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CD8+CD28-Ts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表达变化。方法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40例为初诊组,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0例为缓解组,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8+CD28-Ts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缓解组外周血CD8+CD28-Ts细胞表达率((35.65±17.04)%)高于初诊组((23.71±7.51)%)和对照组((17.82±3.57)%)(P0.01),初诊组高于对照组(P0.01);初诊组CD8+CD28-Ts细胞与CD8+T细胞呈正相关(r=0.785,P=0.000)。结论 CD8+CD28-Ts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和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偏高,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证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高表达,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目的:分析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同样表现出高比例表达。+CD25+方法:纳入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将年龄在60岁以下者设为中青年组(n=22),年龄在60岁以上者设为老年观察组(n=70)。在老年观察组中,32例经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完全缓解组;将余下38例设为老年组,依据FAB分型标准,分为M26例、M319例、M47例、M5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4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点。+CD25+结果与结论: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并且老年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0.01)。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并且老年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0.01)。老年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 <0.01)。老年组不同分型间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7,P=0.019)。表明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及CD28进行了检测.结果 (1)胃癌组CD8+CD2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CD8+CD28+细胞则明显减低(P<0.01).(2)胃癌患者手术后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CD8+CD28+细胞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3)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1).(4)Ⅲ期胃癌患者CD8+CD28-细胞与Ⅰ期和Ⅱ期相比明显增高(分别P<0.01,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程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逐渐减低(分别P<0.01,P<0.05).结论 检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的CD8和CD28的表达,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疾病进展和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high调节(抑制)性T细胞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初诊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CE及CAP方案交替化疗后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highT细胞,计算它们占CD4+T细胞的比率.结果初诊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6.69±2.32)%,高于健康对照组(4.13±1.25)%(P<0.01);经化疗后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与初诊时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增高,它们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及5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初诊白血病各组CD3~+、CD3~+CD4~+、CD3~+CD8~+、NK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初诊白血病各组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和ALL治疗组完全缓解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AM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P0.05),AL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的其余各项指标及AML治疗后未缓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诊白血病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明显,完全缓解组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并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3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32例)分为未缓解组(28例)和缓解组(37例),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又分为合并感染组(39例)和未合并感染组(26例)。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的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急性白血病患者(未缓解组和缓解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比例明显提高,且治疗缓解后CD4~+CD25~+Foxp3~+表达下调(P0.05)。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上调,Bax、P53表达下调。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升高,并且,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的表达,提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影响急性白血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Tr)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部43例G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内分泌科门诊确诊的19例GD患者为试验初发组。接受治疗且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24例GD患者为治疗缓解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中CD4+CD25+和CD8+CD28-Tr细胞水平。结果试验初发组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水平为(4.56±4.1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84±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28-Tr细胞水平为(14.95±5.38)%,与健康对照组的(10.65±6.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组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水平为(6.99±6.3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CD8+CD28-Tr细胞水平为(20.48±6.07)%,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Tr细胞水平可能与GD发病有关,CD8+CD28-Tr细胞可能与GD病程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CD4+CD25+检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并与CD4+CD25+/CD4+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检测41例初治AML患者(初治组)、11例一次化疗缓解的患者(化疗敏感组)、9例两次以上化疗不缓解的患者(化疗耐药组)、13例化疗缓解后一直没有复发的患者(持续缓解组)、8例化疗缓解后又再次复发的患者(复发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CD4+CD25+Foxp3+/CD4+CD25+及CD4+CD25+/CD4+在外周血中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AML患者初治组两类细胞比例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初治患者组两种检测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化疗缓解组比较,化疗耐药组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耐药患者组两种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持续缓解组比较,复发组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复发组两种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CD4+CD25+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相关,并且检测其比例能预测白血病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及预后,且其灵敏度高于CD4+CD25+/CD4+检测法,而其特异性与CD4+Foxp3+/CD4+检测法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5nt/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4例AL初诊(A组)、30例经化疗完全缓解(cR)(B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的比例。结果AL患者中A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显著高于C组(7.31±3.37)%vs(3.24±O.58)%,P〈O.01】。B组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较A组及C组均明显增加【(11.32±5.87)%vs(7.31±3.37)%,P〈O.01;(11.32±5.87)%vs(3.24±O.58)%,P〈O.O1】。结论初治AL患者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说明Tregs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AL缓解后Tregs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AL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以及化疗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S患者及健康体检者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及CD28/CD152和CD80/CD86在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和CD8^_T细胞上CD28和CD19^+B细胞上CD80、CD86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而CD152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也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在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却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IgA及CRP、IL-6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152:CD80/CD86分子的异常表达与其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哮喘患儿CD8+CD28+、CD8+CD28-T淋巴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儿CD4、CD8和CD28的联合检测,探讨哮喘患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的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细胞毒T细胞(CD8+CD28+)、抑制T细胞(CD8+CD28-).结果哮喘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8+CD28-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CD8+CD28+细胞增高(P<0.05),CD4+/CD8+比值、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紊乱,而CD8+CD28+、CD8+CD28-T细胞失衡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D2、CD3、CD5、CD7在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U)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M)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T细胞增生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2例PTL-U和11例RLH中CD2、CD3、CD5、CD7的表达。结果 22例PTL-U中18例(81.8%)存在一种或几种抗原不表达,其中12例仅CD7(-),3例CD5(-),1例CD2(-),1例CD3和CD5(-),1例CD3、CD5和CD7(-)。在RLH病例中仅1例CD7表达数量少于CD2、CD3、CD5,其余10例CD2、CD3、CD5、CD7滤泡外阳性形式和数量大致相等。结论 对于T细胞增生性病变,在形态学鉴别良、恶性困难时,可以通过CD2、CD3、CD5、CD7染色观察是否有部分抗原丢失作为诊断PTL-U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百分比的参考值范围,并对国产和进口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双染试剂进行比较。方法收集北京地区500例健康献血者全血标本,分别使用进1:3和国产的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双染试剂,应用同一台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民族和年龄段的结果以及不同试剂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口试剂检测的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百分比以及CD3^+CD4^+/CD3^+CD8^+的范围(95%可信限)分别为22.92~49.96、14.86~41.70、0.37~2.47,不同年龄段(18-29、30~39与40岁以上组)各项指标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的比较仅CD3^+CD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汉族(n=484)与少数民族(n=16)中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与进口试剂的检测结果显著相关,CD3^+CD4^+(%)、CD3^+CD8^+(%)以及CD3^+CD4^+/cD3^+CD8^+的r值分别为0.970、0.953、0.967。u检验结果显示CD3^+CD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8^+(%)、CD3^+CD4^+/CD3^+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建立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的参考值,参考值受年龄、性别、民族、检测试剂和仪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产和进口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双染试剂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CD55、CD59已被广泛应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v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诊断中。目前已证实.PNH患者血细胞的CD55、CD59等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 CD25^+T细胞(Tn细胞)的数量,探讨其在RA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5^+T细胞及TR细胞的数量。结果 49例急性期RA患者的CD4/CD8比值和TR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28例RA患者治疗后的TR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而CD4/CD8比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治疗后症状改善患者,TR细胞数量明显上升,RA的发病和发展与该细胞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23+和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34例哮喘发作期(哮喘发作组)和32例哮喘缓解期(哮喘缓解组)外周血CD19+CD23+表达率、CD4+CD25+表达率和血清总IgE水平,并与25例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发作组外周血CD19+CD23+表达率为(19.31&#177;9.08)%分别高于哮喘缓解组(8.63&#177;3.54)%和对照组;哮喘发作组CD4+CD25+表达率为(2.79&#177;1.69)%和哮喘缓解组为(3.36&#177;1.17)%均低于对照组;哮喘发作组IgE水平为(177.01&#177;90.38)IU/ml和哮喘缓解组为(160.76&#177;77.54)IU/ml均高于对照组.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36.62、24.67、24.35,P均〈0.05)。CD19+CD23+表达率与IgE呈正相关,CD4+CD25+表达率和IgE呈明显负相关,CD19+CD23+表达率和CD4+CD25+表达率亦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0.22、-0.41、-0.34,P均〈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时外周血CD19+CD23+和CD4+CD25+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9.
CD4+CD25+和CD8+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节性T细胞(Treg)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CD4^+和CD8^+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因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CD4^+CD25^+Treg和CD8^+Treg的作用机制,并简述调节性T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该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健康人外周抗凝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哮喘缓解组(P〈0.05)。结论:CD4^+CD25^+CD127^lo/-Treg细胞数量减少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