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李淑新 《中国药业》2011,20(23):88-89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6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分别为61.54%和51.2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89.74%和76.92%o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低、程度轻微.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低于对照组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62例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7%显著高于对照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小于对照组2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帕利哌酮缓释片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起始剂量为6 mg/d,并根据病情2周内调整药量;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为5~10 mg/d,并根据病情2周内调整剂量,均为口服治疗,1次/d,给药8周,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37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组痊愈2例,显效36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1%;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罗晓东  金妮妮 《海峡药学》2011,23(12):144-14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对照组给予与喹硫平,疗程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组嗜睡、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探讨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确诊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观察者组给予帕利哌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MoCA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Mo 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较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服用国产奥氮平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04,,7,14,28,42 d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7~14 d显效率分别为89.47%和60.5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4~21 d显效率分别为97.37%和78.9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略优于奥氮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利哌酮组显效率80%,利培酮组显效率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第2周起PANSS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和P<0.01),而2组间在治疗各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高于帕利哌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前来我院就诊并确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和实验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给予药物连续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于治疗4周、治疗8周评价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8周末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的PANSS评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SP量表于治疗后4周、8周末评价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较基线值均明显升高(P<0.01),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PSP值相似(P>0.05);奥氮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种类存在差异性,奥氮平主要不良反应是体质量增加及嗜睡,帕利哌酮缓释片主要是椎体外系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徐琳  魏晓云  陈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79-2280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魏晓云  胡俊 《中国药业》2013,22(5):64-65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时点PANSS总分及分量表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片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8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有利于长期巩固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高平来  刘跃刚 《中国药业》2014,(18):106-107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联合中成药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血府逐瘀胶囊。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监测帕利哌酮的起效时间、用药剂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1%(P〈0.05);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帕利哌酮日平均剂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联合中成药治疗脑外伤后伴躁狂的精神障碍,疗效确切,起效更快,控制症状更迅速,用药剂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分别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的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治疗二、三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二、三期内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芍倍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芍倍注射液是局部硬结及治疗二、三期内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阿立哌唑组各40例,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7.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2,P>0.05)。两组治疗2周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可用于一线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疗程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合用组显效率77.5%,单用组显效率55%。治疗后两组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8、12周末,合用组阴性因子分较单用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样本治疗的远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成本,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TESS评分与治疗有效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ANSS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2周与4周的PANSS评分、治疗费用与成本一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当,但无抽搐电休克的起效速度与治疗成本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131I,对照组给予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甲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66.7%),好转8例(26.7%),无效2例(6.7%);对照组治愈9例(30.00%),好转13例(43.3%),无效8例(26.7%),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甲减6例,发生率20%,对照组治疗后甲减1例,发生率3.3%,治疗组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31I治疗甲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