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新生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及继发性乳糖酶缺陷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采用EILASA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及醋酸铅法,对38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51例新生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8例(74.51%),而在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38例中,大便乳糖阳性37例(97.37%)。结果提示,在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是新生儿腹泻的首位病原,而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绝大多数有继发性乳糖酶缺陷。  相似文献   

2.
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腺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轮状病毒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 2 0 0 3年 2~ 12月 90 0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及腺病毒抗原。结果 腺病毒阳性330例 (36 .7% ) ;轮状病毒阳性 4 4 0例 (48.9% ) ,其中 189例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结论 腺病毒同轮状病毒一样 ,是引起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常见。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尿半乳糖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及乳糖不耐受者的病情变化.方法 收集4~20个月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阳性的腹泻患儿30例.按要求留取尿标本检测,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测定尿半乳糖,同时记录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7 d追踪腹泻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约56.67%(17/30例)尿半乳糖试验阳性.尿半乳糖试验阳性患儿腹泻病程较尿半乳糖试验阴性患儿略延长,但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半乳糖测定可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酶缺乏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1997年11月在北京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发生新生儿肠炎流行,主要表现为高热及腹泻。共有18例新生儿发病,占同期出生新生儿总数(48例)的37.5%。为了弄清此次新生儿肠炎的病原。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核酸。结果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显示完全一致的A组轮状病毒核酸图型,而3例无腹泻症状的新生儿粪便标本则为阴性。结论表明这是一次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新生儿腹泻流行  相似文献   

5.
呕吐是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常先于腹泻症状出现.为了尽早地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我们对以呕吐为主诉入院的婴幼儿,无论是否出现腹泻症状,均尽快收集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发现有少数患儿虽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但呕吐过后并未出现腹泻,这样就极易导致误诊误治.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此类患儿12例,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以便指导诊疗.  相似文献   

6.
人类轮状病毒(H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目前尚乏持效治疗。作者尚未见文献报道用聚肌胞治疗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资料。我院于1991年10月至1993年2月采用聚肌胞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本组选择急性腹泻新生儿52例,病程不超过3日,有典型发热、吐奶、腹泻临床表现。每日腹泻次数在5次以上,粪便呈黄白色水样例或蛋花场样便,无脓血便。粪便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细菌培养阴性.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日龄7.5天;入院前病程1.9士1.0天;体温38.IC土06C;轻度脱水1!例,中…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H 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2 年10 月至2015 年6 月70 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 例无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无腹泻组.采用试纸法测定两组大便pH 值;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半乳糖,以尿半乳糖阳性诊断为乳糖酶缺乏,有乳糖酶缺乏的腹泻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根据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将69 例行尿半乳糖测定的腹泻组患儿分为乳糖不耐受组(n=45)和乳糖耐受组(n=24),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情况.腹泻患儿出院后3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新生儿大便pH 值及尿半乳糖阳性率(65% vs 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和耐受组腹泻患儿大便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恢复时间比耐受组患儿长(P结论 新生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易发生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大便pH 值测定对判断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由 RV 引起的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已被学者们所重视,我们于1988年7月31日~8月23日收治了35例新生儿腹泻患儿,取新鲜粪便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 ELISA 两种方法检测已证实为轮状病毒所致,现将本次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原学调查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轮状病毒肠炎在郑州地区四季流行情况,我们于1983年12月至1984年11月以我院儿科门诊三岁以下腹泻患儿463例之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50例健康儿童作了对照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实验对象、方法与结果全年共送三岁以下腹泻患儿大便标本463份,用 ELISA 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其中检测阳性者为183例,检出率为39.5%,同时对其中100例作了轮状病毒 RNA 电泳分析,二者符合率为75%。(一)轮状病毒肠炎全年各月份检出率比较表: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血症480例临床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血症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治疗的480例RV肠炎患儿,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RV抗原,并因此分为血清RV抗原阳性组及血清RV抗原阴性组,同时检测50名健康儿童血清RV抗原作为对照组,并分析血清RV抗原阳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RV肠炎患儿其血清RV抗原阳性率90%,血清RV抗原阳性组和血清RV抗原阴性组在腹泻的次数及脱水的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V抗原阳性组脏器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V抗原阴性组(P<0.05)。结论 RV感染患儿存在着RV病毒血症,年龄对血清病毒血症没有明显影响,病毒血症和腹泻严重程度无直接关系,但和肠道外脏器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