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不同补肾法对肾阳虚豚鼠模型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蓬  卢标清 《现代康复》2001,5(11):58-59
目的:探讨滋补肾阴与温补肾阳两类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豚鼠模型的听力的影响。方法:用糖皮质激素建立豚鼠肾阳虚模型。分别应用六味地黄汤及肾气汤进行干预,以耳廓反射(PR),听性脑干反应(ABR)及耳蜗毛细胞计数为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肾阳虚组耳蜗第1-2回外毛细胞部分坏死导致高频听力下降(以3kHz最明显),滋肾组亦出现大致相似的改变,温肾组耳蜗功能与形态的改变较轻,结论:应用补肾法治疗耳聋须辨明肾虚之阴阳属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关于听力损害的治疗尚无较理想方法,针刺可能不失为一种防治药物性听力损害的有效方法。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耳门、中渚穴改善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害豚鼠耳蜗基底膜病理形态结构的作用效果。 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实验。 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材料:选用耳廓反射正常的白色雄性豚鼠45只,3-4月龄,普通级,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每组9只。 方法:实验于2002-04/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实验室完成。①正常组:保持正常饲养条件,模型组、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连续20d。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在给药同时两耳对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前豚鼠固定,选用0.35mm&;#215;25mm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刺入皮下,直刺约10mm,平补平泻捻转行针,隔10min次,30s/次,留针30min,治疗20d。②制取豚耳蜗基底膜,光镜(&;#215;200)下毛细胞计数,记录毛细胞缺失数,观察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同时采用透射电镜(&;#215;5000)观察毛细胞超微结构。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豚鼠耳蜗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比较。 结果:豚鼠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比较:正常组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强,内外毛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底回外毛细胞损害严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与正常组比较,翳风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变化较小,差异不明显(P〉0.05);耳门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毛细胞略有肿胀、缺失;中渚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底回外毛细胞损害严重。耳门组、中渚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②豚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缺失数:翳风组、耳门组、正常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0.01),中渚组与模型组相近。③超微结构:正常组耳蜗毛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毛细胞结构明显病理改变;针刺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翳风组外毛细胞病理变化较轻,耳门组毛细胞结构略有改变,中渚组病理变化较严重,但略轻于模型组。 结论:针刺能改善和维持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轻或拮抗庆大霉素的毒性作用,以针刺翳风穴效果最好,针刺耳门穴次之,针刺中渚穴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庆大霉素中毒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月秋  汤洁  崔城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177-179
背景:以往一直认为损伤的毛细胞不具有修复能力。近年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前庭毛细胞破坏后也保持一定的修复能力。那么,哺乳类动物耳蜗毛细胞破坏后是否具有再生能力? 目的: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观察庆大霉素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毛细胞情况和昕性脑干反应阈值变化,以观察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受损后能否再生。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11/2002-05在中国医科大学听力研究室完成。选用清洁级耳郭反射灵敏的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 方法:庆大霉素组每日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与庆大霉素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各组皆连续用药10d。每日测量体质量调整药量。在用药前和停药后1,3,30d分别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停药处死后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各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爹庆大霉素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毛细胞变化。 结果:实验动物60只中途无脱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庆大霉素组停药后1,3,30d其听性脑干反阈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38.00&;#177;3.75),(2.22&;#177;3.63)dBnHL,t=30.651,P〈0.001];[(39.09&;#177;4.22),(2.50&;#177;3.54)dBnHL,t=29.708,P〈0.001];[(14.50&;#177;3.69),(1.50&;#177;2.42)dBnHL,t=13.175,P〈0.001]。30d时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有明显恢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②庆大霉素组停药后1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显示融合、扭曲、倒伏、缺失或残缺不全等病理改变,尤其是第三排外毛细胞更为严重,且内毛细胞静纤毛外侧有囊状突出物;停药后3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缺失、倒伏等病理改变仍然存在,内毛细胞静纤毛仍有倒伏现象,而其外侧囊状突出物减少;停药后30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缺失、倒伏等病理改变,明显弱于庆大霉素停药1d和3d,同时耳蜗第三转有新生的静纤毛出现。 结论:庆大霉素耳中毒后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后存活30d者其耳蜗毛细胞形态上有所恢复,且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庆大霉素耳中毒后豚鼠耳蜗毛细胞具有再生修复能力。庆大霉素损伤后的毛细胞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关于听力损害的治疗尚无较理想方法,针刺可能不失为一种防治药物性听力损害的有效方法。目的:观察针刺翳风、耳门、中渚(改善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害豚鼠耳蜗基底膜病理形态结构的作用效果。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材料:选用耳廓反射正常的白色雄性豚鼠45只,3~4月龄,普通级,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每组9只。方法:实验于2002-04/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实验室完成。①正常组:保持正常饲养条件,模型组、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连续20d。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在给药同时两耳对相应(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前豚鼠固定,选用0.35mm×25mm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刺入皮下,直刺约10mm,平补平泻捻转行针,隔10min1次,30s/次,留针30min,治疗20d。②制取豚耳蜗基底膜,光镜(×200)下毛细胞计数,记录毛细胞缺失数,观察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同时采用透射电镜(×5000)观察毛细胞超微结构。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豚鼠耳蜗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比较。结果:豚鼠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比较:正常组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强,内外毛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底回外毛细胞损害严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与正常组比较,翳风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变化较小,差异不明显(P>0.05);耳门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毛细胞略有肿胀、缺失;中渚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底回外毛细胞损害严重。耳门组、中渚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②豚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缺失数:翳风组、耳门组、正常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0.01),中渚组与模型组相近。③超微结构:正常组耳蜗毛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毛细胞结构明显病理改变;针刺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翳风组外毛细胞病理变化较轻,耳门组毛细胞结构略有改变,中渚组病理变化较严重,但略轻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改善和维持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轻或拮抗庆大霉素的毒性作用,以针刺翳风(效果最好,针刺耳门(次之,针刺中渚(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丹参提取制剂对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耳蜗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之功效的丹参提取制剂对豚鼠庆大霉索耳中毒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泰山医学院生理听觉研究室完成。选用耳郭反射正常、体质量为250—30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不拘,排除耳郭反射的声刺激强度超过正常&;#177;2.5dB的实验豚鼠。将动物随机数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183;d);庆大霉索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183;d);丹参注射液组动物15只,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含生药量1.5kg/L)6mg/(kg&;#183;d),然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索同庆大霉素组。各组动物连续注射药物均20d。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方法检测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闽变化;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组动物其45只。①用药22d后,庆大霉素组、丹参注射液组豚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1.25&;#177;24.730),(41.05&;#177;10.930).(34.65&;#177;1.321)dB;t=8.097.3.184,P〈0.01];丹参注射液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118,P〉O.01)。②耳蜗铺片毛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正常豚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呈紫蓝色;显色分布均匀,毛细胞排列整齐;在庆大霉素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显色出现明显消失,耳蜗毛细胞破坏明显;丹参注射液组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变化较轻,庆大霉素组与丹参注射液组耳蜗铺片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保护耳蜗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的能量代谢以供给细胞需要能量的功能活动,可能是丹参注射液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一直认为损伤的毛细胞不具有修复能力。近年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前庭毛细胞破坏后也保持一定的修复能力。那么,哺乳类动物耳蜗毛细胞破坏后是否具有再生能力?目的: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观察庆大霉素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毛细胞情况和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变化,以观察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受损后能否再生。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11/2002-05在中国医科大学听力研究室完成。选用清洁级耳郭反射灵敏的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方法:庆大霉素组每日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与庆大霉素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各组皆连续用药10d。每日测量体质量调整药量。在用药前和停药后1,3,30d分别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停药处死后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各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②庆大霉素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毛细胞变化。结果:实验动物60只中途无脱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庆大霉素组停药后1,3,30d其听性脑干反阈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38.00±3.75),(2.22±3.63)dBnHL,t=30.651,P<0.001];[(39.09±4.22),(2.50±3.54)dBnHL,t=29.708,P<0.001];[(14.50±3.69),(1.50±2.42)dBnHL,t=13.175,P<0.001]。30d时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有明显恢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②庆大霉素组停药后1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显示融合、扭曲、倒伏、缺失或残缺不全等病理改变,尤其是第三排外毛细胞更为严重,且内毛细胞静纤毛外侧有囊状突出物;停药后3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缺失、倒伏等病理改变仍然存在,内毛细胞静纤毛仍有倒伏现象,而其外侧囊状突出物减少;停药后30d豚鼠耳蜗第二转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缺失、倒伏等病理改变,明显弱于庆大霉素停药1d和3d,同时耳蜗第三转有新生的静纤毛出现。结论:庆大霉素耳中毒后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后存活30d者其耳蜗毛细胞形态上有所恢复,且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庆大霉素耳中毒后豚鼠耳蜗毛细胞具有再生修复能力。庆大霉素损伤后的毛细胞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四甲基吡嗪TMP)对庆大霉素(GM)中耳毒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影响,探讨TMP对GM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白色红目豚鼠4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GM组,TMP+GM组,TMP组,生理盐水组,应用听脑干反应(ABR)测试及扫描电镜技术。结果:TMP+GM组耳蜗ABR阈值明显低于GM组(P<0.01),而且毛细胞倒伏,缺失或残缺不全等现象明显少于GM组,结论:TMP可拮抗GM的耳毒性,从而改善听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镍钛合金多作为自膨胀支架和封堵器的材料应用已很成熟,但镍钛合金作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镍钛合金植入体在豚鼠听泡中的耳毒性。 方法:健康听敏纯白红目豚鼠50只,每只豚鼠其中一侧耳为镍钛合金植入组,其中25只对侧耳为钛植入组,另25只对侧耳为空白植入组。分别于植入后7,14,28,56,112 d随机处死含钛植入组和空白植入组的豚鼠各5只,对各组行近中轴位耳蜗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组织的形态变化,行耳蜗毛细胞核丫啶橙-碘化丙啶双重荧光染色观察毛细胞凋亡和缺失情况,行耳蜗基底膜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纤毛排列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胞细胞器形态,对各组的豚鼠植入前、不同时间点处死前均行听性脑干反应及畸变反应耳声发射检测。 结果与结论:各组植入后各时间点耳蜗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未发现耳蜗毛细胞发生凋亡,基底膜耳蜗毛细胞纤毛排列整齐,外耳蜗毛细胞的细胞器未见明显异常。植入前及植入后7,14,28,56,112 d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畸变反应耳声发射检测通过率均为100%。结果证实,镍钛合金听泡植入对豚鼠耳蜗形态及听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镍钛合金无明显耳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耳蜗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之功效的丹参提取制剂对豚鼠庆大霉素耳中毒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泰山医学院生理听觉研究室完成。选用耳郭反射正常、体质量为250~30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不拘,排除耳郭反射的声刺激强度超过正常±2.5dB的实验豚鼠。将动物随机数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d);庆大霉素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d);丹参注射液组动物15只,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含生药量1.5kg/L)6mg/(kg·d),然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同庆大霉素组。各组动物连续注射药物均20d。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方法检测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阈变化;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组动物共45只。①用药22d后,庆大霉素组、丹参注射液组豚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犤(71.25±24.730),(41.05±10.930),(34.65±1.321)dB;t=8.097,3.184,P<0.01犦;丹参注射液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18,P>0.01)。②耳蜗铺片毛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正常豚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呈紫蓝色;显色分布均匀,毛细胞排列整齐;在庆大霉素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显色出现明显消失,耳蜗毛细胞破坏明显;丹参注射液组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变化较轻,庆大霉素组与丹参注射液组耳蜗铺片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保护耳蜗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的能量代谢以供给细胞需要能量的功能活动,可能是丹参注射液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携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BDNF转染体外培养的耳蜗组织,并观察该重组病毒对耳蜗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耳蜗毛细胞;应用新霉素建立体外耳聋模型;将重组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耳蜗,观察其对体外毛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新生SD大鼠的耳蜗毛细胞后.可见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成排排列:rAAV-BDNF组毛细胞损伤程度较新霉素加害组明显为轻,而新霉素加害组可见毛细胞大量缺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重组病毒rAAV-BDNF对耳蜗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肾虚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耳蜗肌动蛋白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早期诊断肾虚患者听力损失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设立肾虚组和正常组,在第7天、14天、21天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BR)和DPOAE测试,并测定豚鼠耳蜗肌动蛋白含量及分布.结果 肾虚组豚鼠14d和21d的DPOAE幅值(2K、3K、4K、6K、8K)较正常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P<0.01);肾虚组豚鼠21d的ABR阈值较正常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ABR的潜伏期也较正常对照组有延长(P<0.05).21d组肾虚豚鼠耳蜗肌动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反应减弱;7d组和14d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豚鼠肾虚过程中,耳蜗肌动蛋白含量显著减少,推测肾虚引起的听力变化可能与耳蜗肌动蛋白的功能变化有关系;而DPOAE幅值降低的变化出现在ABR的阈值升高和潜伏期延长之前,且比较明显,可以借助DPOAE的检测更早的确定听力损失,对"肾虚"状态起到早期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是治疗因毛细胞退化、缺失所造成的感音神经性聋的福音呢?目的:探讨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耳蜗鼓阶途径植入感音神经性耳聋动物模型后对听力的修复作用。方法:庆大霉素腹腔注射建立豚鼠感音神经性耳聋动物模型,耳蜗鼓阶途径植入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植入后1,3周检测听性脑干反应,观察植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耳聋动物听力的变化;并追踪EDU标记的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耳蜗内的迁移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植入后1周及3周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听力较移植前逐渐好转。植入细胞后1周,细胞大多分布在外淋巴液中,部分迁移至耳蜗柯蒂器贴附于基底膜上,植入细胞后3周,细胞不仅迁移并贴附在Corti器基底膜发挥作用,而且部分迁移到蜗神经,植入时间越长,存活细胞越少。结果表明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耳蜗鼓阶途径微孔植入,可以定向迁移并存活最终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The loss of cochlear hair cells, or the loss of their capacity to transduce acoustic signals, is believed to b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n many forms of hearing loss. To develop viral vectors that allow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s directly into the cochleae of adult animals, replication-deficient (E1(-), E3(-)) and replication-defective (E1(-), E3(-), pol(-)) adenovirus vectors were used to transduce the bacterial beta-galactosidase gene into the hair cells of the guinea pig cochlea in vivo.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which monitor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outer hair cells, were measured throughout the viral infection periods to identify hair cell ototoxicit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se of the (E1(-), E3(-)) adenovirus vectors containing CMV-driven LacZ, compromised cochlear function when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scala tympani via an osmotic pump. However, when (E1(-), E3(-), pol(-)) adenoviral vectors containing CMV-driven LacZ were used to transduce cochlear hair cells, there was no loss of cochlear function over the frequency regions tested, and beta-galactosidase (beta-gal) was detected in over 80% of all hair cells. Development of a viral vector that infects cochlear hair cells without virus-induced ototoxic effects is crucial for gene replacement strategies to treat certain forms of inherited deafness and for otoprote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hair cell losses to treat progressive hearing disorders. Moreover, in vivo (E1(-), E3(-), pol(-)) adenovirus mediated gene-transfer techniques applied to adult guinea pig cochleae may be useful in testing several hypotheses concerning what roles specific genes play in normal cochlea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细胞生长肽(cerebrocellular growth peptide,CCGP)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变化是否有影响?对受损耳蜗组织是否有促进修复的作用?目的观察CCGP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中毒豚鼠ACP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泰山医学院听觉研究室.选用健康杂色豚鼠40只,对照组10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d);庆大霉素组15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 mg/(kg·d);CCGP组15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同庆大霉素组,并肌肉注射CCGP 1 mg/(kg·d).各组用药25d.方法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听阈的变化和耳蜗毛细胞ACP显色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物BAEP反应阈值和ACP显色变化.结果用药前BAEP反应阈值[dB(peSLP)]生理盐水组32.62±2.33,庆大霉素组31.87±2.63,CCGP组32.56±2.39.用药后BAEP反应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药后25 d BAEP反应阈值生理盐水组32.81±2.48,庆大霉素组56.73±17.21,CCGP组42.87±9.95,庆大霉素组、CCGP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113,4.335,P均<0.01),CCGP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00,P<0.05).ACP显色变化生理盐水组毛细胞ACP染色呈棕褐色,毛细胞排列整齐.庆大霉素组ACP变化显著,毛细胞显色失明显;CCGP组ACP显色变化较轻,两组铺片显示有明显差别.结论CCGP能降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减轻由于溶酶体的破坏溢出的ACP引起的毛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背景:既往研究证明耳蜗微造孔注射病毒或非病毒载体行基因治疗对耳蜗结构及听功能的影响轻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耳蜗微造孔术移植到正常豚鼠内耳后对耳蜗结构及听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豚鼠分3组,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单纯耳蜗微造孔术组单纯行耳蜗微造孔术,不注射任何成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鼓阶微造孔后注射经DAPI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单纯耳蜗微造孔术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经耳蜗微造孔术后7 d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术后28 d恢复至正常水平;耳蜗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动物耳蜗内结构无明显异常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耳蜗切片可见荧光信号多分布于耳蜗底周的外淋巴腔(鼓阶和前庭阶),无堆积堵塞管腔情况.结果表明经鼓阶开窗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耳蜗形态结构和听力的影响是轻微的,干细胞移植后能在耳蜗内迁移并存活.  相似文献   

16.
背景: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是由内耳毛细胞的缺失或受损造成,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再生修复内耳毛细胞是治疗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分阶段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全反式维甲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观察诱导分化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梭形,漩涡状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CD29与CD44表达呈现阳性,CD34与CD45表达呈现阴性。应用细胞因子诱导后细胞早期nestin和GFAP表达阳性,继续诱导10 d后表达毛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yosinⅦa和Math1,说明细胞因子可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既往研究证明耳蜗微造孔注射病毒或非病毒载体行基因治疗对耳蜗结构及听功能的影响轻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耳蜗微造孔术移植到正常豚鼠内耳后对耳蜗结构及听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豚鼠分3组,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单纯耳蜗微造孔术组单纯行耳蜗微造孔术,不注射任何成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鼓阶微造孔后注射经DAPI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单纯耳蜗微造孔术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经耳蜗微造孔术后7 d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术后28 d恢复至正常水平;耳蜗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动物耳蜗内结构无明显异常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耳蜗切片可见荧光信号多分布于耳蜗底周的外淋巴腔(鼓阶和前庭阶),无堆积堵塞管腔情况.结果表明经鼓阶开窗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耳蜗形态结构和听力的影响是轻微的,干细胞移植后能在耳蜗内迁移并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在修复毛细胞丢失和损伤的研究近况,探讨干细胞替代疗法在听觉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1990-01/2005-05相关听觉损伤及干细胞修复的文献,检索词“stemcellsandhearingcellregeneration”。资料选择:对搜集的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毛细胞损伤与丢失。②听觉损伤与修复。③干细胞替代疗法治疗听觉损伤。排除标准:①干细胞的致瘤性。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54篇关于听觉损伤修复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9篇文献对干细胞运用进行分析评价。资料综合:内耳细胞尤其是毛细胞及相关的神经元损伤丢失可导致听觉损伤和平衡觉失调。由于哺乳动物前庭和耳蜗毛细胞的再生修复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通常认为毛细胞的损伤丢失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成因,并且靠自身是无法再生与修复。细胞替代疗法在治疗耳聋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是近年来听觉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移植治疗耳聋的最佳方法是利用耳源性干细胞。最近,研究者分别从刚出生大鼠的柯蒂氏器和成年小鼠的前庭椭圆囊分离出胚胎样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内耳干细胞将是重塑毛细胞再生和恢复听觉功能的重要细胞源。结论:干细胞在治疗毛细胞丢失引发的听觉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替代疗法必然呈现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