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体治疗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集体和家庭治疗组(观察组30例)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于病情稳定后进行集体、家庭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两组PANSS、NOSIE评分4周后无统计学意义,8周末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集体和家庭治疗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评估程式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取摸彩球形式随机分组单盲法研究,对照组(n=36)采取常规作业治疗20周;干预组50例,制定程式化作业治疗标准方案进行为期20周的训练。对比两组患者PANS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干预治疗后PANSS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均明显降低,ITAQ评分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PANSS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程式化作业治疗效果确切,增强患者主动式参与训练,提升作业治疗质量,促进康复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刚刚出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自然回归社会。对比研究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为期1年的中途宿舍系统的康复训练,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式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抽取2010年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现坚持在家中服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式康复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SDSS总分﹑MMSE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前后SDSS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式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 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为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用MECT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进行评定。结果2组PANSS、SDSS、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 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白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37-338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9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护理效果,于护理前、护理8周末分别评定一次。结果经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PANSS、PSP、NOSIE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余雪芹  曾祥刚  高芳 《中国药业》2011,20(11):48-4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剂量6~12 mg/d,对照组予氯丙嗪片治疗,剂量400~600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PANSS评分于治疗第4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P评分于第2周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较氯丙嗪片更显著地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2组,研究组27例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分别进行精神病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社会功能量表(SDS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末在PANSS量表评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SDSS因子分职业和工作、家庭外活动、个人生活自理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改善某些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训练组另接受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8周.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大体评定量表(GA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在入组时、训练8周末和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入组前,训练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后8周末、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SAPS、SAN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A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SSSI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复发率(10.6%)和再住院率(20.0%)均低于对照组(30.4%)和再住院率(43.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程式能够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史美芹  潘建设 《海峡药学》2012,24(4):115-116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60例)、奥氮平组(60例)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和第4、8周末采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1、2、4、8周末帕利哌酮缓释片组PANSS各因子分减分及总分减分与奥氮平组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8周末帕利哌酮缓释片组PSP加分略优于奥氮平组。结论急性期用药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疗效相当;在社会功能改善方面,帕利哌酮缓释片略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个人和社会功能影响。方法将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观察组)27例与奥氮平组(对照组)26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精神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组间PANSS总分大体一致;治疗第8、12周末组间P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李俊亚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28-3229
目的 探讨程式化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家属参与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训练组进行8周的程式化训练,然后全部随访44周.选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组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在第20、32、44周末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t =2.42~11.19,均P<0.01),而阳性症状分在44周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1);训练组的ITAQ评分在第20、32、44周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3 ~8.32,均P<0.01);训练组MRSS评定中依赖性活动、能力缺乏、社交能力及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平均分在20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67~4.31;2.374>t >1.664,P<0.05;t>2.374,P<0.01).随访1年,训练组复发2例(5.13%)少于对照组5例(14,71%)(x2 =0.87,P<0.05).结论 程式化训练可明显提高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明显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心理社会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社会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患者除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巩固治疗外,同时接受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以抗精神病药物巩固疗效。在入组时、第1年末、第2年末采用分裂症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等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第1年末、第2年来SANS、SAPS及SDSS总评分与入组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等八项社会功能缺陷分比入组时减低,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以上评分与入组时相比无差异。结论 心理社会干预能持续、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袁天懿  秦玲  姚明荣  唐建良  岳伟清 《医药导报》2011,30(10):1288-1290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 mg.d-1,根据病情递增至6~12 mg.d-1,平均治疗剂量(8.9±2.4) mg.d-1.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1 mg.d-1,根据病情递增至3~6 mg.d-1,平均治疗量(4.9±0.9)mg.d-1. 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s cale,PSP)、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分别评定疗效、疾病严重程度、个人和社会功能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第 6周末,两组的 PANSS总分、CGI-SI评分较基线均有明显降低(P<0.01). 在治疗后第1,第2周末治疗组PANSS总分、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PANSS总分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第6周末两组PANSS总分、CGI-SI评分以及PANSS总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对个人和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从治疗后第2周起,治疗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表现存在异同. 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早期疗效显著,且起效较快,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联合社会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ITAQ量表评分、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稳定率(72.5%)显著优于对照组(47.5%),观察组复发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TAQ评分(20.5±5.0)分,PANSS总分(34.0±3.2)分,SDSS评分(2.0±1.1)分;对照组组ITAQ评分(14.5±4.2)分,PANSS总分(36.9±3.9)分,SDSS评分(3.5±1.7)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家庭照料者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招募80名密切接触患者的照料者.分为干预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对照组的照料者实施常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是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对照料者增加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6个月后测量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时,两组家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PANSS、SDSS、ADL等量表及其因子平均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家庭患者在PANSS的阴性量表分因子、SDSS、ADL量表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的PANSS的阴性量表分因子和ADL量表躯体生活因子均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均<0.05),SDSS、ADL量表的工具性日常生活因子和ADL总分的平均得分比干预前和干预完成时都有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家庭照料者对该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近期影响有限,但具有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控制、生活功能的远期效果.家庭照料者所提供的积极康复氛围是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药物患者的PANSS各项分值在入组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末PANSS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组时两组药物患者的SDSS总分和ADL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末利培酮组患者的ADL总分显著降低(P>0.05),而阿立哌唑组患者的SDSS总分和ADL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及对催乳素水平影响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两种药物对阳性与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相当,但阿立哌唑组更能明显地改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利培酮组维持利培酮治疗,氨磺必利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氨磺必利,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末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8周末,氨磺必利组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各条目中总分及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评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氨磺秘利能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1年以来收集太和县范围内的重性疾病管理项目(简称686项目)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组、3个月、6个月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量表(ITAQ)、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个月、6个月时用PANSS、ITAQ、SSPI和GQOLI-74评分康复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自知力,恢复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维持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30例换用新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治疗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分别评定换用齐拉西酮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换用齐拉西酮治疗6月后,PANSS中阴性症状、TESS、SQLs、SDSS评分均显著下降。结论齐拉西酮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