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在洪涝灾区中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灾区健康教育积累经验。方法深入到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11个安置点每个点抽取20名群众,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200名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1.40%,防病意识行为正确率为53.00%;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200名群众的防病知识知晓率为84.90%,防病意识行为正确率为95.83%。结论在洪涝灾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卫生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洪涝灾害促使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今年的洪涝灾害,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灾区今年的灾情特点,灾区面大,地广人多,仅靠医务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健康教育部门抓住了抗洪救灾和救灾防病这一突发事件,紧紧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和针对灾区主要卫生问题,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向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抗洪救灾官兵普及救灾防病卫生知识,指导人们的卫生行为,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灾区群众自觉与到救灾防病、灾后环境卫生改造、饮用水工程修复等各项主要卫生工作中去,从而使灾期和灾后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缙云县农村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农民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双溪口乡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村,然后在各村再随机抽取90名村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前村民总知晓率为56.7%,活动后村民总知晓率为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下年龄组知晓率较高,40岁以上年龄组干预效果较好;文化程度越低,知晓率也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文化程度组,干预后知晓率提高幅度大;干预前未婚村民知晓率最高,丧偶的村民知晓率最低,已婚组知晓率提高幅最大。结论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人群有差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更有针对性并因人而异,尤其是要重视丧偶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地震灾区居民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检验地震灾后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可行性,为日后地震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陕西、甘肃3省10个县(市)项目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采纳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其中项目村居民肠道传染病、结核病、妇幼保健知识增加明显,干预后知晓率分别达到了94.7%、81.8%和82.1%。居民不共用毛巾、使用肥皂洗手、妥善保管农药3方面行为的改善率分别为12.2%、5.6%和2.7%。结论 "面对面传播抓重点人群,传播材料发放保障覆盖率,地方特色活动激发参与积极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初见成效,应在地震灾区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灾区居民健康知识、卫生行为掌握情况,为制定系统的灾后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8月17-20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灾区15~69岁常住居民11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获取卫生知识的途径.结果 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64% (788/1 100),其中做饭前洗手的知晓率最高,达91.82%(1 010/1 100);16.6%( 182/1 100)的调查对象直接饮用河水或井水;39% (429/1 100)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就医治疗;19% (209/1 100)感觉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未参加过任何相关咨询或辅导;59.1%(650/1 100)在灾害发生后才了解灾后防病知识;52.45%(577/1 100)通过张贴的宣传画和发放的宣传单获得防病知识,27.64% (304/1 100)通过卫生工作者的讲解获得防病知识.结论 灾后居民对防病知识需求较高;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必须及时到位;多种卫生防病知识传播手段,特别是卫生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更有利于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农村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评估强化干预效果,为制定灾后卫生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在茶社中喝茶的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第一次调查结束后,由防疫队员现场进行地震灾后卫生防病相关知识强化干预培训,然后再次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在应急状态下超过了80%,强化干预使当地居民的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8.4%上升到干预后的87.3%。结论在茶社开展强化干预活动措施效果明显。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所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 ,黑龙江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洪灾给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 ,在灾后恢复家园、救灾防病的行动中 ,防病改水成为解决灾区饮用水卫生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防病改水中 ,健康教育则贯穿始终 ,成为救灾防病的重要内容。此次洪灾 ,黑龙江省重灾 2 1个县 ,受灾地区的饮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灾民喝不上安全卫生水。据统计黑龙江省灾区自来水受损率为 1 5 7% ,手压井遭到污染或受损者达 4 2 87% ,结果灾区 1 89 2万群众饮水困难。水传疾病发病率随之上升 ,2 1个县的水传疾病发病率 1 998年 7月与 1 997年同期比较 ,均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宁波市"菲特"台风灾后应急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半定量快速评估方法,通过信息查询、现场调查等形式进行灾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4 813名被调查者中,收到灾后健康教育资料4 365人,灾后防病知识培训5 732人。健康教育资料可及率为90.69%,灾后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84.24%。健康教育资料可及性较差的乡镇/街道居民知晓率较低。结论宁波市台风灾后应急健康教育开展良好,建议应急健康教育常态化,增强及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城乡居民救灾防病知识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做好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储备,有针对性的开增强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9名城乡居民就救灾防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获取途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对救灾防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9.3%,95.4%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加强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最关心的是灾害发生时的急救、灾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有关救灾防病的政策和法规,最期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救灾防病知识水平不高,应大力开展以大众媒体为主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夏 ,安庆市沿江 4县 1区遭受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洪涝灾害 ,数十万群众和参加抗洪抢险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 ,与肆虐的洪水持续搏斗了 88个昼夜 ;一批批医疗防疫小分队携带消杀灭药品和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走村串户 ,与灾区人民同吃同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防汛帐篷里 ,构筑一道道维护灾民健康的防线 ,终于夺取了抗洪抢险和救灾防病的双重胜利。为了解灾区应急性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为今后制定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洪水退后便立即奔赴受灾的 5个县 (区 ) ,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 ,从中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