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肠结核2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淑源 《临床荟萃》2006,21(10):746-747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随着结核病疫情的上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越来越常见,极易漏诊和误诊.有文献报道肠结核误诊率达20%~50%.为提高对肠结核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7例曾被误诊的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结核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肠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肠结核误诊病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医技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4例肠结核误诊为Crohn病4例,阑尾炎、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盆腔炎各2例,肠癌、肠淋巴瘤各1例.结论:为避免肠结核的误诊,应严格临床诊断规程,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及时进行必要的医技检查,客观分析检查结果,必要时对疑似肠结核患者行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rohn病与肠结核的临床及病理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我院1998~2008年住院的59例Crohn病和31例肠结核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rohn病男性多见,发病部位以末端回肠为主,多有腹腔脓肿,主要病理改变为肠腔狭窄、鹅卵石征和节段性改变;肠结核以女性多见,病变多位于回盲部,常并发腹腔积液,病理改变以肉芽肿,尤其是干酪样肉芽肿及肉芽肿的融合为主.结论 Crohn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较困难,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内镜、活检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等多方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结肠镜检查误诊13例肠结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2007年6月本院经结肠镜检查但误诊肠结核患者13例.同期肠镜肠结核共检出35例,误诊率达37.14%.作者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肠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 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TST阳性分别为7例、3例和3例,T-SPOT.TB阳性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TST检测活动性肠结核灵敏度53.8%(7/13),特异度85.0%(34/40)。TST和T-SPOT.TB方法用于检测肠结核灵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可以作为肠结核诊断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结核亦明显增多,但由于肠结核的症状模糊,体征非特异,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也不具特异性,因此诊断十分困难.文献报道肠结核误诊率45%~78%[1].作者所在两医院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1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被误诊的肠结核病,后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现对该21例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丽  马应杰  姜海波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8):756-757,F0003
近年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亦相应增多,易误诊。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8例,病初均误诊为Crohn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肠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新市传染病医院1999-10-2010-10术前误诊的2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肠结核发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26~71(37.8±9.8)岁.腹部肿块和大便习惯改变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消化道造影、结肠镜及腹腔镜探查有助于诊断,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结论 肠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合理应用辅助检查方法可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结核的误诊原因、预防措施及Miles术在梗阻型直肠结核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直肠癌的直肠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大便性状改变半年、便血1个月、排便困难2d入院,结合直肠指诊及全腹CT等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但直肠镜活检考虑直肠结核性病变,遂行手术探查,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结核,予抗结核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直肠结核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应加强认识。而Miles术在梗阻型直肠结核治疗中具有可行性,但手术的合理性尚待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肠镜诊断早期肠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结肠镜诊断早期肠结核。方法:对结肠镜诊断的3例早期肠结核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肠结核的结肠镜下特征是回盲部粘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纤维素样渗出及霜样白苔,回盲瓣红肿变形,无溃疡和结节样、息肉样增生病变,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粘膜内结核。结论:除溃疡型、增生型和混合型外,应增加炎症型。炎症型是肠结核早期病变,符合肠结核病理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增加炎症型使肠结核在结肠镜下的分型更加客观、全面和合理。  相似文献   

11.
肠结核八例误诊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9月8例肠结核误诊病例,根据病灶部位、形态、边缘、周围组织的影像改变,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8例肠结核,其中误诊为肠癌5例、Crohn病3例。4例经肠段切除病理,3例经肠镜活检病理,1例经肠系膜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末端回肠、回盲部结核4例,空肠结核2例,升结肠及回盲部、横结肠结核各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结论肠结核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必须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病理、细菌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CA125测定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32例、克罗恩病患者15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A125的浓度,以CA125>35μ/mL为阳性.结果: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血CA125阳性率和绝对值存在很大差异[78.1%vs.26.7%,(245.3±306.3)μ/mL vs.(23.8±14.4)μ/mL,P=0.000].其中,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腹膜炎者血CA125阳性率和绝对值与克罗恩病相比统计学意义[95.0% vs.26.7%,(388.1±335.4)μ/mL vs.(23.8±14.4)μ/mL,P=0.000],而单纯肠结核(不合并肠外结核)与克罗恩病无统计学意义[58.3% vs.26.7%,(47.5±47.2)μ/mL vs.(23.8±14.4)μ/mL,P>0.05].CA125用于鉴别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1%、73.3%、86.2%和61.1%.结论:血CA125在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单纯肠结核者呈轻度增高,在克罗恩病者中增高不明显.测定血CA125有助于鉴别诊断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相似文献   

13.
结肠结核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诊治结肠结核28例,外院及本院初诊误诊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结核20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诊断经验,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1990/2008年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肠结核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有结核结节形成或抗酸染色阳性确诊12例,肠壁肉芽肿形成(无干酪样坏死)伴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例,盆腔结核1例,大便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阳性2例,诊断性治疗有效4例。结论:不典型肠结核易漏诊、误诊,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患者尸检中50~80%有肠结核。临床上所见的肺结核病例,经胃肠造影发现有肠结核者也很常见。结核病的特点是易侵及淋巴组织,而小肠末端淋巴组织丰富,再加上回盲瓣的阻挡和结肠近端的逆蠕动,使肠内容物在此处停留时间延长,这两点都是肠结核为什么好发在回盲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 患者入院后本院外科进行了病例讨论,其中争议最大的是肠结核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1 肠结核 患者病史为1989年患肺结核,予抗结核药治疗后痊愈,且主诉为间断咳嗽伴低热1年,发现右上腹肿物3个月入院,CRP26.07mg/L,ESR78mm/h.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50u皮试,3.2cm(强阳性),常使人误认为结核.  相似文献   

17.
结肠镜检查误诊13例肠结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2007年6月本院经结肠镜检查但误诊肠结核患者13例。同期肠镜肠结核共检出35例,误诊率达37.14%。作者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结核患者,观察病变肠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结果36例肠结核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均可见肠壁增厚、回声减低及回声不均匀,其中肠壁弥漫性增厚29例(80.6%),结节样增厚7例(19. 4%),增厚肠壁伴溃疡形成3例(8.3%);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8例(50.0%),其中6例(16.7%)淋巴结内见粗大钙化,合并腹腔积液20例(55.6%)。 结论肠结核超声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可合并溃疡形成,结合肠管外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肠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为淋巴瘤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淋巴瘤的肠结核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22.22%。因脐周隐痛及腹泻就诊1例,腹痛、发热及盗汗就诊1例,反复腹痛,伴腹泻及发热就诊2例。4例均曾误诊为淋巴瘤,误诊时间2~6 d。4例经纤维结直肠镜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回肠和结肠结核(溃疡型)2例,盲肠结核(增生型)和回肠结核(增生型)各1例。1例予相应治疗无效死亡。2例予手术及抗结核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1例予抗结核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1年,预后较好。结论肠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其警惕性,并认真病史询问和查体,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肠结核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Gene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MTB/RIF,简称"Xper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肠结核患者早期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3家医院就诊的254例HIV阴性疑似肠结核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分别进行Xpert检测、涂片查抗酸杆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Xpert检测粪便标本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若培养结果为阳性,则对菌株进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Xpert检测结果与MGIT 960药敏检测结果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254例患者中139例(54.7%)临床诊断为肠结核,115例(45.3%)临床诊断为非肠结核。139例肠结核患者中,60例(43.2%)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阳性;79例(56.8%)按临床表现、肠镜检查结果、抗结核治疗效果等临床诊断为肠结核。以临床诊断为标准,Xpert检测粪便标本的敏感度[60.4%(84/139)]优于抗酸杆菌涂片敏感度[13.2%(17/139)],两者敏感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Xpert检测特异度为100.0%(84/84);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敏感度为43.2%(60/139),与Xpert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阳性患者中,Xpert检测的敏感度为98.3%(59/60)。在涂片和培养均为阴性的肠结核患者中,Xpert检测的阳性率为31.6%(25/79)。结论:Xpert检测粪便标本中MTB较抗酸杆菌涂片和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敏感度更高,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性,为早期快速诊断肠结核提供细菌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