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成角折顶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的效果。方法:56例在不需麻醉、不需在透视下,通过成角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56例均治愈,其中51例获得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另5例功能对位、桡骨或尺骨对位稍差、对线良好、无成角。56例功能及外观恢复均良好。结论:成角折顶法治疗儿童尺桡骨T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不需手术,治疗简单,完全无创。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其收治的128例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研究表明手法整复114例新鲜骨折中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者82例,对位3/4者18例,对位2/3者1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5年,平均4周;此外,作者就该骨折的解剖机制,诊断及整复手法逐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燕  孙炜 《中医药导报》2003,9(3):36-38
作者对其收治的 12 8例儿童桡尺骨干下 1/5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 ,资料研究表明手法整复 114例新鲜骨折中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者 82例 ,对位 3 /4者 18例 ,对位 2 /3者 14例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3~ 5周 ,平均 4周 ;此外 ,作者就该骨折的解剖机制 ,诊断及整复手法逐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回旋折顶复位法治疗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移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龙 《中医正骨》1998,10(5):30-30
儿童桡尺骨下段双骨折移位临床常见。因骨折接近腕关节,且移位机制复杂,行手法闭合整复有一定难度。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回旋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此类骨折53例,经X线摄片复查,骨折对位良好,患肢功能完全恢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传统三步手法整复、小夹板加旋中板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结果优25例,良8例,优良率达到84.6%。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儿童尺桡双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11.2%。多数骨折后只是成角或青枝,对于尺桡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常可发生旋转,成角和背向重叠移位,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临床上常试行手法复位。若治疗不当,则可出现成角,重叠,畸形或不愈合,导致前臂功能受限,甚至严重残疾。自2006年-2009年,笔者采用中医整骨手法整复尺桡骨骨折背向重叠移位骨折39例,均获得解剖对位和近解剖对位,完全恢复了前臂的正常功能,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桡尺骨中段及中下1/3双骨折并有移位的患者进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适当调整并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12月,治疗结果:优70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达到94.05%。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桡尺骨中段及中下1/3移位双骨折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儿童桡骨下段或合并尺骨下段,距骨骺线上1~4cm处的横形或短形背侧重叠桡偏移位之骨折,临床上较难闭合复位。自1989~2000年间,采用极度折顶加旋前反折手法整复此类骨折共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临床多见,我们自1998年至2003年采用3人按提折顶整复手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福军  蒙天斌 《陕西中医》2012,33(7):852-853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手法整复后桡尺骨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桡尺骨双骨折患者采取手法整复治疗,并于术后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汤剂内服及熏洗。随访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74例患者均手法整复成功,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7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前臂旋转及腕关节活动正常,疗效优72例,良2例,优良率100.0%。结论:中药内服及熏洗辅助治疗手法整复后桡尺骨双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儿童桡骨下段或合并尺骨下段,距骨骺线上1~4cm处的横形或短形背侧重叠桡偏移位之骨折,临床上较难闭合复位.自1989~2000年间,采用极度折顶加旋前反折手法整复此类骨折共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附5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要报告了54例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的病例。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根据其受伤原因、X线平片所示及开放复位直视下所见的骨折移位情况,认为这种骨折是儿童桡尺骨干双骨折中的一特殊类型。对其损伤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复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引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端逆行穿刺,再顺行穿入折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剖解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在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瘢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李志 《中医正骨》2006,18(6):29-30
自1999~2004年6月作者应用手法整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尺骨远端骨折(桡尺骨干远1/3段骨折)150例,经3个月~1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廖小波 《四川中医》2002,20(4):65-66
目的:探讨儿童特殊类型前臂双骨折的损伤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1例采用闭合复位自制超肘直角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16例达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5例功能对位,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3天,17例经平均5年零4个月随访,功能优13例,良4例,结论:儿童特殊型前臂双骨折损伤机制特殊,力求解剖复位,闭合复位前臂超肘直角夹板外固定疗效确切,合并桡神经损伤多为骨折移位或受牵拉所致,可以自然恢复,不必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5.
贴桌折顶复位法治疗桡尺骨远端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3~1998年,笔者运用贴桌折顶复位法治疗桡尺骨远端双骨折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12岁;伤后就诊时间0.5小时~8天;右侧14例,左侧12例,均为桡尺骨远端横断型双骨折,远骨折端向背侧移位...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谨就中西医结合整复骨折提出一点看法。供同道切磋。1.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先伸直孟氏骨折(伸直型)尺骨伸直向桡侧成角移位,桡骨小头向桡侧脱位,以往常规的整复手法,都是使用屈曲复位桡骨头,再整复骨折对位。但是,在临床上失败很多。因此,只有  相似文献   

17.
夹挤折顶拔伸手法治疗儿童桡尺骨远端骨折掌侧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夹挤、折顶拔伸手法治疗儿童桡尺骨远端骨折移位1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7~14岁;左侧8例,右侧9例;就诊时间3小时~4天。X线片示桡尺骨远端双骨折,桡骨远端的背面与近折端的掌面形成背掌移位,伴尺骨完全骨折,其中尺骨无错位6例,错位11例。2 治疗方法2.1 手法整复(以右侧为例) 患者取平卧位,患肩关节外展60~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助手一手握持患肢上臂近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持桡尺骨近端。术者一手握持患手,另一手在无牵引或轻度牵引状态下,夹挤骨…  相似文献   

18.
怀南  侯胜利  白刚 《中医正骨》2000,12(8):28-28
自 1 995年以来 ,作者采用透视下整复夹板、石膏绷带双重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 2 5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 ,男 2 1例 ,女 4例。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62岁。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3天 ,均有明确外伤史 ,皮肤无破损 ,X线提示均为尺桡骨干双骨折 ,骨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者 9例 ,其中上 1 /3双骨折 6例 ,中下 1 /3骨折 3例。桡骨上 1 /3骨折合并尺骨下 1 /3骨折 1 2例 ,桡骨中下 1 /3骨折合并尺骨上 1 /3骨折4例。2 治疗方法2 .1 治疗原则 前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旋转功能 ,因此桡尺骨干双骨折…  相似文献   

19.
牵引旋前旋后折顶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甘肃省庆阳地区中医医院(745000)张建国,孙树旺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率引旋前旋后折顶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50例,其中粉碎性骨折波及关书面者15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2例;均1次复位成功,解剖对位者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愈合情况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2011年4月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于三门峡市中医院接受手法整复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60例.记录病例整复后6个月的腕关节Gartlant-Werley评分.将所有资料按照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及Ⅱ型组、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组及未愈合组分组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2个月,平均8.2个月,60例桡骨骨折均愈合.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及Ⅱ型组相比,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组与非愈合组相比,整复后1 a的Gartlant-Werley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整复传统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时,能够有效维持骨折及关节面复位,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及其是否愈合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该方法适用,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