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候 ,病因繁多 ,很多病人因而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满意的治疗。原发性颅内压增高又称良性颅内压增高 ,假肿瘤综合征等 ,是临床头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报告作者经治的 1 3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颅内压增高 (benignintragianialhypertension ,BIH) ,并对其临床特点做一分析。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 1 991年国际头痛分类会议制定的BIH诊断标准 :1 .颅内压升高大于 1 .96kPa。2 .除了视乳头水肿及外展神经麻痹外 ,无其他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3.神经影像学检查无占位性病变或脑…  相似文献   

2.
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脑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迅速、准确地评估颅内压以便及时采取临床干预和对后续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基于视神经鞘直径能随颅内压力改变的原理,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能够无创、快速地评估颅内压增高。本文就国内外视神经鞘超声评估颅内压增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视盘高度(ODE)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患有CVST需行腰椎穿刺术并行ONSD检查的患者50例。腰椎穿刺术后, 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初压。颅内压80~200 mmH2O为颅内压正常, 颅内压>200 mmH2O定义为颅内压增高。将50例CVST患者分为颅内压正常组(14例)和颅内压增高组(36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ONSD、ODE的差异, 并生成ROC曲线, 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以及ONSD的诊断界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ONSD、ODE、CVST累及范围评分与颅内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①颅内压正常组与颅内压增高组之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颅内压增高组ONSD、ODE大于颅内压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0.33)mm比(4.21±0.21)mm、(0.67±0.44)mm比(0.24±0.29)mm, 均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原因所至颅内压增高致头痛患者占有很大的比例.临床上常使用甘露醇来降低颅内压,但甘露醇在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治疗非常棘手,病死率甚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科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应用甘露醇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颅内压增高住院患者250 例,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42 例,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颅内压正常(<1.96 kPa)13例,轻度或中度增高(1.96~5.53 kPa)6例,重度增高(>5.53 kPa)3例,其中12例患者入院后行急诊手术,所有病例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随访3个月后根据GOS评价:恢复良好16例,中等残疾3例,植物状态l例,死亡2例.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在颅脑手术后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手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2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法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24 h颅内压正常6例、轻度增高4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5例;术后24 h脑灌注压正常12例、<50 mmHg 3例、>70 mmHg7例.全部患者根据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结果积极抢救治疗后,17例转入普通病房,5例死亡.结论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动态监测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正确治疗、护理及其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颅内压增高时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增高是神经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颅内压持续超过200mmH2O(15mmHg或200kPa)即为颅内压增高或颅内高压(intracranialhypertension,ICH)。许多重症神经系统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其可降低脑灌注,引起不良后果,因而加强对颅内压增高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ultrasonography,TCD)是一无创性监测工具,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和床旁检测等诸多优点。根据其血流速度及其频谱的变化,可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脑血…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74~1980年共收治脑脓肿32例,择其资料较完整的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择入本组: 1.感染史+颅内压增高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定位体征。 2.颅内感染征(发热、血白细胞和脑脊液白细胞增多)+颅内压增高征,虽无定位体征,但超声波或脑电图显定位意义者。  相似文献   

9.
谢贵阳  冀英 《临床荟萃》1997,12(15):717-717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指临床亚急性起病,仅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没有局灶症状,脑脊液检查,头颅CT扫描均无异常征象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自1993~1996年4年共收治3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4例,女14例,年龄2月~1岁34例,~3岁4例。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指颅内压增高不伴有脑积水和颅内占位病变且脑脊液成分正常的综合征。1899年由Quincke首先描述并定义为“浆膜脑膜炎”,之后又曾被定义为“假性脑病”或“良性颅内压增高”,现称之为特发性颅内压增高。1937年Dandy列举该疾病诊断标准,1985年Smith修改了这一标准。现将在我院诊治的1例IIH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曹京兰 《全科护理》2011,(36):3355-3355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是各种致病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理论可知,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2O(1cmH2O=0.098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根据临床经验得知,一旦颅内压增高,极容易导致脑实质受压,进而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在2min~3min出现危象而迅速死亡。所以,医生和护士应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  华颍 《临床荟萃》1998,13(13):605-606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继发于各种中枢性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而无原发性心、肺、肾等疾患.临床颇为常见.但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神经源性肺水肿39例报道如下,以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脱水剂,常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由于甘露醇的脱水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静脉作用快,很少发生反跳现象,故是临床上降颅内压的首选药物.通过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实践,就其应用中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直接后果是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压(ICP)增高,可引起脑结构移位,脑血流减少,造成脑组织受压、缺血,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颅内压(ICP)指颅腔的脑组织、脑脊液、血液3种内容物使颅腔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正常成人颅内压为5.0~13.5 mm:Hg(1 mm Hg=0.133 kPa),持续超过14.2 mm Hg即为:ICP增高,ICP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使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之-[1].术中颅内压增高可导致急性脑膨出、脑移位、脑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可引起脑疝、库兴反应等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护法,对23例开颅术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观察,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4例;轻度增高6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6例;全部患者中有5例死亡。结论:颅内压动态监测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其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肿瘤是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常见原因,颅内压增高是脑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脑肿瘤因其生长速度、部位、累及周围组织的性质不同,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的程度、早晚及后果也不一样。颅内压增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的容积代偿失调所致。平卧时成人颅内压超过20O毫米水柱即为颅内压增高。颅腔内容积代偿有其特殊规律。颅腔是一不能伸缩的容器.其总容积几乎不变。颅腔内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均不能压缩,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换,所以三者中任何一种体积增大,均可导致另两种内容物代偿性的减少,从而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5药源性颅内压增高症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三种主要物质(脑脊液、脑组织、血液)中任何一种、两种物质容积增加或颅腔内有占位性病变(例如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其增加的容积超过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腰穿测压超过61.2mmH2O。其病因包括颅腔狭小及颅腔内容物容积增大。颅内压增高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药源性颅内压增高症是指由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长时间未能明确诊断的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在阳光下短暂视物模糊1个月就诊.查双眼视力、眼前节正常,视盘充血、水肿,隆起约3.0D,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考虑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乳头水肿,转内科住院治疗.头颅MRI检查未见颅内占位性病变;腰椎穿刺检查示颅内压正常,脑脊液无炎性细胞.后到北京某医院检查,考虑神经性视乳头水肿,未能诊治.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略有下降,再次到我科就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示双眼视盘呈结节状强荧光,无异常渗漏;眼部B超检查示双眼视盘扁平隆起,有不规则高回声.诊断为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结论 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临床较少见,易误诊为视乳头水肿,眼底FFA及眼部B超检查对其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颅内肿瘤放疗期间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1995~1997年收治脑瘤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0~69岁,其中髓母细胞瘤5例,脑质瘤9例,脑临床肿瘤4例,转移瘤4例,脑膜瘤2例,垂体腺瘤1例,颅内肉瘤1例,蝶鞍区脊索瘤1例。治愈2例,好转22例,未愈4例,无1例因脑疝而突然死亡,现将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情观察1.1头痛:脑瘤患者常出现定位头痛,如出现全头痛,常提示颅内压增高,且在咳嗽、弯腰、低头时加重。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有频繁呕吐而无明显头痛,急性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如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和烦躁,常是脑疝的前期症状。1.2呕吐: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