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稀有活性皂苷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解和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0(S)-人参二醇(Ⅰ)、20(R)-原人参二醇(Ⅱ)、20(S)-原人参二醇(Ⅲ)、20(S)-人参三醇(Ⅳ)、20(R)-原人参三醇(Ⅴ)、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Ⅵ)、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人参果总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得的人参皂苷衍生物。Ⅱ、Ⅲ为首次在人参果中发现。化合物Ⅵ为本课题组从人参果皂苷中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多穗金粟兰乌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林凤祥  罗永明  李宏焘  张丽  张珊珊  陈怀远 《中草药》2016,47(18):3169-3174
目的对金粟兰属植物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根部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穗金粟兰的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乌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鉴定其结构为环银线草醇A-9-O-β-葡萄糖苷(1)、环银线草醇A(2)、银线草醇B(3)、银线草醇C(4)、银线草醇D(5)、银线草醇F(6)、银线草醇G(7)、多穗金粟兰醇B(8)、草珊瑚内酯B(9)、sarglabolide I(10)、8-O-methyltianmushanol(11)、henriol B(12)。结论化合物1、7、9~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和10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张峰  张俊清  孔令义 《中草药》2009,40(10):1554-1555
目的 研究薜荔Ficus pumila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薜荔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学方法鉴定为熊果醇(Ⅰ)、白桦醇(Ⅱ)、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Ⅲ)、5α-豆甾-3,6-二酮(Ⅳ)、β-谷甾醇(Ⅴ)、白桦酸(Ⅵ)、胡萝卜苷(Ⅶ)、羽扇豆醇(Ⅷ)、豆甾醇(Ⅸ)、正二十六烷醇(Ⅹ).结论 化合物Ⅰ~Ⅳ、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5)
目的:对黔产杜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MCI等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杜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环桉树醇(2)、白桦脂酸(3)、24-亚甲基环阿屯酮(4)、环桉烯酮(5)、salicifoliol(6)、松脂素(7)、京尼平(8)、格链孢醇(9)、蛇菰脂醛素(10)、杜仲二醇(11)、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杜仲醇(13)、脱氧杜仲醇(14)、8-羟基松脂素(15)、去氢二松柏醇γ'-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其中,化合物2、4~6、9、10和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杜仲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苦楝微量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石生 《中草药》2000,31(2):86-89
从苦楝茎皮中提取分离并鉴定了 5个微量酚性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阿魏酸二十六醇酯 ( )、阿魏酸二十四醇酯 ( )、阿魏酸二十五醇酯 ( )、阿魏酸二十七醇酯 ( )、阿魏酸二十八醇酯 ( )。均为从苦楝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亚贡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鹰昆  田芳  窦德强  康廷国  董锋 《中草药》2008,39(10):1446-1448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H)-β-紫罗兰醇(Ⅰ)、对映-贝壳杉烷-3β,16β,17-三醇(Ⅱ)、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19-酸(Ⅲ)、3,4-二羟基苯甲醛(Ⅳ)、正二十五醇(Ⅴ)和正二十八醇(Ⅵ)。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为首次发现的β-紫罗兰醇型新化合物,命名为亚贡醇(sonchifolol)。  相似文献   

7.
柳叶绣线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颜世达  姚慧丽  张英华  高华  刘坤  刘洋  董方言  王威 《中草药》2016,47(16):2806-2811
目的研究柳叶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柳叶绣线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3,5-双甲氧基-4′,7-环氧-8,5′-新木脂烷-3′,4,9,9′-四醇(1)、3β-乙酰基熊果酸甲酯(2)、3β-乙酰基齐墩果酸甲酯(3)、羽扇豆醇(4)、β-香树脂醇(5)、(7R,8S)-5-甲氧基二氢脱氢双松柏醇(6)、8-羟基-7′-表松脂醇(7)、8-羟基松脂醇(8)、fraxiresinol(9)、(+)-africannal(10)、(+)-南烛木树脂酚(11)、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柳叶绣线菊新木脂醇;化合物6、7为首次从绣线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8.
蛇足石杉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全草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HL-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足石杉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层塔烯二醇-21β-对二氢香豆酸酯(1)、千层塔烯二醇-3,21-二乙酸酯(2)、千层塔烯二醇-3-乙酸酯(3)、21-表千层塔烯二醇-3-乙酸酯(4)、3α,21β,24-千层塔烯三醇(5)、21-表千层塔烯二醇(6)、千层塔烯二醇(7)、16-羰基-3α,21β-千层塔烯二醇(8)、3β,21β,24-千层塔烯三醇(9)、16-羰基-3α,21β,24-千层塔烯三醇(10)、1-羟基二苯并呋喃醇(11)。结论化合物1~10均为石杉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为二苯并呋喃醇类化合物;其中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千层塔型香豆酸酯,化合物2和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黄帅  张敬文  张银勇  单连海  黄晶  周先礼 《中草药》2014,45(15):2153-2156
目的研究川东特有植物小娃娃皮Daphne gracil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娃娃皮全株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豆甾-4-烯-3-酮(3)、豆甾-4-烯-3,6-二酮(4)、羽扇豆醇(5)、豆甾醇(6)、1,3-二硬脂酸甘油酯(7)、1-二十二烷酸甘油酯(8)、十八醇(9)、植醇(10)、去氢双松柏醇(11)、epoxyconiferyl alcohol(12)、齐墩果瑞香酮(13)、14-姜酮醇(14)、马台树脂醇(15)。结论 1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7~9、11、12、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2、14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三七种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三七种子的脂溶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20-烯-3β,16β-二醇-3-阿魏酸酯(Ⅰ)、三棕榈酸甘油酯(Ⅱ)、人参炔醇(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羽扇豆醇(Ⅵ)、16β-羟基羽扇豆醇(Ⅶ)、人参皂苷Rh_4(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获得,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蝙蝠葛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和凝胶反复柱层析进行分离,分得成分用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8种成分,分别为meniscoside(1),dauricoside(2),dauriporphine(3),menisporphine(4),bianfugecine(5),2,3-dihydromenisporphine(6),syringaresinol(7)和syringaresinol4,4′-O-bis-glucoside(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葡萄糖苷,首次报道化合物1-6在对多巴胺D1和D2受体竞争性结合实验中,表现出对D1受体明显的选择性结合,其中1和2的IC50分别为9.2和2.0μmol?L-1。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ew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sea cucumber Holothuria scabra with cytotoxic activity.Methods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H.scabra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chromatography on...  相似文献   

13.
香青兰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RA型大孔树脂,聚酰胺,硅胶以及反相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香青兰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sy ringaresinol4OβD monoglucoside,Ⅰ),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4′O bisβD glucoside,Ⅱ),山柰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半乳吡喃糖苷[kaempferol3OβD(6″O p coumaroyl)galacto pyranoside,Ⅲ],2″对羟基肉桂酰氧基黄芪苷(2″p coumarylastraga lin,Ⅳ),takakin8OβD葡萄吡喃糖苷(takakin8OβD glu copyranoside,Ⅴ),β胡萝苷(β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草珊瑚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为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聚酰胺、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进行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草珊瑚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异东莨菪素(1),syringaresinol monoside(2),styraxjaponoside B(3),5-O-caf-feoylshikimic acid(4),shizukanolide E(5),异落新妇苷(6),新异落新妇苷(7),落新妇苷(8),新落新妇苷(9)。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白花油麻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巩婷  王东晓  刘屏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3):1720-1722
目的:研究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采用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3′-methoxycoumestrol(1),芒柄花素(formononetin,2),染料木素(genisten,3),8-甲雷杜辛(8-O-methylretusin,4),7,3′-二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5),大黄酚(chrysophanol,6),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7),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8),羽扇豆醇(lupeol,9)。结论:除化合物2,3,8,9外,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16.
香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 :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RA型大孔树脂 ,聚酰胺和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香青兰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 ,从 50 %乙醇洗脱部分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洋芹素 (apigenin ,Ⅰ ) ,木犀草素 (luteolin ,Ⅱ ) ,山柰酚 (kaempferol ,Ⅲ )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Ⅳ ) ,田蓟苷 (tilianin ,Ⅴ ) ,agastachoside (Ⅵ ) ,acacetin 7O(6 O malonyl β D glucopyranoside ,Ⅶ )和丁香脂素 (syringaresinol,Ⅷ )。结论 :化合物Ⅳ ,Ⅶ和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Ⅰ ,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蒙药材细叶铁线莲(HERBA CLEMATIS)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柱色谱,凝胶色谱LH20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对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aefolia Turcz.)干燥地上部分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经过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1D、2D-NMR)等光谱方法,鉴定其平面结构和立体构型。结果:从细叶铁线莲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去氢二聚松柏醇(1),丁香脂素(2),松脂素(3),表松脂素(4),里立脂素B二甲醚(5)和黑麦草内酯(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小木通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研究小木通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中低压制备色谱等技术分离小木通的化学成分,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小木通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1),异松脂素(2),松脂素(3),(+)-2-(3,4 -dimeth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4),matairesinol (5),落叶松脂素(6),justieiresinol(7),丁香脂素(8),鹅掌楸苷(9),3-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葡萄糖苷(10),3,5-二甲氧基-对苯二酚-1-O-β-D-葡萄糖苷(11).结论:除了化合物9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古城玫瑰树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 对夹竹桃科玫瑰树属植物古城玫瑰树Ochrosia elliptica Labill 枝叶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确定了从古城玫瑰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的1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松脂醇(1)、(+)-5'-甲氧基松脂素(2)、(+)-落叶松树脂醇(3)、(+)-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异落叶松树脂醇(5)、(-)-丁香脂素(6)、(-)-表丁香脂素(7)、刺五加酮(8)、浙贝素(9)、7-羟基香豆素(10)、7-甲氧基香豆素(11)、东莨菪内酯(12)、异秦皮素(13)、咖啡酸乙酯(14)、阿魏酸(15)、对-羟基苯甲醛(16)、香草醛(17)、香草酸(18)。其中包括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5个酚酸类化合物,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玫瑰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栀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洋  高昊  戴毅  李小霞  李嘉明  姚新生 《中草药》2010,41(4):509-514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果实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栀子脂素甲(1)、丁香脂素(2)、松脂素(3)、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素(5)、八角枫木脂苷D(alangilignosideD,6)、落叶脂素(7)、落叶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8)、蛇菰宁(balanophonin,9)、山橘脂酸(10)、榕醛(ficusal,11)、肥牛木素(12)。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栀子脂素甲,化合物2~6、9~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