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者从颈椎的解剖学基础上讨论颈椎牵引的作用原理;针对各型颈椎病的不同表现采用牵引疗法的分析;颈椎牵引的禁忌症;牵引疗法的具体操作;颈椎病预防措施的讨论等方面阐述了对该病颈椎病的牵引疗法以及日常预防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牵引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法之一,现代学者多从颈椎牵引的角度、重量和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虽有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不足.如受牵引的角度、重量和时间等众多因素干扰,临床难以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牵引只是众多治疗手段之一,不便进行独立的疗效观察;颈椎生物力学研究虽能揭示更多规律,但目前还局限于离体实验研究.本文对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况作一综合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武  石桂梅 《陕西中医》1999,20(12):561-562
对30例颈椎病患者在颈椎牵引疗法基础上,加用笔者研制的轻松枕综合治疗(治疗组),并与30例颈椎病患者单纯应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恢复和改善颈椎生理弧度以及增宽椎间隙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探索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收集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确定疗效指数;同时记录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下椎体水平位移值,统计分析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及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判断(VAS评分)及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结果显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且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拟合优度较好,R2=0.44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0.629+0.184×X线片显示的位移改变。结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疗效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牵引推正法手法作用机制是通过整复前后移位的颈椎关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疗效的优劣与X线片下颈椎前后移位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供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供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颈椎牵引,持续牵引2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经颅多普勒(TCD)所检测的数据为指标,观察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动脉系统供血的影响。结果:卧位颈椎牵引治疗后异常血管数量明显减少,与坐位颈椎牵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卧位颈椎牵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动脉系统供血情况,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角度牵引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其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有效治疗方法。自1929年Taylor率先应用控制性颈椎牵引装置对损伤颈椎进行制动以减轻病情的加重以来.这种控制性轴向牵引的方法成为了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基石。随着研究的深入,牵引角度成为牵引4要素(体位、角度、重量、时间)中研究最多的一个问题。同时也着实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本文将近年来有关颈椎病角度牵引治疗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以期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颈椎牵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颈椎牵引受诸多因素干扰,如牵引的角度、重量、时间、体位和牵引器的选择等,现代学者多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但均难以使治疗方案具备一定的规范性。而且,现今临床治疗以综合疗法多见,颈椎牵引是众多治疗方案中的一种,因此较少对其单独进行疗效观察。遂本文对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加以概况、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牵引是颈椎病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也有严格技术规范的要求,但目前实际在临床上使用的颈椎牵引技术仍然良莠不齐.颈椎牵引所采用的体位、牵引力、牵引时间和牵引角度与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本文着重于这些关键相关因素,就近年有关颈椎病的牵引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期望为临床颈椎牵引技术的改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半导体激光联合颈椎牵引,对照组予电脑中频治疗随后行颈椎牵引。将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王建胜 《陕西中医》2011,32(12):1651-165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患者(不含脊髓型)先针刺再牵引治疗。结果:本法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能缓解颈椎轴线上的压力,又可加大椎间隙,纠正后关节错位,校正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