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组症状,常由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疾病所致,而在上消化道出血基础上并发脑梗死则较少见。笔者在最近3年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的病例。复习有关文献,现对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塞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6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26例患者随着年龄段的上升,并发梗死率明显上升,合并有高血压等血管病变的出血患者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上升,大出血者并发梗死率明显上升.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与年龄、合并血管病变、出血量大小相关,并与入院后血压控制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91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391例急性脑血管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5.9%。上消化道出血随年龄增长而多发,≥70岁者,占51.6%,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P<0.01),丘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高于其他部位出血(P<0.05,P<0.01),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其他脑梗死(P<0.01,P<0.05),重型脑血管病高于轻、中型(P<0.0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高(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标志,病死率高,其发生与脑血管病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该院2008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该组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肝硬化占35%,大出血占60%,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占80%;出现脑梗死的时间平均为上消化道出血后的3.6d;大面积梗死患者中60%使用抗纤溶药。结论对于老年人并伴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的疾病,且既往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3d左右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概率最高,医护人员应当认识到该类危险,治疗时应当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及治疗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1)本组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使用过抗纤溶药止血,提示应用这类药物可能是诱发脑梗死的原因之一。(2)本组上消化道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76.0岁,其中3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提示继发脑梗死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相关。(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后继发脑梗死多在1周内发生,提示出血后1周内治疗十分重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度。(4)脑梗死多见于基底节区,提示这是颈动脉、脑动脉硬化、斑块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治疗前及时判断,可避免不必要事件发生。(5)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可能因出血量大,使用治疗药品多,特别是与大剂量应用抗纤溶止血药物有关。(6)老年人存在消化道溃疡,更容易发生出血后脑梗死,本组患者有50%存在消化性溃疡病史。结论老年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治疗不当,易继发急性脑梗死,临床上应密切观察,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出血被控制13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机制是胃黏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加,激素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过程和护理要点。结果经过5 d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脑系专科病情平稳,临床未见活动性出血迹象,转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出血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及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原因、机制及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选择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7年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3例,对53例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下胃管并保留胃管,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胃酸及应激性反应对胃肠道黏膜进一步破坏,使用抑制胃酸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物、止血药等。结果 53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15例,脑梗死患者38例,死亡14例,占26.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尽早治疗原发病,并控制并发症的病情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静注洛赛克治疗并发于脑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415500)夏晓声肖宏慧近年来我院使用静注洛赛克治疗47例并发于脑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设西米替丁治疗(28例)作为对照,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  相似文献   

10.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报道较多。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报道较少。我院于1996年5月-2001年10月应用西咪替丁预防新生儿急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黎升能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79-6279
目的:对消化道溃疡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40位患有消化道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资料。结果在患有消化道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0位患者中,所有患者在通过药物治疗以后,痊愈出院的患者有38位,治疗过程中转为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位。结论患有消化道溃疡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止血方式,止血的措施主要包含胃镜下进行治疗以及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止血。在患者治疗期间要构建静脉通道,这能使患者血容量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恢复,进而使患者的酸碱以及水电解质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2.
陈珊瑜 《现代养生》2013,(16):43-4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进行总结。结果 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42例完全治愈。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并发症,是病情危重的标志,预后不良,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本大总结了1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本组病例乙型脑炎并上消化道出血,12例均为重型并作气管切开(经实验室查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乙型脑炎血凝抑制试验,以及乙型脑炎IgM抗体测定证实为乙型脑炎)细菌性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1例,细菌不明2例).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诊断主要根据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有呕血或黑…  相似文献   

14.
煤工尘肺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7例死亡原因分析淮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安徽省淮南市洞大路,232033)卜江龙老年性煤工尘肺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死亡率较高。消化道出血是慢性肺心病严重并发症。我院1990~1994年12月共收治586名煤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诊治的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本文中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临床救治及护理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达到最佳的治疗疗效,有效率达95.24%。结论临床及时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救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9例原因分析张元庆张旭(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33000)1993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32例,其中59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44.7%。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肝硬化诊断由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6例脑外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患者立即经胃管注入3%冰盐水250~300ml,6h/次,4~5d;对照组20例,患者仅插胃管用于胃肠减压观察,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例(30.6%),对照组20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60%)。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患者冰盐水胃管注入治疗,对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树祯 《工企医刊》1997,10(1):74-76
长时间的门静脉高压势必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种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不积极处理,死亡率可达60%。自1984年Banei描述第1例门静脉高压患者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临床研究工作。笔者在复习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就近年来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止血处理概况作一综述。 1 全身用药确诊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应施行降压止血。刘氏应用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型的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7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颅脑CT,EEG及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结果:结现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可并发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生率显高于脑梗死及脑出血,脑梗死以局限性发作为主,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脑梗死出现癫痫发作时间早。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并发癫痫发作,且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其癫痫发作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最致命的并发症,出血量大常引发失血性休克,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以往应用三腔两囊管和垂体后叶素治疗,但副作用及并发症多,近年来,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为明显。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2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