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观察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强化癌变意识.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筛选近10a来本院宫颈原位癌患者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同期宫颈癌285例,原位癌与进展期癌为1:5.7。结果:50例宫颈原位癌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56岁.高峰年龄35岁~46岁左右;临床症状42例(84%)有长期反复白带增多或腥臭、腰痛、接触性的出血病史;检查见宫颈糜烂、颗粒及肥大者44例(87.9%);50例临床仅1例考虑宫颈癌,余为慢性炎症或正常。38例术前细胞学涂片检查:Ⅱb级1例,Ⅲ级9例,Ⅳ级23例.Ⅴ级5例;细胞学阳性率为98%。直接宫颈活检12例。术后组织学检查23例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结论:①宫颈早期癌临床症状是以慢性宫颈炎表现为主的,缺乏癌肿特征性。使大部分早期癌发展为浸润癌,也是导致早期宫颈癌比例过低的主要原因。②对于35岁~46岁高危年龄人群及长期慢性宫颈炎患者应引起高度警惕。⑧定期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观察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强化癌变意识 ,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筛选近 10a来本院宫颈原位癌患者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同期宫颈癌 2 85例 ,原位癌与进展期癌为 1∶5 .7。结果 :5 0例宫颈原位癌患者中年龄最小者 2 7岁 ,最大 5 6岁 ,高峰年龄 35岁 4 6岁左右 ;临床症状 4 2例 (84 % )有长期反复白带增多或腥臭、腰痛、接触性的出血病史 ;检查见宫颈糜烂、颗粒及肥大者 4 4例 (87.9% ) ;5 0例临床仅 1例考虑宫颈癌 ,余为慢性炎症或正常。 38例术前细胞学涂片检查 :Ⅱb级 1例 ,Ⅲ级 9例 ,Ⅳ级 2 3例 ,Ⅴ级 5例 ;细胞学阳性率为 98%。直接宫颈活检 12例。术后组织学检查 2 3例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结论 :①宫颈早期癌临床症状是以慢性宫颈炎表现为主的 ,缺乏癌肿特征性。使大部分早期癌发展为浸润癌 ,也是导致早期宫颈癌比例过低的主要原因。②对于35岁 4 6岁高危年龄人群及长期慢性宫颈炎患者应引起高度警惕。③定期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36例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宫颈癌的认识,加强癌变意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1~2007年全部宫颈癌病例145例,选取其中的全部宫颈原位癌病例36例,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宫颈原位癌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62岁,高峰年龄为40~49岁,原位癌与浸润癌比例为1:3.临床症状:32例(89%)有长期反复白带增多、白带异味、腰痛及接触性出血病史;临床检查:30例(83%)见宫颈糜烂,仅有2例考虑为宫颈癌,其余为慢性炎症或正常.在33例术前细胞学诊断中,Ⅱa级1例、Ⅱb级2例、Ⅲ级8例、Ⅳ级18例、Ⅴ级4例,细胞学阳性率为91%,直接宫颈活检3例,均为宫颈原位癌.术后组织学检查15例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结论 ①宫颈原位癌症状是以慢性宫颈炎表现为主的,肿瘤的特征表现不明显.②对40~49岁高危人群及长期慢性宫颈炎患者应引起警惕.③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 岁,浸润癌为50~55岁. 1 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和明显体征,宫颈可光滑或与慢性宫颈炎无区别;宫颈管癌患者,宫颈外观正常亦易漏诊或误诊.病变发展后可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
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TCT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组织病理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TUT筛查异常的397例患者,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19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8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14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43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S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死亡率. 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 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  相似文献   

6.
杨勤 《当代医学》2012,(32):91-92
目的分析宫颈癌变及癌前病变与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及宫颈炎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2月门诊及住院部1263例患者宫颈TCT检测,对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有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纳腺体囊肿、宫颈息肉、宫颈内膜炎)进行统计、分析,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263例患者细胞学异常者62例,阳性率4.9%;腺癌1例(1.61%),鳞状细胞癌2例(3.23%),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8.06%),低度宫颈鳞状皮内病变(LSIL)31例(50.00%),不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ASC/AGS)23例(37.10%).不同年龄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次及以上生育、流产史的患者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只有0~2次生育、流产史的患者.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结论有3次及以上生育流产史患者及患有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颜莹  王淑芹  黄浩 《河北医学》2006,12(8):739-741
目的: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8例宫颈病变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图像观察及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378例宫颈病变患者发现异常63例,占16.7%,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宫颈炎31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9例,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浸润癌4例。分别占88.36%,10.32%,0.26%,1.06%。结论:影视阴道镜能准确取组织活检,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对诊断女性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阴道细胞学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上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细胞学是一种简便、可靠诊断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由于癌瘤组织的代谢比正常组织高,细胞脱属也较正常细胞快,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凝集力较正常细胞低得多,所以宫颈癌处在癌肿面积很小的早期,即可以获得癌细胞而进行诊断,宫颈癌又处在可以窥见的宫颈上,给收集标本创造有利条件,故阴道细胞学对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比较高,一般在eq%以上[l]我院从IWe年至IWS年,共做IO78张宫颈炎患者的宫颈涂片,阴道细胞学检查皿级以上均做病理活组织检查,最后经病理切片确诊,发现宫颈非典型增生6例,宫颈原位癌2例,宫颈早期癌2例,共10…  相似文献   

9.
1962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妇门诊对30岁以上就诊患者共194,996人次进行了阻道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涂片者除临床拟诊为Ⅱ期以上宫颈癌外,常规作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必要时作颈管刮术。共发现异常涂片(Ⅱ_b、Ⅲ、Ⅳ、Ⅴ级片)1822例,对其中1392例作了宫颈活检或宫颈活检加颈管刮术。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切片对照结果如下:Ⅱ_b片446例中发现宫颈小区原位癌8例、I_b期腺癌2例、宫颈非典型增生127例、宫颈湿疣38例.Ⅲ级片502例活检证实宫颈原位癌86例、早浸癌1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宫颈刮片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筛查妇女常见病及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方法:对年龄在23~70岁,平均年龄(39.6±2.7)岁的6536例已婚妇女做宫颈刮片,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采用改良巴氏5级分类法分级。结果:Ⅰ级2956例(45.2%);Ⅱa级3254例(49.8%);Ⅱb级301例(4.6%);Ⅲ级25例(0.38%);IV级、V级未检出。对25例Ⅲ级患者行宫颈活检,发现慢性宫颈炎8例,CIN11例,CINⅡ、CINⅢ4例;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易行,是基层医院普查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在宫颈癌的筛查中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妇女病普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用于宫颈病变诊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液基细胞学(TCT)、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病变310例(其中慢性宫颈炎280例,宫颈湿疣5例,CINⅠ-Ⅱ级22例,CIN Ⅲ级3例)患者行leep术,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慢性宫颈炎99%完全愈合,CIN术后3个月100%愈合,1例CINⅢ leep术后病理报告原位癌本人要求子宫切除,leep切下之标本切缘未见病灶.结论:leep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且可提供完整的病检标本,对宫颈微浸润癌及原位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馈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4月39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情况.结果 396例患者阴道镜检查同时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轻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Ⅰ~CINⅡ)30例,原位癌3例,宫颈浸润癌1例,慢性宫颈炎358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云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723-72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0月78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78例宫颈病变中,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CINⅠ18例,CINⅡ6例,CINⅢ2例,原位癌3例,宫颈浸润癌3例,慢性宫颈炎46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比较TCT和巴氏细胞学在用于宫颈癌筛查之中的具体检出价值。方法:2011-08-06到2013-07-12,我院有宫颈类疾病者152例,年龄:19岁到55岁,平均:37.52±4.08岁。随机将152例宫颈炎者分组:筛查组和巴氏细胞学组。对筛查组的106例通过TCT进行宫颈筛查,对巴氏细胞学组的46例通过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筛查。结果:对152例予以阴道镜测定以及TCT活检、病理测定:SCC(即为:鳞状细胞癌)(8/8)100%;低度病变(23/26)88.46%;高度病变(10/12)83.33%。结论:TCT的检出价值要高于巴氏细胞学的检出价值,是涂片所显示的满意率得以提高,也是宫颈恶变的筛查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宫颈原位癌及镜下早期浸润癌的各种筛查及诊断方法,总结不同的诊断方法对病理及临床分期的影响,探讨提高宫颈原位癌及镜下早期浸润癌术前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同济医院行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168例宫颈原位癌及79例镜下早期浸润癌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术后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子宫全切术或子宫颈癌根治术,其中201例术前接受了宫颈细胞学检查,223例术前接受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16例术前接受了宫颈锥切手术。结果宫颈细胞学的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镜下早期浸润癌36.5%,宫颈原位癌81.1%;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的病理类型准确率均为100%,0期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2.6%与100%,Ⅰa期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7%与100%。结论宫颈原位癌及镜下早期浸润癌的早期发现及确切分期与其诊断方法密切相关,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可有效筛查宫颈癌早期病变,宫颈锥切术可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TVRC)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 方法:218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167例,宫颈细胞学涂片86例.218例均采用TVRC进行诊断和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分析TVRC治疗效果,比较TVRC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涂片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18例患者TVRC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慢性宫颈炎106例(48.62%),HPV感染20例(9.1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51例(23.39%),CINⅡ级23例(10.55%),CINⅢ级12例(5.50%),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0.46%),5例(2.29%)宫颈标本CIN病变检测不能确定.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TVRC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者88例(52.69%).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与阴道镜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29例(39.19%).126例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首次TVRC术后治愈119例(94.44%),7例(5.56%)因糜烂面较大行第2次TVRC,术后治愈.结论:TVRC治疗各类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足够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病变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12月我院门诊218例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情况。结果经阴道镜检查218例宫颈病变中,全部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认为轻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Ⅰ-Ⅱ)30例,原位癌5例,宫颈浸润癌2例,慢性宫颈炎191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疾病诊断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市农村妇女11108例进行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宫颈细胞,并对其进行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的细胞学诊断,TBS细胞学诊断对宫颈癌细胞进行检验.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ASCUS及以上者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普查对象中查出慢性宫颈炎7 103例,宫颈癌前病变148例,宫颈癌6例.结论 积极开展宫颈癌普查,有助于宫颈疾病,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官颈癌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巴氏细胞学筛查阳性者,遵循细胞学一阴道镜一组织学三阶梯诊断程序,三阶梯式诊断技术是筛查、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疾病。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7月,15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156例宫颈病变中,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CIN 43例(包括CINⅠ~Ⅱ级),原位癌19例(包括CINⅢ级),宫颈浸润癌9例,慢性宫颈炎85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方法 ]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并进行相关情况问诊 .[结果 ]318例接受检查的妇女中属于 31~岁、41~岁年龄组的最多 ,占 6 5 4%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毕业为主 ,占 70 1% .第一次性交年龄和第一次妊娠年龄均以 2 2~岁年龄组最多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示阴性的占 6 2 6 % ,炎症占 35 2 % ,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分别占1 6 % ,0 6 % .非典型增生及癌症组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经历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妇女应 1年做 1次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