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靶器官的机理是否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芒果苷给药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其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靶器官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1 2 8例 ,口服脂肝泰胶囊 ;对照组 62例 ,口服东宝肝泰片。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 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 脂肝泰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而红细胞沉降率及其K值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 0 .0 5 ) 。结论 脂肝泰胶囊可通过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性 ,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1-140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在痰、瘀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痰证组突出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异常升高;瘀证组则突出表现在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异常降低,其它指标的异常升高在痰瘀相兼组中更为突出。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突出表现在全血高切、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的异常升高。随着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自制降脂康胶囊,对照组60例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天颈舒胶囊对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天颈舒胶囊0.36,0.72,1.44 g·kg-1剂量组,颈复康颗粒阳性药组1.0 g·kg-1,西比灵组0.001 g·kg-1;采用775组织硬化剂注射家兔左侧颈椎横突切迹周围肌肉制作椎动脉颈椎病模型,造模后普通饮水饮食,均于第8周开始ig,每日1次。正常组及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处理。连续ig2周后测定家兔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聚集指数(FAI)和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EAI,全血还原黏度的变化均呈显著性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天颈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CSA家兔的血液黏度(P0.01),明显降低CSA家兔血液中红细胞的聚集(P0.05),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降低血液黏度(P0.01)。结论:丹天颈舒胶囊能改善CSA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其机制可能是使红细胞聚集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改善头部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d,对照组8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就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老年脂肪肝患者79例和正常对照组73例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血沉K值、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及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指标,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黏度增加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QDS)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建立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腹腔注射PQDS(12.5、25、50 mg/kg),设苦碟子注射液阳性对照组(25 mg/kg),给药3 d后,测定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PQDS预防性给药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PQDS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6)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胶囊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80只SD雄性健康大鼠,以重锤自由落体击打鼠小腿中部致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将模型动物分为模型组(n=25)、云南白药胶囊组(n=20)、活血止痛胶囊组(n=35),比较3组动物损伤肿胀值、软组织损伤评分、瘀斑面积、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IL-1β、IL-6、炎细胞浸润程度等比较。结果:活血止痛胶囊组损伤肿胀度、软组织损伤评分、瘀斑面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清IL-1β、IL-6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损伤组织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活血止痛胶囊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消肿作用,能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促进机体组织对炎症吸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讨熄风通脑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熄风通脑胶囊对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及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熄风通脑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黏度和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和细胞聚集性,并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结论熄风通脑胶囊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而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疼静胶裳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大鼠72只,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其余60只大鼠制作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颈复康颗粒组(0.33g·mL^-1),骨疼静大剂量组(0.138g·mL^-1)、中剂量组(0.069g·mL^-1)、小剂量组(0.0345g·mL^-1),各组均按照0.0lmL·g^-1体积给药。取小鼠眼球血,测定凝血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K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疼静各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P〈0.01);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浆黏度;古藤静大剂量组、中剂量可显著升高K值(P〈0.01),延长凝血时间(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古藤静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变性指数(P〈0.01)。结论: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学有较好改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三七水煎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结扎颈外动脉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血三七水煎液高、中、低剂量(15、10、5g/kg)组和脑心通胶囊组(O,5g/kg),1次/d,给药2ld后取血,测定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且血三七水煎液高、中剂量组的作用效果与脑心通胶囊组相当。结论血三七水煎液可以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医传导热效应沙疗仪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KOA患者(治疗组)进行维医沙疗,治疗前对KO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设6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增高(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减低(P〈0.05,P〈0.01)。结论:KOA患者常伴随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维医传导热效应沙疗仪可改善KOA患者的全血黏度指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相似文献   

14.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95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型 (A组 ) 4 0例、瘀血阻络型 (B组 ) 35例、肝气郁结型 (C组 ) 2 0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D组 ) 2 0例。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患者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电泳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多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各患者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临床血液流变学的监测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四季三黄胶囊及其联合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主动脉斑块稳定性、血脂及血清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后随机分组,后再继续喂养13周,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处死采血,检测血脂、血清DNA甲基化及甲基化转移酶(DNMTs)水平,并取出心脏及主动脉,石蜡包埋,取主动脉根部的第3切面,行HE染色,经IPP图像分析,测量并计算主动脉As斑块纤维帽的平均厚度及斑块内细胞外脂质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血府逐瘀胶囊组、四季三黄胶囊组和联合应用组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平均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府逐瘀胶囊组和四季三黄胶囊组相比,联合应用组的平均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血府逐瘀胶囊组、四季三黄胶囊组和联合应用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细胞外脂质成分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血府逐瘀胶囊组、四季三黄胶囊组和联合应用组小鼠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辛伐他汀组血清LDL—C和T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给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ELISA法检测,给药13周后,辛伐他汀组、血府逐瘀胶囊组、四季三黄胶囊组和联合应用组小鼠血清DNA甲基化水平和DNMT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四季三黄胶囊及其联合应用均具有降低血清TG水平,稳定As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DNA甲基化水平和DNMT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碧血胶囊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 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碧血胶囊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通心络对照组、碧血胶囊低、中、高剂量(242,484,968 mg.kg-1)组,各治疗组分别ig相应的药物,共7 d,然后sc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碧血胶囊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碧血胶囊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结论:碧血胶囊能降低大鼠血瘀证模型的红细胞的聚集程度,改善其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芪蛭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一、二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基线具可比性的一、二期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最终治疗组纳入104例,给予常规治疗加芪蛭降糖胶囊口服;对照组纳入42例,给予常规治疗,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7%,较对照组85.7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异常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缓解患者下肢发凉怕冷、酸胀和皮肤紫暗方面,在控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在8~12周时均表现为优于对照组,且治疗12周后,HbA1c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一、二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胆舒康胶囊治疗终末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终末期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和肝胆舒康胶囊,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A、LN、PCⅢ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门静脉内径和脾厚度缩小(P〈0.05),且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肝胆舒康胶囊治疗终末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姚亚南  陈明星  王爱民  金群 《新中医》2003,35(12):27-28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银康颗粒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粘度的变化。方法:将3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2例应用银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30例应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对治疗组部分病例(212例)治疗前后血粘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148例,好转82例,未愈22例,总有效率为91.12%;对照组治愈51例,好转46例,未愈33例,总有效率为74.6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风邪外袭、血虚生风、气滞血瘀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清热祛风与养血活血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