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血、尿淀粉酶,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疗效确定,疗程短,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 67%(χ~2=5. 19,P <0. 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腹腔积液消失时间、白细胞指标正常时间及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明显,可加速患者症状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治疗,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腹痛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采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兵 《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66-167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外科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观察6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 VS 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优于泮托拉唑,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以及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6月在我院选择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加贝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水、腹痛腹胀、白细胞、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以及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的临床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持续用药72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乌司他丁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乌司他丁、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可明显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炎症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各项临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腹腔积液消失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婧  沈守荣 《中南药学》2010,8(9):704-706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用泮托拉唑与泮托拉唑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60例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比较单用泮托拉唑与泮托拉唑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疗效,分析2种方法治疗的有效率、止血时间、住院日数、血容量恢复情况、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泮托拉唑联用生长抑素24 h的止血率高于单用泮托拉唑组(P〈0.05),72 h止血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用生长抑素患者用药后血红蛋白升高大于单用泮托拉唑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单用泮托拉唑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单用泮托拉唑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用生长抑素具有止血迅速、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并出血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保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及血清钙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减轻胰腺及周围组织损伤,改善炎症,从而加快机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姜莉  孙正令  张银华 《中国药房》2012,(36):3414-3416
目的:观察十四肽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于确诊当天给予十四肽生长抑素250μg缓慢静脉推注后,以250μg·h-1的速度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0万U乌司他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h。观察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除对照组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且治疗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在相同时间点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碳酸氢盐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10则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十四肽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能及时清除炎性因子,避免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曾琴  黄光荣 《中国药业》2014,(24):33-35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2、IL-6、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等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介质介导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戴景存 《中国医药》2012,7(9):1074-1076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因肺外源性病因引起的ARDS患者46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6)常规治疗外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对照组(n=20)常规治疗外给予机械通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1、3天hs-CRP[对照组分别为(102±22)、(64±17)mg/L比(138 ±29) mg/L,观察组分别为(126±21)、(118±18)mg/L比(132±28) mg/L]、IL-6[对照组分别为(16±5)、(13±4) μg/L比(24±7)μg/L,观察组分别为(24±6)、(22±4)μg/L比(25±7)μg/L]、TNF-α[对照组分别为(402±25)、(286±17 )ng/L比(506±30) ng/L,观察组分别为(498 ±29)、(468±26)ng/L比(502±30)ng/L]的下降及动脉血氧合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亦优于对照组同时点;2组治疗后第1、3天APACHEⅡ分值[对照组分别为(26±6)、(22±5)分比(29±7)分,观察组分别为(22±5)、(18±4)分比(30±7)分,均P<0.05]及动脉血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分别为(186 ±40)、(220±43)比(170±37),观察组分别为(246±44)、(320±56)比(168±37),均P<0.05],观察组在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d比(7±3)d,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肺外源性ARDS患者体内炎性递质,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EEN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ALB、Hb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对辅助治疗SAP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但需把握EEN开通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抗炎、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RP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 d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分别为(1.75±0.44) d、(3.49±1.22) d、(7.50±2.39)d,对照组为(2.25±0.58)d、(4.25±1.59)d、(9.25±2.87)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5,t2=4.18,t3=8.3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10.39±3.66) mg/L,较对照组的(25.46±8.33)mg/L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结论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3例)、对照组(12例),血液净化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连续72h高流量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净化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短,28d病死率低,其中ICU内治疗时间比较,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血液净化组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和MARSHALL评分以及TNF—α、IL-6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的清除机体内的非特异细胞因子,具有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17/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清淀粉酶(AM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腹痛持续时间、胰腺体积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痛、发热症状的消失率及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