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肺癌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后1周后,对照组HAMD积分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较治疗组低(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HAMD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4、6周时治疗组HAMD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较柴胡疏肝散见效快,但柴胡疏肝散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联用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加柴胡疏肝散(观察组)和单独应用氟西汀(对照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3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统计两组6周平均经济支出。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5.8%,对照组显效率73.3%。治疗前后HAMD和CGI-SI评分比较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1、2周HAMD减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TESS评分比较仅在个别项目有差异。两组6周平均经济支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加柴胡疏肝散和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氟西汀加柴胡疏肝散起效快、治疗费用不增加,是治疗抑郁症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通过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抑郁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抑郁显效率为35.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0.0%,对照组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运用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疗法的疗效。方法:随机等分84例我院确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组采取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疗法,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法积极用于产后抑郁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成果,用药后的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卒中后抑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氟西汀胶囊及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氟西汀胶囊治疗,连续服用28天。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评分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对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9例PS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均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可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受损伤的神经细胞、下调Bax、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8名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6例单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组在治疗4周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雪梅  刘彩莉 《新中医》2009,(12):28-29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氟西汀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加用乌灵胶囊,6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于治疗6周末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末、4周末和6周末2组患者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2组均能明显地逐步缓解抑郁症状;2组间在2周末、4周末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在2周末、4周末缓解症状更显著;6周末的HAMD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在6周末的总体疗效接近。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组3例有恶心、食欲下降,1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对照组8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5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提示乌灵胶囊可以减少或改善氟西汀的副作用。结论:乌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提高氟西汀的疗效,减少氟西汀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柴胡疏肝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口服,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柴胡疏肝散组两项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可缓解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7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胡舒肝散疏肝解郁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HAMD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优势和更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4例PSD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予氟西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HAMD评分和测定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以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CRD)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肿瘤科63例CRD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编码按2∶1比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颗粒剂,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胃脘痛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门诊部选择100例胃脘痛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排序后打乱成2个组,且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方式则是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10d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桂甘龙牡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桂甘龙牡汤等方药,配合西药氟西叮治疗,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加减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氟西叮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变化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总评分和各因子分都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桂甘龙牡汤等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口服治疗,对照组以莫沙必利片口服,2组患者分别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F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三英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05-1206,123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肝郁气滞证的疗效。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口服百忧解;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口服柴胡疏肝散;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积分较前显著降低,治疗后治疗组HAMD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不良反应的观察提示柴胡疏肝散安全性良好。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肝郁气滞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俞募配穴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225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联合俞募配穴法(选穴:心俞、巨阙、肝俞、期门、肾俞、京门、脾俞、章门、百会、四神聪、少海、内关、三阴交、膻中、太冲、关元及安眠穴)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改良Kupperman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HAMD、改良Kupperman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心理治疗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肿瘤患者120例,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心理治疗组6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组配合心理治疗组60例作对照。治疗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早晚温服,每次100mL,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20mg,每日1次,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调查患者HAMD量表各项评判积分,并以治疗前后减分变化来评定疗效,并观察2组药物副作用。结果:该组方配合心理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于盐酸氟西汀胶囊虽然起作用较慢,但作用持久且无相关毒副作用。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心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症状,且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与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0例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加服柴胡桂枝汤颗粒,冲服,2次/d,早晚分服。疗效及不良反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副反应观察量表分别观察。对照组与试验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小,仅2例出现口干,对照组有13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口干、多汗、困倦和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表明柴胡桂枝汤合并盐酸帕罗西汀改善抑郁症的疗效更显著,且柴胡桂枝汤能明显减少盐酸帕罗西汀的副作用。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降低盐酸帕罗西汀的副作用,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