有微创、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相对缩短、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相对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65-1366
目的研究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在治疗内踝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内踝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闭合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术,给予治疗组患者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vs.25.0%),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踝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端的尽快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踝关节功能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的病例,在踝关节镜下行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复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附16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新军  王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00-501,503
[目的]观察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物的不同分为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拉力螺丝钉组、可吸收螺丝钉组各40例。对各种内固定物进行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患者的手术愈合时间及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根据手术适应症情况来选择各种不同内固定物,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沈威  陶少宇  陈华珺  熊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04-4305
[目的]评价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治疗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3.70%(1/27),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治疗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姚英 《中国卫生产业》2014,(33):111-112
目的探究与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达优66例,占55.00%,良45例,占37.50%,可9例,占7.50%,优良率高达92.50%,护理全程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该次试验中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患者康复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6.00%,具有显著差异(χ^2=10.9649,P〈0.01);两组治疗后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FEV1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7971,P〈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543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141例患者,进行电话或者人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按苟三怀做4级评定:优101例,良3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达92.9%。63例接受手术者术后有2例合并深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伤口边缘皮肤坏死及伤延迟愈合,经相关对症处理后均能治愈。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踝关节骨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通过手法复位或者手术治疗,使躁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内固定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6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后所有对象均进行调查研究,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逆行髓内钉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6.4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消失无明显差异(P>0.05);但咳嗽、呼吸困难、湿罗音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通过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腰腿疼痛的症状缓解、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腿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针刺委中穴;对照组:不针刺委中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委中穴针刺法是治疗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