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的125名学生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及人际信任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在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469,P〈0.01);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在人际信任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t=1.585,P〉0.05)。结论非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比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积极应对;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对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含留守经历的人口学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四川某二本学院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有无留守经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在留守期间父母关系、父母回家停留时长、是否理解父母外出原因、与父亲的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一定影响,留守期间父母对子女更多的积极关注和有效沟通对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以校园广播、网络、海报等形式招募团体成员,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24名学生,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t=-2.99,P0.01),人际信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6.97,P0.001;t=-3.28,P0.01),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从性别、年级、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SES)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大一新生和毕业生进行测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性别、生源差异不显著(t分别为0.819,0.795;-0.113,-1.292;P0.05);2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年级上差异显著(t=-0.3149,-2.398;P0.01或P0.05),毕业生得分高于大一新生;3独生子女的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具有显著性(t=2.171,2.727;P0.05或P0.01);4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t=5.016;P0.01)。结论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促进他们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医学生人际归因风格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大二学生355名,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在内外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t=-10.67,P0.01),在成败归因上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t=-13.47,P0.01),在内外归因上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所在地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失败归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3.95,P=0.02)。结论:医学生人际归因上倾向于采用外归因,尤其对人际失败归因更是如此,在人际失败归因上,城市独生子女与否不存在差异,农村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倾向于外归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守与非留守青少上在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及各自的特征。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2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留守青少年在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性上比非留守青少年高,但差异不显著;2留守青少年表现更多的自我刻板性,及自责和退避的应对方式;3父母情感和睦及父亲、母亲温暖慈爱的教育模式下,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在自我和谐性及应对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管是留守还是非留守青少年的父母都应注意夫妻间情感模式及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太原市3所大学的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人际信任(t=4.221,P0.001)和支持的利用度(t=-3.375,P=0.001)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t=2.268,P0.05)、社会支持总分(t=2.292,P0.05)在是否婚恋上存在差异;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3.17,P0.05);②人际信任总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存在负相关(R=-0.21,P0.05),和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R=0.32,P0.05),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01);③通过逐步回归,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29.6%的变化量。结论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两两呈显著相关,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215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总分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379(P<0.01),人际信任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分量表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447(P<0.01)。②大学生自我不和谐的比例比较大。③在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方面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研究青少年归因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儿童归因方式问卷(CASQ)对269名14 ̄16岁的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与具有乐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相比,具有悲观紧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女孩比男孩回忆出更多的母亲的惩罚;悲观的紧因方式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无明显关系。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  相似文献   

12.
大专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专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度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大专院校339名在校大学生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1城镇与农村大专生在主观支持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581,P=0.01);2不同性别的大专生在主观支持感和支持总分方面呈现显著差异(t=-3.841,P=0.001和t=-2.274,P=0.024);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专生在应对方式上,求助、退避和幻想3个因子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t=-2.551,P=0.011;t=-3.198,P=0.002;t=-2.077,P=0.039);4社会支持水平中解决问题、求助、退避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6.386,P=0.002;F=29.144,P=0;F=3.864,P=0.022);人际信任水平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这一因子呈显著性的差异(F=3.115,P=0.046)。结论大专生人际信任度分数偏低;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6个因子中,解决问题、自责和求助这3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的关系更为密切;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较高的大专生在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也较高;而倾向于使用自责这一应对方式的大专生的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则较低。  相似文献   

13.
Examined the role of attributional style in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Specifically, we examined the cross-sectional correlates of attributional style, as well as the correlates of changes in attributional style over time. A sample of 841 adolescents with either maladaptive or adaptive attributional styles completed a battery of self-report measures at 2 points in time, 1 year apart. Measures assesse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icidality, cognitive functioning (self-esteem, pessimism, coping skills),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social competence, conflict with parents, social support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tributional style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depression-related variables. In addition, youth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attributional styles over time (from adaptive to maladaptive and vice versa). Finally, changes in attributional style we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other psychosocial variable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人际信任问卷与孤独感问卷,对8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格各维度与孤独感相关显著(r=0.527,P=0.003;r=0.225,P=0.008;r=-0.464,P=0.006),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r=-0.308,P=0.005);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人格及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精神质、神经质人格对孤独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同时通过人际信任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人际信任在神经质人格与孤独感、精神质人格与孤独感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职业中专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79名职中生(研究组)及58名普通高中生(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结果 1研究组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690,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消极应对"得分略高,"积极应对"得分略低,且均无显著差异(P0.05);2职中生的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状况,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3职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呈显著的负相关(r=-0.214,P0.01),与"积极应对"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0.039,P0.05)。结论职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低于普通高中生且相对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越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其人际信任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人际信任的角度考察女大学新生是否更倾向于信任他人,为维护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方法: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贵州3所高校1142名大一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人际信任得分有显著差异(t=-3.07,df=1140,P0.01),女生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女生更倾向于相信外人,支持了研究假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女生独特的控制感和认知风格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归因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贝克抑郁量表(BDI)、自评抑郁量表(SDS)、CCMD-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工具筛选出了79名正常对照组、170名抑郁情绪组、24名抑郁康复组和24名抑郁患者组成员,所有被试完成归因方式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归因方式各因子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负性分与抑郁得分正相关.其余因子与抑郁得分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059~0.239之间;4组被试的归因方式各因了分有显著差异(F=6.019,F=7.410,F=24.997,F=18.514.F=16.023,F=6.095,F=5.148,F=36.540.F=6.841.P〈0.01),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在负性分上较高,在其他因子分上较低。除正性分、宿命维度和全面维度外,其余因子均为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与正常对照组、抑郁情绪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不同归因方式得分时抑郁得分(BDI)有显著差异(F=3.425,F=14.568,F=18.285,F=16.782,F=17.358,F=16.919,F=22.854,F=24.815,F=4.334,P〈0.05),负性分越低抑郁水平越低,其余因了均为得分越低抑郁水平越高。结论归因方式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消极的归因方式是抑郁的特质特征而非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Cognitive style and pleasant activities of 77 suicide-attempting female minority adolesc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2 groups of non-suicide-attempting female minority adolescents, 39 who were psychiatrically disturbed and 23 who were nondisturbed. Suicide attempters differed from other groups, even when depression and IQ were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They reported significantly fewer alternatives for solving interpersonal problem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focused on problems,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wishful thinking style of coping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than were members of the nondisturbed comparison group. Across groups, de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more dysfunctional attributions.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attributional style best distinguished the suicide attempters. Results suggest using different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with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minority female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ers.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在中国大学生被试中的应用。方法:对大学生进行Beck抑郁量表(BDI)、归因方式问卷(ASQ)和白尊量表(SES)的测定。结果:不同抑郁水平大学生之间归因方式有显著差异,但在正性事件和内外维度上关系不稳定。抑郁与自尊有显著相关,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之间的抑郁有显著差异,低自尊大学生的抑郁和归因方式的关系明显,高自尊大学生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总体上验证了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中国大学生抑郁者具有对负性事件宿命性、普遍性和持续性归因、无望感和低自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