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对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的影响,总结护理查对制度的实施.方法 分别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从我院护理部手术室和非手术室出院的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科室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护理查对,并对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采用患者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手术室查对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明显高于非手术室,在评价标准上以优秀和良好为主,而非手术科室则以良好和一般居多,提示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效果普遍好于非手术室.手术室出院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非手术室,但在不满意率方面,非手术室患者不满意度高达50%,显著高于手术室的10%.结论 护理查对制度是医院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护理模式,较非手术科室,手术室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对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防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查对制度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纠纷的防范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0月开展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后的手术病例367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去年同期未实施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手术病例3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情况及护理纠纷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查对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则在术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能能对护理纠纷进行有效防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查对制度。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当中采用护理查对制度可以很好的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明显的实际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姬莉 《甘肃医药》2013,(11):874-87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方法: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开始严格实施手术室的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并注重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准确地接受了计划手术,无手术安全不良事件或医疗事故发生,产生护理相关医疗纠纷无,患者投诉率为零.结论: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守芬  史梅 《吉林医学》2015,(3):534-535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个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1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的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差错发生率及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使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更科学化、合理化,满足了患者生理、精神、心理的需要,降低其焦虑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在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未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2.2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0.4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室护理量化考核》标准,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结果: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73%、97.3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9.54%、7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采取量化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09年6月骨科手术患者123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9年7月-2009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134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失误、护理记录错误、意外伤害、无菌操作不当、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患纠纷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和护患纠纷投诉,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志贵 《吉林医学》2013,34(21):4410
目的:为了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人性化护理在医院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推广应用。方法:选择手术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得到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医院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独特优势,可减少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引发矛盾纠纷,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和手术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秦瑶 《吉林医学》2014,(18):4108-4108
目的:探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B组手术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A组手术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纠纷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降低护理纠纷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曾小兵 《吉林医学》2014,(3):651-652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护士工作细节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思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满意度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工作细节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邓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40-1442
目的: 探讨量化考核指标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手术室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并与2010年6月未实施量化考核前进行对比,分析两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与未实施量化考核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文书整理能力、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实施前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60.0%、56.0%,实施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0.0%、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手术室应用量化考核制度可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手术沟通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采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出现异常精神状态的人数、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出现异常精神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巩义市中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采取便利抽样法,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环境合格率及空气洁净率显著增高,手术室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及手术室环境及满意度总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配合度、消毒麻醉、器械准备及设备管理等分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陆红梅 《吉林医学》2013,(33):7035-703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错发生率及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适当的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并通过安全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认知、仪器管理、消毒隔离和器械准备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提升至9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3.3%(P<0.05),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分别为92.0%和95.0%,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较多,从完善制度和加强业务培训入手,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优质手术室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理应激水平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手术室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使手术顺利完成,确保临床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组于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舒适度和手术应激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1),但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减少各种手术应激发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文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200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人文护理期间诊治的672例患者为研究组,以2008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按一般护理的急诊科患者584例为对照组,于患者离科前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度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满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护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患者满意度,降低患护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