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3年5月1日,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正式实施, 这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十四五"发展规划》, 健全完善病原微生物保藏和国家生物安全标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之一。本标准首次明确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一个定义、四项评价原则、五种用途类型、三类评价指标, 并首次规范了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程序和证明。标准实施后, 必将有力支撑我国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检测、生物计量等病原微生物标准株评价、应用的国家需求, 逐渐减少对国外标准株长期依赖等"卡脖子"问题, 在促进生物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 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传染病防治、科研及医药生产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病原微生物的使用机会也大大增加。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其保藏具有特殊要求。菌种和病毒都需要保持稳定性状和基因,以便于日后的科学研究~([1-2])。对于公共卫生事业来说,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出于对生物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对实验室人员、菌(毒)种保藏、操作规范、个人防护、消毒设施、销毁等方面严格把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菌(毒)种保藏  相似文献   

3.
刘玉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2):1376-1376
近期参加了由世界培养物保藏联盟(WFCC)举办由德国培养物保藏中心(DSMZ)承办的第11届国际培养物保藏会议(ICCC)。会议的大部分内容与微生物有关:如不同微生物的分类、信息数据管理的网络化、生物资源中心(biological resourcecenter,BRC)管理规范的推行。有关人类和动物细胞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特色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的收集建立,来自ATCC的教授报告近年来文献中大量错误细胞的使用。布告中有韩国细胞库的介绍及近年来他们建立的胃癌及大肠癌的细胞系。DSMZ细胞部门的主任Hans Drexlar教授给我们小组介绍了其细胞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2001年, 美国炭疽事件的发生使全球更加强烈地关注潜在的生物恐怖事件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为了防止类似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 更加规范管理病原微生物, 特别是可能用于引起潜在生物恐怖事件相关的病原微生物, 美国于2002年成立联邦管制病原项目(Federal Select Agent Program, FSAP)。该项目通过制定法规来管理拥有、使用或转移特定的生物制剂或毒素的个人或机构, 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产品造成的危害, 确保国家生物安全。本文在系统阐述FSAP基本情况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FSAP二十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国病原微生物监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 LAP)是一种特殊的吞噬作用, 存在于吞噬和自噬两条途径的交叉点。LAP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是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被募集到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表面。LAP途径依赖于含RUN域半胱氨酸丰富域苄氯素1相互作用蛋白(RUN domain and cysteine-rich domain containing, Beclin 1-interacting protein, Rubicon)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功能, 最终导致LC3相关吞噬体(LAPosome)与溶酶体结合, 来消化降解内容物。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 LAP在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感染宿主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LAP是宿主抵御和降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途径, 但是部分病原微生物在宿主内可以有效逃避LAP的攻击, 甚至可以利用LAPosome成为其定居和复制的场所。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LAP在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疾病发生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毒株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 规范化HIV标准株的建立是开展艾滋病检测监测、疾病防控、试剂评估、治疗药物评价以及疫苗研发的物质基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准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术规范》(T/CPMA 027—2023)于2023年2月2日起实施。标准首次明确了建立HIV标准株必备的样本、分离培养、滴定、鉴定、评价、保藏、信息、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的全过程技术要求, 并规范了HIV毒株分离鉴定技术和标准株信息描述。本文从HIV标准株国内外研究现状、标准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 以及应用等方面深入解读, 对推动我国HIV标准株资源库构建, 提升保藏资源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告国卫科教发〔2023〕24号, 正式印发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随着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 对现有病原微生物认识不断更新, 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不断深入, 原有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已不能够满足需求, 因此颁布了《目录》。本文旨在详细解读《目录》中病毒部分, 包括制定背景、原则、过程以及主要内容, 以便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目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疫苗接种的基本情况,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为职业人群的免疫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系统的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后相关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免疫接种意愿,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446份。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后是否接种过与工作相关的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592例(39.26%)被调查者在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后接种过与工作相关的疫苗,接种率最高的疫苗是乙肝、流感、麻疹等疫苗。工作机构、工作岗位、单位级别、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相关工作年限是医务人员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后接种与工作相关的疫苗的影响因素。1302例(90.04%)被调查者的表示愿意接种未曾接种过的疫苗。结论医务人员开始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后与工作相关的疫苗接种率低,工作机构、工作岗位、单位级别、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相关工作年限是医务人员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后接种与工作相关的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交流我国在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成就和研究进展 ,推动我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拟于 2 0 0 1年 10月在贵州 (或新疆 )召开“第四次全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术会议”。现将会议征文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 征文内容 :医学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致病与免疫物质及机理研究 ,病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技术与方法 ,以及其他有关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方面的论著、综述等。2 征文要求 :(1)尚未在国内杂志公开发表 ,也未在其他全国性学术会…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以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肠道微生物能通过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建立双向连接, 影响人类的认知和情绪。近年来, 大量研究发现, ASD患者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改变, 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参与了ASD的发生和发展。文章总结了微生物-肠-脑轴在ASD中的潜在作用及微生物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以期为肠道菌群改善ASD相关症状的潜在可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发微生物与感染杂志(Emerging Microbio and Infection)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中国研究团队关于白蛉(Sandfly)微生物组(microbiome)的研究结果, 题目为"感染组学研究揭示被忽视的吸血媒介白蛉所携带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病毒、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地区自然界采集的白蛉标本中微生物组RNA占标本中总的非核糖体RNA的1.8%, 共含有87种病原体, 其中70种是新物种。RNA病毒在病原体中占比最多, 其次是细菌、DNA病毒和真核微生物。RNA病毒包括15个超群(viral super-groups), 共78种, 其中66种是RNA病毒中的新病毒种。在RNA病毒序列信息中包含大量已经在当地白蛉中分离到的白蛉病毒属(Genus Phlebovirus)的Wuxiang病毒(Wuxiang virus, WUXV)和Hedi病毒(Hedi virus, HEDV )两种新病毒的基因组信息。分析中发现2种DNA病毒(Adintovirida和细小病毒科病毒)。细菌基因组信息包括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三级公立医院接管(托管)二级医院,扶持社区(乡镇)医院医疗服务站已在我院全面开展,形成集团化办医模式.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为集团化办医提供一个重要载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运用"集中式管理、分布式运行、低成本维护"的网络建设理念,利用数字网络平台,加强总院与各院区间有效管理,实现诊疗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标准统一,从而有效地推进数字化集团医院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海市各类型病理检测机构开展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检测的真实情况, 为实体瘤MMR/MSI检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平台, 通过电子调查表的方式调研2020年本地区各家病理检测机构开展MMR/MSI检测的基本情况和检测结果。结果参与本次调研的71家病理检测机构中有43家已常规开展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包括40家公立医院(三级甲等19家、三级乙等5家、二级甲等14家、二级乙等2家), 3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 三级甲等医院的MMR蛋白检测普及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检测机构。只有7家三级医院已常规开展MSI检测, 均为公立三级甲等医院。MMR/MSI检测主要在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等瘤种中进行。不同检测机构之间的MMR蛋白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Panel和非NCI Panel的检测机构之间的MSI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本次调研客观反映了上海地区MM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种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简便、易行的方法,对绒膜羊膜炎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对375例不同孕周的孕妇检测其阴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细菌性阴道病(BV)等病原微生物进行白细胞介素8(IL-8)定量检测及妊娠结局的随访观察,观察IL-8浓度与孕妇阴道感染及发生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等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发现有阴道微生物感染的孕妇(255例),阴道分泌物IL-8浓度明显高于无阴道感染的对照组(120例),发生宫内感染、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等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阴道分泌物IL-8浓度的监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办〔2013〕32号),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先期组织编制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等10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本次发布的10项标准,包括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信息技术、药品、医疗器械部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总则、机构人员、药品、医疗器械部分)、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三级实验室新风口设计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目前,随着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耐药结核菌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不断涌现,生物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同时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加强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控制、提高生物安全防护能力,我国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校或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远程医学系统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拓展.我院卫星站点开通运行以来,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加强机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业务能力,拓展应用领域,使远程医学工作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因组科研又获重大进展 :上海、北京、广西等地科学家联合攻关 ,最近完成了 3种重要的人类和植物病原微生物———钩端螺旋体、表皮葡萄糖球菌和黄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这标志中国独立从事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阐明生物进化等生命科学基础问题 ,促进有关疾病的诊断、开发新的药物 ,深入推进医药、农学等领域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与这项重大研究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宣布 :为使全球科学家能共享这一研究成果的资源 ,中国科学家今天将这 3种病原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已经进入"后抗生素时代"。精准医疗旨在建立一种在个体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的基础上的、因人因病而异的、更加精确的个体化医疗,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和管理。下一代测序技术(NGS)为获取疾病的基因信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在感染性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综述了精准医疗在由细菌、病毒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前景。应用NGS检测感染性疾病中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对致病基因、耐药基因及其他重要的标记精准医疗基因深入解读,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精准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国民 《医学信息》2007,20(1):37-39
目的探索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方法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根据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管理流程,研制开发系统管理软件并实际应用。结果县(市、区)级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稳定,达到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管理要求。结论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信息化管理,可以完全替代并优于传统管理模式,对提高基层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