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根据监测清晨血压变化参数与对应时域的缺血ST段演变相关性,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化、血压是否与心肌缺血改变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9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66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同步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心率、清晨血压波动值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及研究结论。结果高血压组的清晨血压升值与对应时域的ST段压低有正相关性关系;尤以清晨血压回升差值(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和心率与对应ST段压低有显著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清晨清醒前后血压升高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且多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改变与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莹  江时森  赵悦敏 《江苏医药》2000,26(10):801-802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心肌缺血发作规律及其与血压 (BP)、心率 (HR)波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二合一监测技术。结果  15 2例患者中发现 38例 175次ST段压低 ,清晨和傍晚为发病高峰。ST段下移组收缩压 (SBP)水平明显高于无ST段下移组 (P <0 0 5 ) ,BP昼夜节律消失组较存在组发生ST段缺血性改变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ST段压低时HR明显加快 (P <0 0 0 1) ,压低幅度与压低时最大HR、2 4小时平均SBP、SBP×HR呈正相关(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即使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 (约 2 5 % )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生 ,与动态血压负荷增加、HR加快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52例60岁以上的无冠心病证据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与正常组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52例中15例(29%)出现ST段压低,共55段,其中53段ST压低时无症状,2段有胸闷。对照组21例中仅1例(5%)有2段ST段压低,亦为无症状性。高血压病组ST段压低时伴心率增快(从65±2增至85±6次/min,P<0.01),血压升高。ST段压低程度与心率血压变化呈正相关(P<0.01,P<0.05)。高血压组中有与无左室肥厚者ST段压低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在15例ST段压低者中,左室肥厚与ST段压低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者。其机理可能与冠脉血流储备降低及心肌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对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比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前后患者的动态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下降明显,缺血出现的频率较少,缺血时间缩短,ST段下移程度改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调节心肌缺血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蔡秋玲 《河北医药》2016,(21):3221-32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血压负荷值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依据疾病类型患者分为2组,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A组,n=30)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B组,n=30).应用ECG LAB HOLTER SYSTEM 7.0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和MGY-ABPI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对2组患者的24 hDCG和ABPM进行同步监测,对2组患者的平均STD、ST段压低持续时间、白昼和夜间的STD、ST段压低持续时间、24 h、白昼、夜间ST段压低发作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24h血压负荷值轻度、中度患者的STD均显著低于B组(P<0.05),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STD均显著低于B组(P<0.05),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24 h血压负荷值轻度、中度患者24 h、白昼、夜间的ST段压低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血压负荷值的增高会提升ST段压低程度及SMI发作频率,延长其持续时间,且舒张压比收缩压显著.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以定量反应血压总体状况和波动规律。目前对冠心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与心电图ST段压低为表现的心肌缺血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二者相关性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压改变与动态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1对象和方法对象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1月底门诊和住院冠心病患者99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35例,年龄56±14.4岁,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均行心电图检查,78例曾行运动负荷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58例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判断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重大意义.方法 针对78例确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发作性ST段压低次数及自觉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74例(排除干扰等假阳性),占总数的94%,其中有症状者15例,占19%,无症状者63例占81%.ST段压低幅度为5~35 mm,ST段压低共217次,有症状者52阵,占24%,无症状者165阵,占76%,后者发作次数远高于前者.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发作性ST段改变十分普遍,动态心电图对其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尼可地尔联用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均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尼克地尔。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尼克地尔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士彬  金晓静 《天津医药》1992,20(5):284-286
本文对10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监测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心绞痛两组无症状ST段压低均高于有症状(P<0.05),但两组之间有症状与无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有64例ST段压低均发生于日常活动和卧床休息时。发作时间以6~12点最多,缺血严重程度及时限与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检测意义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215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心率变异性、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最大移位,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321次心肌缺血,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等给予足够重视,DCG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桑叶  寇艳  张杨  徐培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55-275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MT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73例冠心病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的MIT及其变异性(IV)、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Tmi)和ST段最大位移(STm)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73例冠心病患者中共检出心肌缺血650次,其中600次属无症状心肌缺血,92.8%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夜间MTT值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P〈0.01)。结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及给药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5 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 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 例冠心病患者中,112 例发生ST 段压低425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350阵次(82.4%);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75阵次(17.6%),发作时间高峰在6:00~12:00.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分别分为A、B、C三个组,并对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69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9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占56.6%,2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占31.9%,在24h内共发生261阵次缺血性ST段下移每人平均3.78阵次,其中215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占82.4%,46次为有症状心肌缺血,占17.6%。三种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例数分别为3、14、22,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例数分别为2、7、13。在心肌缺血发生时候,ST段压低幅度为0.1~0.4MV,平均为(0.169±0.003)MV,平均心率为78次/min,ST段压低时候为92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60例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对有症状与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规律、以及判定病情及预后有价值。病例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0-78岁。方法采用美国产32400型动态心电仪,选择CM1、CM5导联全信息连续记录24h心电资料,经动态心电图监测符合以下条件:①ST段呈水平型或斜下型压低≥1mm、(J点后80ms);②ST段水平型或斜下型压低持续时间≥1min;③有2次以上ST段压低间隔时间≥1min。诊断为心肌缺血患者中,在受检者ST-T改变同时有明显的心绞痛发作为有症状组,反之为无症状组。结果①…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明确冠心病史的患者在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呈缺血性ST段压低的表现,此为冠心病远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律及ST段进行24小时动态观察,以进一步探讨此类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与心脏节律变化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统计分析其ST段压低的阵数、当时是否存在自觉症状及存在的持续时间。结果 92例为缺血型ST段改变,占92%。其中,34例为自觉症状者,占34%,66例为无症状者,占66%。共发现300阵的ST段压低,其中,有症状为92阵,占30.67%,无症状为208阵,占69.33%。结论在冠心病诊断时,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的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主要并发症之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以探讨Ⅰ期高血压患者心律失溃、ST段改变及心率变异性变化以及它们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彬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1):823-824
目的 :为了探讨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情况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 ,将119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缺血性 ST段改变情况及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 ,发现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 ,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显著高于有症状者 ,且发作时是否伴有疼痛与缺血发作状态、持续时间、发作时平均心率相关  相似文献   

19.
ST段反映了心室复极早期电位变化。ST段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两大类。ST段抬高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损伤性改变(有关ST段抬高的内容,将在心肌梗死及早复极变异中讲述)。心肌缺血常表现为ST段压低,ST段压低以基线(TP段)为准。一、心肌缺血与ST段压低ST段压低可分为水平型压低、下斜型压低及上斜型(J点型)压低三种。1.ST段水平型压低ST段水平型压低是指压低的ST段与R波顶点垂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2组疗效及ST段压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为15.2±2.6次,持续时间为151.3±7.6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确切干预价值,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ST段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可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