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通脉颗粒中丹参、葛根及川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素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素钠在0.098~0.9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1.33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华  李明  钟雪梅  晁衍明 《中国药房》2010,(11):1027-1029
目的:建立复方心安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三七和银杏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阴性无干扰,分离度高。丹参素钠检测浓度在10.0~1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0.44%(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心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丹参饮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水提物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含量,运用正交设计法对丹参饮口服液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丹参饮口服液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按5倍量处方比例称取粗碎药材,浸泡0.5 h,加入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采用该水提工艺提取,水提取物中丹参素钠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朝  杜蓉  刘祖雄  覃贝 《医药导报》2007,26(5):533-535
目的 制备玉屏风颗粒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他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药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在10.4~166.4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45%(n=5)。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准确,适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四物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对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其他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药液;用薄层色谱法作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1.0~8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52%(n=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乳安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柴胡、桂枝、当归等药材制成乳安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柴胡、白芍、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结果:柴胡、白芍、当归的TLC斑点清晰;丹参素的进样量在0.203~2.0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结论:乳安合剂处方配伍及制备工艺合理,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升健脾降脂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党参,以及薄层色谱法对远志、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6∶94,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色谱中能明显检出远志、丹参、党参,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丹参素钠质量浓度在0.542~54.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6%,RSD为1.68%(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为健脾降脂颗粒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赤丹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丹胶囊是在赤丹丸(由赤芍、丹参、黄芩、茯苓、三棱五味药材组成)研究基础上,经提取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妇女慢性盆腔炎、附件炎。为控制制剂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本文建立了胶囊中五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中有效成分芍药苷、丹参素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索、汉黄芩苷、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研究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碎、过筛方法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成份进行鉴别,制定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肯定。结论:丹参消痤胶囊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元胡止痛分散片并制订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提取元胡和白芷药材的有效成分,加入适当辅料制备元胡止痛分散片;以薄层色谱鉴别元胡和白芷药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确立了CO2-SFE提取药材的工艺指标及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建立了药材鉴别的薄层色谱条件及延胡素乙素和欧前胡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论:药材提取方法先进,分散片制备工艺稳定、可控,质量标准可行。  相似文献   

11.
二妙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朝  李强  匡长春 《中国药房》2007,18(12):907-909
目的制备二妙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苍术中的挥发油;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黄柏药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检测浓度在2.0~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2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12.
邹蔼珍 《中国药房》2005,16(15):1177-1178
目的:完善乐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乐脉颗粒中赤芍、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乐脉颗粒中赤芍、香附色谱鉴别呈阳性;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203μg~2.0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1.04%)。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质量标准适用于乐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二陈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丁东平  刘祖雄  蒋超 《中国药房》2006,17(23):1782-1784
目的:制备二陈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它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药液;应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作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该制剂中橙皮苷浓度在10.2~5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63%。结论:该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舒心通脉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三七、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丹参素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8~4μg(r=0.9997),原儿茶醛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6~0.8μg(r=0.9996),丹参素钠与原儿茶醛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和104.8%,RSD分别为0.79%和1.76%。结论所用方法可有效控制舒心通脉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严红  张妍  高丹丹 《天津药学》2012,24(1):14-17
目的:建立肾消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肾消颗粒中黄芪、淫羊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淫羊藿苷含量。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清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丹参素钠在0.15~2.4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2.23%;原儿茶醛在0.012~0.19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2.23%;淫羊藿苷在0.058~0.58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1.89%。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肾消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乐脉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雯  李寅  刘毓文 《药品评价》2006,3(6):471-471,470
乐脉滴丸是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山楂、香附、木香等中药组成,接现代中药提取技术经提取、分离出丹参素、原儿茶醛、红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等有效成分.制备成固体分散体的滴丸剂。其中丹参为君药。但目前未见测定乐脉滴丸中的丹参素含量的方法,乐脉颗粒质量标准也只是对其中的丹参、川芎、木香进行薄层鉴别.并对其赤芍中的芍药苷作了含量限度规定。为使其质量标准更加完善.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其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彭丽君  刘祖雄 《中国药业》2013,22(15):57-59
目的制备芩暴红止咳胶囊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满山红中的挥发油;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黄芩、暴马子皮药液。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杜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杜鹃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9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0.87%(n=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偏康口服液的置备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多功能提取机组提取,加入吸附澄清剂方法制备;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法,并以处方中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总甙含量控制成品质量。结果有效成分较高,制剂澄清稳定,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以黄芩甲甙为对照品测定总甙含量,控制制剂质量可靠。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所得制剂质量可靠,性质稳定,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严红  高扬  郭伟  程筠 《天津药学》2003,15(3):10-1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差异很大,两种成分之间无一定关系。结论:建议《中国药典》增加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定量指标,为保证丹参制剂的疗效,应根据制剂的工艺特点,进行相应定量指标检验。  相似文献   

20.
王薇  刘祖雄  覃贝  张连凤 《中国药业》2011,20(13):29-30
目的制备香连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煎煮和蒸馏法提取药液,以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黄连、木香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80.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0.41%(n=9)。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可靠,可用于该胶囊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