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活血化淤”法乃治疗淤血之法。淤血的概念,是指体内血液淤结、阻滞或溢出经脉,留滞于组织间隙所导致的病证。“活血化淤”法为中医治疗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于“祛邪”思想创立的一种特有的治疗大法,它由来已久,约在周秦之际初步应用于医学实践中,此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地充实  相似文献   

2.
<正> 古今治疗阳痿多从肾虚、湿热等立论。虽清代韩善微《阳痿论》曾提出“淤痿”说,然从血淤论治者寥寥无几。中医男科学的兴起,以活血化淤法治疗本病取得了突出进展。兹综合十年来的资料,作一评述。一、治(?)机理论述一些学者认为本病无论虚证或实证所致,常伴有淤血阻络存在,故活血化淤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之一。从中医精血互生,肾对血液运行的作用及治肾方药中活血药的意义看,不论肾阴、肾阳或肾气虚弱,必然导致气血不属,血脉凝滞,故活血有益肾之效。华良才提出,“精淤”可致阳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脏腑功能失调,精微物质运化失常,酿生痰浊、淤血而致有害血脂升高.中医将血脂异常分为痰湿内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淤互结和肝肾阴虚等5种证型.  相似文献   

4.
王清任常用活血化淤药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王清任(1768~1834)是清代著名中医。以重视实践、勇于创新而著称。在气血及活血化淤研究中有突出的贡献,他所创造的“血府逐淤汤”“膈下逐淤汤”等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王氏在《医林改错》中有活血化淤与益气活血作用的方剂22个,其常用的活血化淤药有13种,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进一步探讨王氏常用活血化淤药的作用,我们进一步比较观察了13种活血化淤药对红细胞变形性与血小板粘附性的影响如下: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常见于20~50岁的公务员、教师、驾驶员等,而术后腰痛又是术后一种常见最严重的后遗症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中医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配合中医护效果显著。症状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治疗原则是疏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淤、解毒消肿、补肾健骨、调节整体。  相似文献   

7.
<正> 一、传统活血化淤药的概念: 凡以疏通血脉、祛淤通滞而令血流畅达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为活血化淤药。二、传统活血化淤药的范围: 传统认为:凡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淤血”、“主恶血”的药物,均属于活血化淤药的范围。三、传统活血化淤药的分类: 按其药物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 1、和血类药物: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皮、丹参、生地黄、赤芍、鸡血藤等。 2、活血类药物:指有活血、行血、通淤作用者。包括川芎、蒲黄、红花、刘寄奴、五灵脂、郁金、三七、穿山甲、大黄、姜黄、益母草、泽兰、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治疗原则是疏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淤、解毒消肿、补肾健骨、调节整体。  相似文献   

9.
经距骨后、跟骨下克氏针穿针治疗距骨体骨折伴脱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18岁。主因玩耍不慎跌入3m深坑后左足痛、肿、活动障碍2d入院。查体:左踝部明显肿胀,皮下见淤血斑,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可触及骨擦音。摄左踝部正侧位x线片示:左距骨体骨折,距骨后部骨折块向后旋转脱位,前部骨折块向前脱位,距下关节脱位(图1见封3)。诊断:左距骨体Ⅱ型骨折(Sneppen分型)。  相似文献   

10.
<正> 精神病属于中医癫狂范畴,癫与狂有所不同。朱丹溪认为“癫属阴,狂属阳”,癲证以沉默、呆痴为主;狂证以妄笑好歌、妄行不休为特征。癫狂证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但仲景认为发狂与淤血有关,是因为太阳病未解除,邪热随经入腑与血相搏,结于膀胱,以致病人发狂。后世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证明。癲狂存在着明显的血淤证,用活血化淤治法取得明显的效果。一、癲狂血淤的病因病机血淤即为血液淤滞。血淤含义很广,包括外伤引起的淤血(离经之血)、积血造成的淤血、久病入络造成的淤血、污秽不洁之血造成的血淤、气虚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今年27岁,一直都月经不调,有时还伴有痛经。有朋友推荐我可以用藏红花泡水喝来调理,请问我这种情况可以喝藏红花泡水吗?广州王女士答:藏红花性温,味辛、微苦,中医认为其主要功能是活血化淤,散郁开结,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淤血内阻、吐血及伤寒发狂等,亦用于妇女闭经、月经不调、产后淤血腹痛。  相似文献   

12.
陈金伟 《家庭医药》2016,(11):44-45
正中医里面,凡能疏通血脉、消散淤血的药物,称为活血祛淤药。丹参是常用活血祛淤药之一,味苦、微寒,具有活血化淤、清心除烦、活血调经的功效,故用以丹参为主药的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不凡的疗效,且有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现正值秋冬之交,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高发季节,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4个以丹参为主的中成药治疗冠心  相似文献   

13.
仙灵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痛、关节痛,易发生骨折。祖国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于肾虚“骨痹”、“虚劳”、“骨痿”等的范畴,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中医肾与骨的关系非常密切。肾虚症的发病是从中年以后随着年龄而升高。由于肾虚、肾精不足,精不生髓,日久骨失所养,则骨质疏松,出现“骨痹”。仙灵脾具有“补肾气”、“益精气”之功,药理研究其机理是多方面的。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的研  相似文献   

14.
王豪 《家庭医药》2006,(5):18-18
血府逐淤胶囊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清朝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本方由柴胡、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枳壳、桔梗、牛膝及甘草共 11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理气镇痛的功效,适用于淤血内滞胸中而见胸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心悸失眠,午后潮热,唇色紫暗, 脉弦涩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论述了活血化淤研究的两个方向—即血管内与血管外淤血。  相似文献   

16.
刘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78-3279
跟骨是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跟骨骨折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笔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加中药治疗跟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以及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组织广泛炎症为主要表现,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中医对此病早有研究,并命名为"历节风"、"骨骱痹"。本人按照祖国医学理论,按"清热通络、散寒祛湿、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以桂枝葛根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8.
赵淑珍 《海峡药学》2016,(12):178-180
目的 研究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在基层医院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速涡轮钻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干槽症、皮下气肿、淤血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疼痛、肿胀、张口受限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P<0.05);研究组术后1d、3d患者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d患者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采用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明显患者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程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生骨胶囊对四肢及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四肢及脊柱骨折患者50例,骨折后3 d内行内固定术.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术后除常规抗炎、止血及功能锻炼外,试验组另给予生骨胶囊口服,5粒/次,3次/d.2组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服用生骨胶囊14 d后,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P<0.01).结论 生骨胶囊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三七粉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连续5日为1疗程。本方具有活血化淤、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扭挫伤导致的局部钝痛、刺痛、青紫淤血、活动受限等。重庆铜梁李明杰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等,其性温,味甘微苦,主要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三七为伤科、血证之要药,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