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松拳法对手背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0例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嘱其松拳,对照组160例穿刺时嘱其握拳。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1%,较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91.2%高(P〈0.05)。此法护士着力好,护患易沟通,患者痛苦少。结论松拳法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实用价值高于握拳法。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手背浅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部位.传统的输液方法是选好静脉、扎好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消毒局部皮肤,然后进行穿刺[1].我们通过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比较发现,在嘱患者握拳时握拳的松紧度及方法对静脉充盈的影响较大,正确的握拳方法可以使静脉迅速充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以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常规静脉穿刺嘱患者握拳。非握拳穿刺法一是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主张穿刺手自然放置,穿刺者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可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方法二是让患者采取反复握拳、松拳,可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方法三是嘱患者握拳,数秒钟再半握拳(掌心呈空虚状态)。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者采用不握拳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成功率。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不握拳手背静脉穿刺注射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常规握拳静脉穿刺注射法。观查患者血管的显露情况以及穿刺的成功率。结果:患者采用不握拳穿刺法,由于皮肤松弛,血液在血管流动畅通,血管充盈,易于穿刺,穿刺成功率达98%。而传统的常规握拳法,在患者静脉穿刺时,由于患者握拳、皮肤绷紧,明显影响到手指的动脉流入及静脉回流,患者血管充盈较差,穿刺成功率较低,成功率仅达到76%。结论:手背浅静脉不握拳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方法:将5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80例和对照组280例,两组均选用手背静脉。观察组采用自然状态,留置针直接刺入静脉,对照组采用常规握拳,间接刺入静脉。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然状态,留置针直接刺入静脉,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之一,而手背浅静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输液部位.传统的输液方法是选好静脉,扎上止血带,嘱患者握拳,消毒局部皮肤,然后进行穿刺[1].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比较发现,非握拳法更能提高手背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松拳与握拳在消瘦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将1 000例消瘦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选用手背表浅静脉,采用两种手姿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8.8%,无痛或轻度疼痛为93%;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  相似文献   

8.
手背浅静脉是临床输液最常用的部位,它具有暴露部位最少,活动限制最小等优点,提高该部位的穿刺成功率,对长期输液的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护理工作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据观察,98%以上的护士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均按教科书中规定的程序操作,即在离穿刺点约6cm处扎止血带后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病员握拳,使静脉充盈(以下称常规法)。笔在临床实践中改常规法中“离穿刺点约6cm处捆扎止血带,嘱病员握拳”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的扩血管消毒液消毒皮肤,对照组使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观察两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扩血管消毒液用于临床静脉穿刺前的皮肤消毒,具有扩张局部浅静脉,血管显示清晰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握拳与非握拳对上肢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穿刺采用不同配合方式时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穿刺点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前臂组(n=40)和手背组(n=40),分别穿刺400次,穿刺时每组均又随机分为握拳配合和非握拳配合两组,观察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 前臂静脉穿刺握拳配合一次成功率为97.4%,高于非握拳配合时的92.8%(P<0.05);手背静脉穿刺非握拳配合一次成功率为96.7%,高于握拳配合时的91.5%(P<0.05)。结论: 前臂静脉穿刺采用握拳配合,手背静脉穿刺采用非握拳配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邱永霞 《河北医学》2011,17(4):527-529
目的:探讨提高休克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为抢救休克病人赢得时间.方法:对120例休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按新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结果:采用新方法穿刺成功率为95%(57例),采用常规穿刺法的成功率为85%(51例).经过统计学分析有统计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提高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的患者按穿刺入选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取一个穿刺护士和另一人共同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病人采取一个护士按常规方法单独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置管方法的效果,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各自的置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人配合送管的一次成功率为93.33%,病人满意度为96.66%,一人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为66.66%,病人的满意度为73.3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两人配合进行穿刺方法一次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李田芳 《右江医学》2008,36(4):427-428
目的探讨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3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用给指握拳法,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握拳法为患者行手背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P<0.01),液体外漏较少(P<0.05)结论给指握拳法能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外漏,病人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14.
宋华清 《四川医学》2000,21(11):10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和主要的护理操作技术 ,特别是手背静脉穿刺在临床上使用最多。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工作中 ,本人经多年探索 ,采用握掌势手背静脉穿刺 ,一次性成功率高达99%以上 ,而且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方法 :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前 ,先扎好止血带 ,嘱病人将传统的握拳后穿刺方法改为握拳后自然放松 ,护士的左手掌握住病人穿刺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中上段 ,略向下倾斜 30°~ 4 0°角 ,拇指在指掌关节下 1~ 2 cm处固定手背皮肤 ,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进行静脉穿刺固定。优点 :1根据现代护理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 40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握拳法)、进针角度为20°角穿刺,观察组采用新穿刺法(非握拳法)、进针角度为35~45°角直刺血管穿刺,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非握拳方法35~45.角直刺血管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可减轻病人的疼痛,并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温东红  耿桦  吕娜 《新疆医学》2004,34(5):96-9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转变,如何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一针见血”,观察手背静脉显露状态并选择穿刺的方法很重要。在常规穿刺操作规程中,一般要求患者握拳选择手背静脉穿刺,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不同,如果一律嘱患者握拳后选静脉穿刺,常会碰到静脉难以选找和不便进针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减轻或消除静脉输液穿刺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184例输液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混合酊剂组(观察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每例于输液第1天应用皮肤常规消毒法穿刺,第2天在皮肤常规消毒前用无菌干棉签蘸混合酊剂由内向外呈螺旋式涂擦穿刺处皮肤,直径>5 cm,待干后行皮肤常规消毒,再行穿刺;对照组每例于输液第1天也用皮肤常规消毒法,第2天在皮肤常规消毒前用2%利多卡因涂擦穿刺处皮肤,涂擦方法、面积同混合酊剂组.两组止痛效果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结果 混合酊剂组止痛效果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混合酊剂用于减轻静脉穿刺止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组将100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握拳法与“手自然放松法”(放松法)常规消毒皮肤后,为患者进行于背静脉穿刺,比较人体对疼痛的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握拳法穿刺所产生的疼痛反应明显高于放松法;握拳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放松法。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而手背静脉是常用的穿刺部位。教科书传统方法进针是让病人紧握拳再进针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紧握拳者病人疼痛明显 ,而让病人不握拳进针 ,病人感觉疼痛轻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现将两种方法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5 0例病例中 ,男 31例 ,女 19例 ,年龄 2 8岁~ 85岁。静脉注射、输液、输血均选用手背静脉穿刺共 10 0人次。同一病人给予握拳后进针 (传统方法 )及不握拳进针(新方法 )各一次。1.2 方法 :传统方法 :消毒皮肤后 ,嘱病人紧握拳头再进针 ,穿刺成功后松开…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静脉穿刺常用部位为手部浅静脉 ,笔者经过对6 0 0例次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 ,其穿刺成功率存在明显差异。1 研究对象均为门诊输液病人 ,随机分组为对照组 30 0人 ,观察组30 0人。对照组 :年龄 17~ 73岁 ,平均年龄 45岁。男性 181例 ,女性 119例。观察组 :年龄 14~ 75岁 ,平均年龄 44 5岁 ,男性 16 3例 ,女性 137例。2 研究方法2 1 穿刺方法对照组 :采用《基础护理学》规定操作方法 ,即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时 ,先扎好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 ,右手持针从血管一侧先刺入皮肤 ,再挑起皮肤向前刺入血管。观察组 :采用新方法进行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