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DN目前已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控制和延缓DN的发展是关系到ESRD防治的重要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的问题。目前西医的治疗仍然局限于降糖、降压、降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等,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能较好的保护DM的肾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陆而立 《河北中医》2006,28(2):159-16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首位,约为36%,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现代医学按照DN肾脏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结合实验检查将DN分为5期。DN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阻止肾脏病理改变进一步发展,一旦进入DN期,肾功能下降,则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目前现代医学在防治DN方面除强调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尚无特效措施。所以研究中医药疗法早期防治、延缓DN的…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iaktes Nephmpathy,DN)是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病人中,肾损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性肾病,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DN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又随病情控制而降低。因此,积极控制糖尿病是预防、减少和延缓DN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并且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西医对于DN的治疗除了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尚没有有效控制DN的进展的好方法。近10年来,DN患者快速增长,国外报道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N[1]。因此,DN的早期发现与防治,对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就尤为重要。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理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云卿  孙炜  赵延栋 《新中医》2019,51(7):37-3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学者对中医药治疗DN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辨证体系和诊治标准。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DN的发展状况,从不同方面证明中医药治疗DN可显著减少尿蛋白,改善肾脏功能,延缓肾脏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或临床指标异常的疾病。中医在治疗DN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DN进展及缓解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此文将对DN的中医药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DN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并深入探讨其相关证治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DN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国外有关资料,糖尿病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47.6%.研究表明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 DN 的发生,尤其是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笔者采用益肾健脾汤治疗早期 DN,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卜贤翠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25-12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发症。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其中一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1]。近期研究表明[2],早期发现微量蛋白尿(MA),早期诊断DN,进而采取综合干预保护可以延缓和改善肾脏病变的进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芬 《江西中医药》2005,36(3):26-2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当尿中白蛋白排泄率(IAE)在20~200μg/min时,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如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的进展。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肾脏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保护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鲍正宏 《光明中医》2008,23(10):1569-157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遗传背景等多重因素。DM一旦进入DN阶段,则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因此,延缓DN的进行性发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titor,ACEI)及其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而改善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庚良 《河北中医》2012,34(6):829-83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1],最终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DN的治疗对延缓病情的发展极为重要.2010 -10-2011 -12,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DN 40例,并与厄贝沙坦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来看,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中医药治疗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大法、辨证论治、古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研究等及多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进行了论述.DN的治疗宜采用现代医学的有关治疗方法,结合中医药,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相结合,药疗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等方法,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延缓DN进展,改善肾脏功能,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色润 《光明中医》2011,(10):2140-214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DM人群的DN发生率为20%~40%,为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若在DN早期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目前DN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缺乏特效药物及疗法,大量研究表明,在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等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具有良好疗效。现将早期DN的中医药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平消益肾合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并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如何早期预防DN的发生、阻止其病情进展、延缓其进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DN中取得一定疗效,并显示出较好前景。笔者以自拟平消益肾合剂配合西药治疗早期DN,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于DN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中医中药防治DN,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我们临床上采用小剂量ACEI及中药,对35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以便观察小剂量ACEI及中药对早期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DN还没有有效疗法,Ⅲ期DN是目前糖尿病肾病临床检查所能诊断的最早期阶段,此时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2007~2009年,我们采用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胰岛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糖尿病患者因急性并发症而死亡者已显著减少,慢性并发症则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致死病因。糖尿病人早期即有肾脏损害,随着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糖尿病患者形成DN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高,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如何有效防治DN,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与经方瓜蒌瞿麦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兰 《河南中医》2007,27(4):11-1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中医认为,DN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从多方位着手,从而在有效地阻断DN病情的发展、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从肾虚、上燥下寒的角度探讨DN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DN方剂。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理机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合并症,中医无糖尿病肾病病名,但对糖尿病肾病的描述早有记载,…  相似文献   

19.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肾小球硬化性损伤与糖代谢、足细胞、肾脏血流动力学、致纤维化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中药可以调节糖代谢异常,保护足细胞损伤,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下调致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等,从而延缓DN向终末期肾病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高滤过状态导致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定量介于30~300 mg,是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标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缓解肾脏高滤过状态,可降低蛋白尿,延缓肾损害.2004年1月-2005年5月,笔者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