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因、症状、治疗情况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的ARF的住院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中肾前性19.5%,肾实质性63.1%,肾后性17.4%;69.6%的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治愈率78.3%(完全恢复71.8%,部分恢复6.5%),未愈率8.7%.死亡率13.0%.结论 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占首位,透析可降低ARF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60岁)急性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治疗情况及转归.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5月对18例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从脑出血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5例:脑疝形成死亡3例,多器官衰竭1例,肾功能衰竭1例.血液透析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6例,占33.33 %,原因为大量呕吐,脱水,补液量不足为主;肾性10例,占55.56 %,主要原因为药物如脱水剂甘露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肾后性2例,占11.11%,原因为神经源性尿潴留.结论 只注重治疗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被忽视,加之老年人存在生理性器官功能减退,肾损害重且恢复慢,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应高度重视并有效防治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对原发病及其预后、透析反应、透析时机选择等进行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53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1.4%;3例死亡,病死率为5.2%;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未治愈率3.4%。结论: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中,内科疾病占第一位(43.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确诊应进行透析治疗。透析中出现透析反应的占31.6%,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应进行血透、血滤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炎大多预后较好 ,但有部分病例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后差。我院自 1992年 10月~2 0 0 2年 10月间共收治了 310例急性肾炎患者 ,对其中 2 8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病死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肾病科收治的急性肾炎(AGN)患者 310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2 8例 (ARF组 ) (占 9.0 3% )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2 1岁 ,平均 (10 .6± 4 .2 )岁 ;平均住院日(2 4± 16 .4 )天 ,2 4例以ARF为首发症状 (85 .72 % )。诱发因素中感染 10例 (35…  相似文献   

5.
郭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91-149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62.5%;6例转为慢性,维持性透析占15%;8例死亡,占总人数的20%;1例因故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采用连续性的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择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肾脏替代组18例和血液透析组18例。在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液透析组有10例存活,占总人数的55.56%,8例死亡,占44.44%。肾脏替代治疗组有12例存活,占总人数的66.67%,6例死亡,占33.33%。结论:病情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仅与其年龄有关,也与其原发病的病因和严重程度有关。在治疗病情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上,肾脏替代法的疗效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 0月收治的86例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其中急诊开放手术28例,输尿管行插管引流1 2例,经皮肾穿刺造口20例,输尿管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或置双J管26例.结果 开放手术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肾功能未能恢复5例;经输尿管逆行插管、经皮肾穿刺造口和输尿管镜处理的58例,行尿液引流后,BUN、Cr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恢复正常,为后期的病因治疗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对此类患者要先判断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然后采取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先予以引流尿液是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伟雄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31+8-31,8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并发低血压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18例在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其中年龄大于80岁者13例,占72%;治疗前收缩压低于110mmHg者14例,占77.8%;联合使用了吗啡、呋塞咪、血管扩张药者12例,占66.7%。结论对高龄、血压较低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并发低血压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张正星 《当代医学》2007,(15):68-69
目的 总结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 0月收治的86例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其中急诊开放手术28例,输尿管行插管引流1 2例,经皮肾穿刺造口20例,输尿管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或置双J管26例.结果 开放手术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肾功能未能恢复5例;经输尿管逆行插管、经皮肾穿刺造口和输尿管镜处理的58例,行尿液引流后,BUN、Cr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恢复正常,为后期的病因治疗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对此类患者要先判断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然后采取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先予以引流尿液是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60-46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2004年收住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4例,分析其病因、并发症、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血容量不足(52.9%)、感染(29.4%)、药物(8.8%)、梗阻(8.8%),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高血钾、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响预后因素有血容量不足、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是否接受血透治疗。结论血容量不足、感染、药物、梗阻等是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加强原发病治疗、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早进行血透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8例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占1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占5例;从患者不同的病理表现类型分析,因为肾小球引起疾病的患者占26例,因为肾小球间质出现病变的患者占11例,恶性高血压导致肾损害的患者占1例;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的患者占29例,因为病情严重出现脑疝死亡的患者占9例。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加强病情观察的同时,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入院前诊断与经临床治疗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临床治疗及肾活检证实9例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误诊.2例为药物中毒;2例为狼疮性肾炎;3例为肾小球轻微病变;2例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结论:临床上有部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被误诊,在诊断困难时应做肾活检,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59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进展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老年急性肾衰与多脏器衰竭的关系以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急性肾衰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122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了解其中59例老年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比例,血液净化方法及治疗效果,并与青壮年组急性肾衰发生情况及预后作对比。结果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效果满意,抢救成功率较普通血液净化高,但与青壮年组相比,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特殊,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比例高,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清除多种炎症介质,可床边实施,宜在老年患者当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分析肾内科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结石引起的急性上尿路阻塞,其次是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本组50例患者,其中20例患者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占40.00%;16例患者行手术切开取石治疗,占32.00%;14例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占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结石引起急性上尿路阻塞是肾内科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要表现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临床可根据患者结石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输尿管镜取石、手术切开取石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青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5例)和青年组(5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与青年组的病因分布所占比例不同,老年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比青年组的高,但老年组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低于青年组,两组病因分布构成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青年组以血量不足和肾毒性药物为主,两组病因的构成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症所占的比例均比青年组高。老年组和青年组的疗效比较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与青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因分布不一样,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治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每周2~3次。每次2~4小时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病例35例(占62.50%)。自动放弃治疗的4例(占7.14%)。转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7例(占12.50%),死亡10例(占17.85%)。结论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助于肾脏早期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致病的病因和诱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并分析所有患者致病的病因和诱因.结果 所有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致病的病因以冠心病为主46例患者,占36.5%;致病诱因以感染为主69例患者,占54.8%.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的致病病因和诱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和感染为主,临床应积极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预防感染,从而有效地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陆爱琴 《广西医学》2000,22(5):1159-1160
血透是通过清除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或急性中毒患者体内的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 ,从而代替了部分肾功能。我院从1 997年 3月至 1 998年 9月 ,共对 56例患者进行667例次血透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6例 ,男 41例 ,女 1 5例。年龄 1 6~ 76岁 ,平均年龄 46岁。急性肾功能衰竭 3例 ,中毒 4例 ;该 7例均痊愈 ,占 1 2 .5%。慢性肾功能衰竭 49例 ,占 87.5% ,死亡 1例 ,占 1 .8%。全组治愈好转 5例 ,占 98.2 %。2 护理措施2 .1 心理护理 :患者对初次接受血透治疗绝大多数产生恐…  相似文献   

19.
温向琼  孙雪红  余兆兰  陈明 《重庆医学》2007,36(12):1186-118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2003年1月~2006年2月121例急性肾功衰竭血透患者的病因分布、血液透析时机、血液透析次数及剂量与病情转归及住院天数的关系,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 121例ARF经血液透析后肾功恢复正常者95例,好转14例,转为慢性肾衰3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4例患者,平均HD 5次数,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与血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功能有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治疗及转归分析。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病原因、治疗状况,以及转归状况。结果:患者按原因可分为药物性4例,重症感染17例,包含创伤5例,休克6例,胆道感染6例;重症胰腺炎9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8例患者死亡,占比为26.67%,3例放弃治疗,10例患者肾功能部分得到恢复,9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有效治疗率为63.33%。透析时间为70天。结论: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发病原因具有一定复杂性,在治疗上需根据发病原因和性质确定治疗方案,疾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