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行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绝望、依赖、恐惧、抑郁和焦虑心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调查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疲乏、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弱、便秘和腹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观察组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负性心理行为,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癌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知晓度,有效止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状态和临终需求等,以及其治疗前后的疲乏量表(PF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诊断知晓度、有效止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状态和临终需求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S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S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干预组患者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疼痛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6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在此基础之上予以早期疼痛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疼痛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可有效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2例晚期癌症患者分为A、B两组,各36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NRS、HAMA、HAMD和FACT-G评分。结果 B组护理干预后NRS、HAMA和HAMD低于A组,FACT-G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可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程度和负性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评分提高,其中在饮食、精神、睡眠、疲乏、对癌症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在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上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患者对象,均经过确诊为肺癌晚期患者,对比分析将抽取的10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74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患者的VAS、GQOL-74通过t检验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和组内前后VAS比较均显示具有差异,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74护理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提升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余黄鹏 《当代医学》2021,27(25):98-99
目的 探究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治疗,治疗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QLQ-5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晚期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2月。比较2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恶心呕吐、疼痛、疲倦、便秘、失眠、食欲减退评分均显著降低,对照组疲倦、便秘、呼吸困难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恶心呕吐、疼痛、疲倦、便秘、失眠、食欲减退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1%,对照组为7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4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生存质量、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改善情绪状态,提升生存质量、舒适度,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汤莹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541-1543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联合疼痛管理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4例肿瘤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联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安宁疗护联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其疼痛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常规护理组患者平均药物镇痛次数明显高于联合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护理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联合疼痛管理可在有效减少药物镇痛的同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郭枫 《吉林医学》2013,34(7):1358-135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肝癌患者共5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临床病理分期处于晚期,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5%)显著高于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积极影响,通过护理干预可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自信,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疼痛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策略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应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显示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治疗后4周、8周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相关的心理测评和针对性的辅导,可以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晚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杜玲玲 《当代医学》2016,(6):103-104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68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干预组的住院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评分]和生活质量[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UPPH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SUPP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EORTCQLQ-C30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EORTCQLQ-C30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提升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慢性便秘(2017年7月—2019年1月)患者6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干预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观察组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满意率较低,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慢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提升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慢性便秘(2017年7月—2019年1月)患者6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干预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观察组症状积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满意率较低,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慢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提升.  相似文献   

19.
熊利利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91-4193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在直肠癌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伊川县中医院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患者均接受永久性造口手术治疗。根据建档时间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每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组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采用专用评测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ESCA评分、功能领域评分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系统组ESCA评分、功能领域评分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系统组SERVQUAL中可靠性评分、有形性评分、移情性评分、反应性评分以及保证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将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永久性造口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为框架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化疗治疗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为框架的整体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ORTC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皮肤黏膜受损发生率、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RTCQLQ-C30量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为框架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