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部在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下,均可发生肋骨骨折,在以往的很多病例中,胸部正位X线摄影可未发现明确的骨折征象.加摄肋骨斜位片有时仍不能清楚显示骨折征象,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为肋骨骨折的数量、对位情况在伤害程度和伤残等级和鉴定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院采用了胸部肋骨正斜位加电透下多轴位肋骨点片的X线摄影方法.对胸部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检出率有较大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占全身骨折的6.2%[1].X线摄影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检查方法.然而由于X线投照角度不同以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影响,部分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在常规骨盆正位和髋关节正侧位的X线摄影图像上不能清晰显示,导致股骨颈骨折诊断困难,甚至漏诊.笔者利用X线从不同的角度投照观察完整的股骨颈和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不同角度X线摄影图像对股骨颈的显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金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633-634
胸部摄片检查中,立位后前位是最基本的摄影方法之一。日常工作中因病情严重或骨折牵引等不能来影像科进行X线检查的患者,往往需床旁摄影。本文对床旁摄片对X线诊断的影响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R)在手舟状骨(蝶位片)摄影中较传统X线摄影的优势。方法对100例行舟状骨蝶位DR拍片的影像采用灰阶调协、局部放大、组织均衡、锐化、柔化等图象后处理技术进行后处理,同时对其中30例进行普通X线摄影,对手舟状骨的骨折、整体及周围软组织的显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DR摄影组30例手舟状骨影像确诊骨折18例,X线平片发现骨折11例,疑似2例,漏诊5例(χ^2=4.29,P=0.038〈0.05)。X线摄影组和DR摄影组的图像质量显示率不同(χ^2=64.47,P=0.000〈0.05),组间有差异性,DR摄影组的图像质量显示率高于普通X线摄影组。结论DR摄影比普通X线影像更能提高手舟状骨骨折的检出率,更能满意显示整体影像。  相似文献   

5.
时振杰 《中原医刊》2011,(8):99-100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普通X线摄影(CF)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胸部CR片与CF片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胸外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R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27例,骨折并发气胸4例,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普通X线平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18例,骨折并发气胸3例,骨折并发血气胸3例:结论在胸部外伤检查中CR系统比普通X线摄影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数字X线摄影检查法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X线检查,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检查结束后,我们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伴有骨折情况的检出率、临床医生对其X线影像图片的满意率和其治疗的效果。结果:经传统的X线检查,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被诊断伴有骨折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证实,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伴有骨折的情况。对照组患者伴有骨折情况的检出率为82.35%。经数字X线摄影检查,研究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被诊断伴有骨折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证实,研究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伴有骨折的情况。研究组患者伴有骨折情况的检出率为94.44%。研究组患者伴有骨折情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临床医生对对照组患者X线影像图片的满意率为71.43%,对研究组患者X线影像图片的满意率为90.48%。临床医生对研究组患者X线影像图片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19%。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数字X线摄影检查法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可准确地发现患者伴有的骨折情况,为医生提供清晰的X线影像图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尺桡关节脱位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志良  刘斌 《中外医疗》2015,(5):170-172
目的:了解隐蔽骨折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36例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及数字数字X线摄影检查,探究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隐蔽骨折的诊断意义。结果(1)图像良好率比较: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良好94例,一般40例,差2例,良好率达69.12%;数字X线摄影图像良好67例,一般50例,差19例,良好率达49.26%;(2)检查及随访结果比较:62例接受数字X线摄影均呈阴性,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提示4例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10例腕部、手足骨折;21例四肢关节骨折;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5例鼻骨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4例胸骨、眼眶、肋骨、下颌骨骨折;数字X线摄影提示53例可疑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确诊35例骨折,18例排除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与数字X线摄影均确诊24例正常。随访发现,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吻合临床诊断结果,确诊96例骨折。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胸部斜位数字 X 线摄影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2年08月12日至2013年08月12日期间,选取投照胸部正位跟一侧或者是双侧斜位数字 X 线摄影片患者66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2%的患者斜位没有见骨折现象,正位见有骨折;37.88%的患者斜位见骨折,正位未见骨折;27.27%的患者正位、双侧斜位均见有骨折。结论:胸部斜位数字 X 线摄影在胸部外伤中就有非常显著的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X线床边摄影是适用于重症监护或使用骨折牵引床等而不易搬动病人的检查,病人病情大多较重,摄影时需尽量减少拍摄次数,以减少照射量.普通X线摄影受摄影条件及个人技术因素的影响而不易控制,一次拍摄成功较困难.延边大学医院影像科对行床边摄影的1124例患实施CR系统床边摄影,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过去复杂骨折骨科医生在进行诊断、分型,决定治疗方案时,依靠的是传统X线的正侧位片。当发生严重的骨折后(粉碎性骨折并累及关节面)时,其正常的对合关系已完全丧失,二维X线摄片不能全面显示错位情况,给治疗带来困难,我院从2000年以来对32例复杂骨折应用CT三维重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41例颌骨肿瘤和囊肿的全颌体层摄影与常规X线平片检查对比,表明前者上颌骨肿瘤和囊肿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远高于后者;而对下颌骨肿瘤和囊肿前者略优于后者,但全颌体层摄影不能完全取代常规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在床旁计算机摄影(CR)与普通X线摄影中的图像质量分析,探讨CR摄影的优势。方法 用移动床旁摄影机拍摄CR片200张,与以前普通X线摄影抽取的200张片进行比较。结果 在胸部床旁摄影中,CR及其后处理技术使图像的质量较普通X线摄影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CR摄影较普通X线摄影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治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R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8例患者同时行CR与普通X线屏/胶平片摄影检查,分析两种摄影成像质量及对骨折分辨力的差别。结果:CR诊断隐匿性骨折阳性率(94.4%)明显高于X线屏/胶平片阳性率(19.9%)o结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CR明显优于普通X线摄影,能更清晰地显示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病人X线平片和CT表现,探讨它们在脊柱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脊柱骨折病人摄取正侧位片并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定位进行CT扫描。结果 :CT扫描在确定轻度压缩性骨折、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确定骨折类型、爆裂性骨折椎管累及的情况、椎弓骨折方面较X线平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充分认识到X线平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局限性和CT扫描的优势,合理应用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X线片对大多数骨折改变都能显示,但易受投照因素等影响,其清晰度及对比度较差。特别对较复杂关节处的骨折容易漏诊。而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是数字化摄影,其图像可以调节,层次丰富,对关节的创伤诊断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分析我院小儿肘关节外伤DR片200例,旨在讨论DR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应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检出率差异。方法:本次研讨中4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中筛选而出,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普通X线摄影检测资料,确认其检查阳性率。结果:应用普通X线诊断鼻骨骨折患者,其检出率为71.43%(30/42);其中单纯骨折10例,复合骨折7例,鼻中隔骨折与鼻骨骨折13例。结论:临床在确诊鼻骨骨折疾病时可考虑将普通X线片检查方式作为首选方式之一,此检查方式检出率较高,推广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膈下肋骨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以提高膈下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性。方法:观察和分析膈下肋骨骨折52例,将膈下肋骨分为3等份,外1/3段用患侧小角度前后斜位摄影,中、内1/3段采用对侧反向大角度后前斜位摄影,并对摄影技术改进前后进行对比。结果:52例膈下肋骨骨折病例中,采用常规正斜位片有36例明确诊断,13例为疑似病例,未见骨折者3例。改进摄影技术后13例疑似病例中,11例明确诊断有骨折;3例未见异常病例中,有2例明确显示骨折;其余3例经双层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后示明确骨折。结论:膈下肋骨骨折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其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率,尤其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体位X线摄影对于提高肋骨诊断率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胸部外伤采用多体位胸部X线摄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单独采用正位片时,骨折的发现占65.2%,正位片未发现,在斜位、切线位和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分别为21.0%、5.1%、8.7%。结论:采用多体位X线摄影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隐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5例急性外伤的患者行X线检查,对X线检查有怀疑,临床症状明显或随访后亦然有怀疑,或软组织肿胀明显的病例行MRI检查,其中有78例检查出有隐性骨折。结果 所选病例的外伤X线检查均未显示明显骨折,MR成像隐性骨折阳性率达75%(78/105)显示骨挫伤的52例,骨折线26例。结论 膝关节骨创伤病变影像诊断中MRI对X线检查不易发现或临床体征,症状不能除外的骨折是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闪荣  张子齐高伟 《实用医技》2007,14(35):4832-4833
目的:探讨计算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和他们原始的普通X线摄片相对比。结果:32例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中,单纯肋骨骨折25例,肋骨骨折并发气胸2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25例单纯肋骨骨折中,11例患者的原始普通X线摄片朱见明显骨折。结论:DR作为一种新的X线摄影成像技术,为我们的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