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例1,男,19岁。主因背部、双下肢皮疹伴瘙痒1月就诊,患者1月前膝关节伸侧出现约黄豆大小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未在意。之后丘疹中心退行,呈离心性向外扩展,皮疹数日亦逐渐增多,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每日10mg及外用派瑞松霜等治疗后瘙痒减轻,但皮疹无明显消退,且背部、胸部亦出现同样离心性约斑,其中以双下肢红斑密  相似文献   

2.
Darier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1岁。主诉:颜面、颈部、腋窝、腹股沟毛囊性角化性丘疹7年,掌跖角化4年。现病史:患者7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头面部、颈部出现丘疹,伴轻度瘙痒,皮疹逐渐增多,并在双侧腋窝、腹股沟、阴囊、  相似文献   

3.
妊娠特应性皮疹是发生于妊娠期的一种良性瘙痒性疾病。妊娠特异性皮肤病重新分类后,妊娠特应性皮疹在其中最常见,它整合了曾经的妊娠痒疹、妊娠早期瘙痒、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妊娠湿疹等疾病诊断。本文主要介绍妊娠特应性皮疹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9岁,全身皮肤反复出现丘疹,结节伴轻度瘙痒12年,患者于1990年始额部出现少量散在斑丘疹伴轻微瘙痒,其后2年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出现皮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皮疹从米粒至蚕豆大小不等,部分皮疹可在半年至2年左右消退,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疹自发消退与新发交替出现现。曾在国内多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血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双侧腋窝皮疹伴痒3年。3年前患者双侧腋窝出现数个肤色、毛囊性丘疹,偶有痒感,未进行任何治疗,后出现间歇性瘙痒,皮疹数量逐渐增加。1个月前,皮疹增多明显,瘙痒加剧,尤以高温、神经紧张、出汗或月经来潮前明显。患者既往体健,无相关疾病家族史。皮肤科情况:双侧腋窝可见多发的、圆顶的、肤色毛囊性丘疹,直径1 mm,表面光滑,孤立分布,未见融合,双侧腋窝毛发稀疏,周围皮肤正常(图1)。腋窝皮疹组织病理示:表皮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局限于生殖器及肛周的发疹性瘙痒性丘疹性汗孔角化病。患者男性,41岁。阴茎汗孔角化病10年后,在阴囊、肛周出现瘙痒剧烈的红色斑丘疹。皮肤活检显示丘疹的边缘隆起处有角化不全鸡眼样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3岁,左腰部反复红斑、丘疹伴痒2年,再发4个月,于2017年4月就诊。患者2015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左腰部出现红斑、小丘疹,自觉轻微瘙痒。未行特殊处理,皮疹逐渐增多,排列呈半环形,中央消退,出汗后瘙痒加重。2 ~ 3个月后,皮疹自行消退。次年夏季,患者再次出现类似皮疹,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8岁。全身泛发毛囊性红色丘疹6个月,结痂伴剧烈瘙痒1个月,于2007年12月21日来我科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少量毛囊性红色丘疹,粟粒大小,皮损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臀部和手掌,无明显瘙痒。1个月前皮损突然剧烈瘙痒,并于会阴、臀部及颈部出现大量黄色痂皮,伴有恶臭。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躯干、四肢角化性丘疹、结节伴瘙痒2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于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部分中央凹陷,伴剧烈瘙痒。反复搔抓后皮疹逐渐增大、变硬,暗褐色结节形成,部分皮疹顶部破溃结痂。患者在多家医院诊断  相似文献   

10.
我院发现播散性浅表光线型汗孔 角化症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1岁,以“面部、颈、躯干散在环状角化性褐色小丘疹伴轻度瘙痒1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面颊部出现数个针头大小褐色皮疹,有时伴轻度瘙痒,  相似文献   

11.
2例均为39岁的男性患者。例1全身泛发丘疹、结节,伴剧烈瘙痒3月,皮疹反复发作,进行性增多,治疗抵抗。例2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丘疹、结节和斑块,伴剧烈瘙痒2年,皮疹逐渐增多,部分丘疹顶部坏死,伴有少许糜烂、渗液及萎缩性瘢痕。2例患者血清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法)及确诊试验(免疫印迹法)均(+)。诊断:急性HIV感染。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以外阴瘙痒性丘疹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外阴出现肤色及淡红色丘疹,散在、孤立分布,缓慢增多,自觉轻度瘙痒,未予治疗。既往体健,否认非婚性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多发性圆顶粟粒至绿豆大肤色及淡红色丘疹,孤立、散在分布,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糜烂及水疱。颈、项、腋窝等处未见皮疹(图1)……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5岁,因四肢发生瘙痒性丘疹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分布的淡红色、粟粒火丘疹.伴有明显瘙痒,皮损逐渐扩大、增多,形成绿豆至黄豆大丘疹,经一个月后部分皮疹消退,但陆续有新发皮疹出现.患者平素体健,无不良嗜好,无口腔、外阴溃疡史,无关节、肌肉疼痛,饮食、大小便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7岁。因全身反复红斑、丘疹、鳞屑8年,加重10d,以寻常性银屑病收入院。患者8年前出现全身丘疹、斑丘疹,伴少量鳞屑,无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予外用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皮疹逐渐消退。之后皮疹反复发作,出现冬重夏轻趋势,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能较好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HIV-PP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血热生风、血虚风燥、脾虚湿蕴三型辨证,分别给予凉血消风饮、养血润肤汤、除湿胃苓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片口服;同时两组均配合外用糠酸莫米松霜。于入组时和治疗第7天、14天、21天、28天记录皮损严重程度积分、皮损面积积分和皮损瘙痒程度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第7 d,两组在皮损严重程度积分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皮损面积积分和皮损瘙痒程度积分改善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21、28天,试验组在3个积分量表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全身出现皮疹伴瘙痒并反复发作23年。23年前夏季患者无明显诱因手部皮肤出现瘙痒,搔抓后起淡红色丘疹,自行外搽皮炎平,疗效较好,但易反复发作。外院多次以"结节性痒疹"予外搽药物(药名不详)和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和扑尔敏治疗,疗效尚可。本次在田间收水稻时皮损复发,瘙痒加剧。门诊以"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面部、躯干起红斑、丘疹、脓疱伴瘙痒1个月余来我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面部、背部散在出现绿豆大的暗红色斑丘疹,自觉瘙痒,于当地中医院就诊,考虑"体癣",予以抗真菌治疗(具体不详),皮疹无明显消退,随后皮疹逐渐向周围离心性扩散,形成片状分布的暗红色斑丘疹。面部皮损在暗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丘脓疱疹,皮疹边界尚清,瘙痒明显。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抗感染等药物对症治疗后(具体不详),皮疹稍有改善,但停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因全身皮疹伴剧烈瘙痒9月余就诊。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前臂出现散在性丘疹,以后头面部、躯干等处也相继出现。丘疹初起为绿豆大小,色暗红,后逐渐增大,部分融合。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46岁。 1998年 6月因面部起丘疹、脓疱 3个月初诊。患者面部初起毛囊性红色丘疹 ,不久顶端变成了脓疱 ,大小呈米粒大 ,群集分布 ,皮疹消退后有少许鳞屑及色素沉着 ,不久边缘又起新的皮疹 ,并逐渐向四周扩大 ,伴有轻微瘙痒 ,曾被拟诊为痤疮 ,经多方治疗无效。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 :头皮及面部可见泛发群集分布的小脓疱 ,间有毛囊性红色丘疹 ,大小约大米粒大。前胸、后背及肩部、上肢近端可见散在分布群集的脓疱 ,无渗出及溃烂 ,其中可见部分皮疹消退后留下的色素沉着斑 ,有的在色素沉着斑上或其边缘又起新的脓疱 ,掌跖及下肢未…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8岁。周身褐色斑疹4年,加重并出现红褐色角化性丘疹伴瘙痒2个月。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见2~4 mm红褐色角化性丘疹,密集或散在分布,局部融合,其间散在边缘稍隆起的环状堤状皮疹或萎缩性斑疹。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局部见一角化不全柱,其下颗粒层消失,真皮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发疹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