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疗法对银屑病患者策循环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于治疗前后测定50例男性患者(17 ̄35岁)的血液流变、甲臂微循环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存在血液粘度高和甲臂微循环异常。活血化瘀治疗使血液流变及甲臂微循环有明显改善。结论:活血化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从不同方面控制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曾祥元  白小红  陈莉  廉维  蒋燕 《四川医学》2002,23(10):1046-1047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毫米波对糖尿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78例糖尿病人接受毫米波照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存在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的显著障碍,经毫米波照射后均有明显恢复。结论:毫米波具有改善糖尿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稀释治疗银屑病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观察何兴夏1李济育2我科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31例,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了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经临床及病理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方法血液流变学采用FL,系列血流变仪,甲襞微循环采用WX-9型多部位微循环仪,检测45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及微循环指标,与40例正常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电冰时间均增高。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周围状态都有改变。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高粘倾向,表明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充一氧化氮(NO)自血回输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异常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选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紫外线照射充氧充NO自血回输治疗,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的比较,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活力的变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紫外线照射充氧充NO自血回输是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NO及NOS异常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干部体检中无重要脏器疾病的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例 6 0例 ,对照组 32例 ,分别检查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结果 :异常脂蛋白血症组血液流变多项主要指标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周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血脂异常是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丹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92例确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A组)112例和对照组(B组)80例。两组患者分别以治疗前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8.48%、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达83.93%,与对照组比较(P〈0.01)。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奥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变化好转,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地奥心血康及复方丹参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100例冠心病患者经地奥心血康及复方丹参片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100名正常人对照,用χ2及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患者甲襞微循环16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二者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经地奥心血康及丹参治疗后二者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表明二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灌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的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5倒正常人,27例冠心病气虚血瘀患者,30倒冠心病气滞血瘀患者甲皱檄循环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57例冠心病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且气虚血瘀与气滞血瘀者的变化呈现明显差异,提示甲皱微循环的不同变化可为冠心病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皱微循环的形态、动态。结果实验组在形态方面表现为毛细血管管袢数目减少,管袢长度缩短、异形管袢数目增加;动态异常表现为流态改变。袢顶郁血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3.
<正> 川芎嗪(四甲吡嗪 Tetramethyl Pyra-zine)系川芎中的一种有效生物碱,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使用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的疗效。至今尚未见到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病人使用川芎嗪治疗后甲皱微循环的观察报告。为了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变化,对比偏瘫病人健、瘫侧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以及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甲皱微循环检查的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28例川芎嗪治疗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的双侧甲皱微循环,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体微循环在阿片类耐受、戒断过程中的不同变化,探讨温阳益气活血复方抗戒断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高倍显微电视放大技术和甲襞微循环分析仪,观察慢性吗啡耐受、戒断大鼠及海洛因依赖者微循环变化;结果耐受大鼠提睾肌A_3和V_3中RBC聚集成长链状,呈粒流或缓粒流,V_3壁有大量WBC粘附、嵌塞,戒断7日大鼠的微循环状态与耐受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复方能显著改善戒断大鼠紊乱的微循环。海洛因依赖者的微循环出现管袢顶淤滞、变窄明显,管袢数目减少,长度缩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聚集,血流速度减慢等改变,复方对紊乱的微循环有极其显著的稳定作用。结论阿片类确能引起机体微循环的改变,且在戒断后一段时间仍不能恢复,温阳益气活血复方可恢复紊乱的微循环。临床辨治时,活血化瘀药物的配用可疏通瘀滞的微循环,使毒品易于排出体外,对后续稽延症状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小鼠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大鼠血液黏度测定方法,验证身痛逐淤汤对血淤证的作用影响。结果:身痛逐淤汤组较对照组小鼠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均增大,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可显著降低大鼠微血管和微循环血管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身痛逐淤汤具有较好的活血化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多角度观察盆腔炎颗粒活缸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盆腔炎颗粒可明显降低人鼠血液黏度,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盆腔炎颗粒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方法采用WX──9A微循环显微仪,通过电视图像显示、微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及飞点流速法测定了30例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微循环障的主要表现为管袢数目减少,血流速度缓慢,红细胞不同程度聚集,袢周明显渗出、出血等。结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观察微循环变化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制剂对青年高血压病人甲襞微循环影响。方法:观测病程大于6年的46例青年高血压病患,服用丹参制剂治疗前后左手无名指的甲襞微循环改变。结果:服用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后的血流态出现明显改变,红细胞聚集度减少,线粒流比率由治疗前30.5%升至36.6%,粒流比率由27.8%降至18.2%,两均变化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制剂能有效降低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耳聋甲皱微循环改变及针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甲皱微循环改变及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患针刺前后甲皱微循环进行记录。结果:突聋患甲皱微循环明显异常,针刺后患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突聋甲皱微循环状态,提示针刺治疗突聋的机制可能与患外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整理、分析闫小宁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两则验案佐证。[结果]闫小宁教授认为血瘀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聚结肌肤,或营血亏耗,生风生燥,导致气血凝滞而发病。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凉血活血、解毒化瘀、养血消斑的治疗总则,并自拟克银汤治疗此病。所列两则医案均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其中案一患者辨证为血瘀夹湿热证,治以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之法,投以自拟方克银汤加减治疗,疗效甚好。案二患者为典型血瘀证型银屑病,首诊以凉血活血、通络化瘀为主,经运用克银汤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故续用前方佐以滋阴之品巩固治疗。[结论]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个人见解值得学习推广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