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子回收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2例患者共389个IUI治疗周期,根据精液粘稠度及液化情况分为液化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处理前后各项精子指标、回收率及妊娠结局有无差别。结果液化正常组的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及回收率高于异常组(P0.05),而两组在精子密度、存活率、处理前活动精子总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精液液化异常组的PTMS及精子回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深圳特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本地区男性不育精液质量状况及不育的病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男性不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QIAS-2000精子质量图文分析系统,对2013年08月~2015年05月来本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2791例的精液量、液化时间、p H值、精子数、精子活力、精子活动率及异常精子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照WHO精液参数判断标准,2791例不育患者中精液常规各项参数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的占29.6%(826/2791),一项或多项精液常规参数异常的占70.4%(1965/2791),两组除了精液量和p H值两个参数无差异外,其它参数结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62~15.723,P0.01);1965例异常精液标本中,液化时间、活力a级、活力a+b级、活动率、精子数及异常精子分别占64.73%、83.26%、60.71%、46.56%、31.50%和26.16%。结论深圳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异常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精子活力下降、精液液化时间延长和精子活动率降低,是深圳地区男性不育的主要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山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了解中山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现状。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应用西班牙人类精液分析微机辅助智能系统(CASA)对2012年10月~2013年6月来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224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检测和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结果2224例不育男性精液中正常者1113例(31.61%),异常者1521例(68.39%),其中液化异常964例(43.35%),pH值异常124例(5.58%),精子总数异常1002例(45.05%),精子浓度异常556例(25.0%),精子存活率异常1031例(46.36%),精子总活力(PR+NP)异常1208例(54.31%),无精子症372例(16.72%),精子正常形态率异常1021例(45.91%)。结论精子总活力、存活率下降,精子总数减少,精子正常形态率下降和精液液化不良是引起中山地区男性患者不育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加于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男性不育患者中少、弱精子症的联合治疗方法。方法本中心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21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分为3组。即经密度梯度离心制备后对其配偶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组70例(对照组1),雅宁片治疗组68例(对照组2),雅宁片治疗后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对其配偶行IUI治疗组72例(实验组)。检测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并随访3组患者治疗期间配偶妊娠结局。结果雅宁片治疗前、后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雅宁片治疗后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对其配偶行IUI后,配偶妊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雅宁片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是治疗男性不育患者中少、弱精子症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厦门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了解厦门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现状。方法采用SQA-V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对332例不孕不育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及107例正常生育者进行精液常规项目分析及统计。结果精子密度、a+b级精子活动率比例、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三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精子密度、a+b级精子活动率比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三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均较正常者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男性不育与精液参数和精子DNA完整性关系。方法对568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32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精液参数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采用SQA-V全自动精子分析仪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精子DNA完整性检测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CD),用DNA断裂指数(DFI)表示。结果不育患者精子精子密度、活动率、精子形态和DF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精液量、精液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密度、活动率、精子形态和DFI的异常是引起福建地区男性患者不育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的检测,以指导其生育。方法1.应用规范的WHO精液检查方法检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2.应用细胞遗传学检测男性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精液检查结果:男性不育组患者356例,包括无精子症82例、严重少精子症126例、少弱精子症148例,精液正常、核型正常男性组对照50例。2.细胞染色体检查:356例男性不育患者全部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5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异常24例,常染色体异常21例和染色体多态性10例。其中,无精子症组的染色体异常率25.61%(21/81),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11.90%(15/126),少弱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12.84%(19/14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核型异常率为15.45%,远高于正常人群发病率。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对男性不育的生育指导有重要意义。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液分析各参数在男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165例男性不育患者与58例已生育的正常健康体检男性的精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不育组精液量、pH值、STR、LIN、WOB、MAD略低于生育组,而ALH、BCF略高于生育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生育组比较,不育组30min内完全液化者率、精子密度、A级精子率、B级精子率、精子活率、VCL、VSL、VAP均呈显著性降低(P<0.01),而畸形精子率、WBC ~ 者率、无精子症者率均呈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采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多项参数分析,可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9号染色体异常和精液常规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3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常规检查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男性9号染色体异常,占不育症患者的1.43%,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级精子、B级精子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 9号染色体异常与男性精液检查结果异常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男性不育相关因素对精子质量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妊娠率、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53对不育夫妇,250个IUI周期,分别对男性不育年龄、不育类型和年限、体重指数(BMI)、吸烟情况、精液优化后活动精子(a+b)计数进行分组统计少弱精子症接受IUI周期所占比率、周期妊娠率(PPR)、流产率,比较分析正常精子质量和少弱精子症IUI治疗PPR和流产率。结果总治疗周期250个,妊娠数35,PPR为13.6%,流产数16,流产率45.71%。治疗前检查精子质量位于正常范围周期97个,妊娠数13,PPR为13.4%,流产数3,流产率23.08%;少弱精子症夫妇97对,治疗周期153个,妊娠数21,PPR为13.73%,流产数13,流产率61.90%。男性相关因素:年龄、体重指数、不育年限、每日吸烟量对精液质量有不良影响,相同因素PPR正常精液质量组高于少弱精症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精液优化前后对PPR和流产率均有影响,优化后获得妊娠的最小活动精子(a+b)计数为4×106/ml。结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不育时间、每日吸烟量影响精子质量和IUI结局。高龄、高体重指数、吸烟的少弱精子症男性对IUI结局有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精液优化方法最大限度回收活动精子,可以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育症男性精液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87例临床疑似UU感染的男性不育就诊者的精液标本,确诊为UU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精子质量.结果 387例有103例UU感染者,经治疗后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动力有明显改善.结论支原体感染经合理治疗后精子质量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接上游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后上游法三种精液优化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液优化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C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后上游法,比较三种精液优化方法处理后的精子质量参数与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处理前的精子活力及精子正常形态率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所有患者前向运动精子量均在1000万条以上,三组的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率均不同程度升高,A组及C组的活力及正常形态率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率稍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及C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精液优化方法均可显著改善精子质量参数,上游法及密度梯度离心后上游法在改善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率方面优于梯度离心法,行IUI后临床妊娠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临床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液液化异常者约占9.8%,是男性不育症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治疗方法不一,效果不同。我站自2003年-2005年共收治男性精液液化异常患者33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精子的体外生存时间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关系。方法:从1993 年6 月1998 年6 月,选择女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排除排卵障碍和输卵管阻塞因素,血液内分泌激素LH、FSH、PRL、E、P等正常) 或经治疗后达到正常,男方患少、弱、畸形精子症之不孕患者。将液化后精液上泳30 分钟后,置于培养箱中,分别于0、9 、12、24、36 、48 小时观察其精子的活率和活力。活率≥50 % 者为阳性,活率< 50 % 者为阴性,结果以生存时间(SST) 表示。宫腔内人工授精按常规操作进行。结果:治疗60 例,137 个周期,妊娠19 例,总妊娠率为31-7 %(19/60),周期妊娠率为13-8 % (18/137) 。其中SST9小时5 例无1 例妊娠,12 小时10 例2 例妊娠(20% ,2/12) ,24 小时16 例4 例妊娠(25 % ,4/16),36 小时29 例13 例妊娠(44 .8% ,13/29),48 小时均为阴性。结论:精子的体外生存时间对于判断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有重要临床价值,生存时间越长,妊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精子顶体酶检测对男性不育症辅助诊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人精子顶体酶检测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分为精液参数正常不育组(59例)和精液参数异常不育组(141例);另4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对照组的精液进行精子顶体酶检测.结果精液参数正常组酶活性阳性率为56.21%,酶活性亮区直径为40.03μm.精液参数异常组酶活性阳性率为33.74%,酶活性亮区直径为26.88μm.正常对照组的精子顶体酶活性阳性率为88.79%,酶活性亮区直径为44.13μm.男性不育组精子顶体酶阳性率与正常生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阳性率降低和活性低下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精液白细胞对精液主要参数及精子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液白细胞含量与精液主要参数和指标的关系。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实验室手册要求检测精液中的白细胞、主要参数、精子形态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等,分析精液白细胞与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23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有75例(31.5%)精液中白细胞〉1×10^6个/ml,设为白细胞精子组;163例(68.5%)患者精液中白细胞≤1×10^6个/ml,设为非白细胞精子组。白细胞精子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活力精子率、精子顶体酶阳性率均低于非白细胞精子组(P〈0.05);而精子畸形率、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非白细胞精子组(P〈0.05)。两组的精液量、pH值和液化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液中白细胞含量与精液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育厨师精液常规质量参数和精子畸形率、精子DNA碎片率等指标。方法对生殖门诊52名不育厨师(观察组)和49名育前体检者(对照)行精液常规和DNA碎片率等检测。结果观察组精液液化异常率、精子畸形率、DNA碎片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厨师职业暴露会影响精液质量,导致男性不育,应加强保护和防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86例弓形虫感染的不育男性和64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液的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男性组与弓形虫感染男性组精液的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总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率、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引起男性精液质量异常,为阐明弓形虫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36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检验的结果,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361例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进行精子活率、精子活动力、精子密度等定量分析。结果本组361例不育症患者中,精液量<2m l或精液量>8m l共有71例,占19.67%,液化不良共有38例,占10.53%,pH<7.2或pH>8.0共有72例,占19.94%,精子密度<20×109/L共有109例,占30.19%,无精子症共有19例,占5.26%,精子活率<60%共有306例,占84.76%,精子活动力a级<25%或(a b)级<50%共有342例,占94.74%,WBC>5/HPF共有167例,占46.26%,畸形精子症有5例,占1.4%,本组病例中每一位患者均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精液检查项目异常。结论在本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炎症、放射线、有害金属、烟酒等因素常导致男性精液常规各项指标异常,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