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8周采用4级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抗抑郁的疗效相似(P>0.05),抗焦虑效果优于阿米替林,而且不良反应更轻(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厦不起反应。结果2组疗效相仿(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与阿米替林组HAMD评分下降比较于疗后1周有显著差异(P〈0.05),西酞普兰组低于阿米替林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显效时间以西酞普兰组显著较短;西酞普兰组的胆碱能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且较轻微。结论:西酞普兰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而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陆淑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489-489,49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6周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将效较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李静  杨静娟  吕建周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82-1983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各30例,西酞普兰组最高剂量20~50mg/d,阿米替林组最高剂量100~300mg/d,采用HAMD、CGL、TESS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4、6、8周末评定比较。结果: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稍优于阿米替林.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西酞普兰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阿米替林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头昏、无力及心电图异常为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较优,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疗效优于阿米替林组(uc=1.81,P<0.05),副作用轻于阿米替林组(t=5.01~15.91,P<0.05、0.01)。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适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韦红日 《海南医学》2009,20(6):54-55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及文拉法辛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永敏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08-108,225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神经科2003年4—9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和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而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各查一次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结果: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闻同周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抗抑郁作用较显著,疗效与阿米替林相仿,不良反应比阿米替林少,且程度轻,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爱性,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刘桃芳  蔡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33-123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30例)和阿米替林组(30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治疗后2、4、6、8周末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西酞普兰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均有效,但西酞普兰安全,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大中学生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校大中学生抑郁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L)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组有效率较高,在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西酞普兰起效稍快,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更适合在校大中学生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定5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基本近似,帕罗西汀较阿米替林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60例)和阿米替林组(60例)进行治疗研究,采用HAMD,TESS量表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似,西酞普兰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较前下降(P<0.05),其中治疗后2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较阿米替林组评分下降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6周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P<0.01)。结论西酞普兰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而西酞普兰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西酞普兰组[28例。(20~40)mg/dpo.]和阿米替林组[28例。(75~250)mg/dpo.],两组疗程各6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药临床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5.
高传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89-99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丙米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36例,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丙米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但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丙米嗪组发生率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治疗老年抑郁症比较理想的药物。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西酞普兰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结论西酞普兰是治疗老年抑郁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 4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及阿密替林进行为期 4周的治疗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副反应量表 (TESS)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阿密替林组疗效相当 (P >0 0 5 ) ,两组间显效率 (痊愈 +显著进步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x2 =0 0 0 3,P >0 0 5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降低 (P <0 0 1)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无论从频度还是严重程度方面都明显低于阿密替林组。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阿密替林相当 ,但前者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 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剂量10~20 mg/d,阿米替林组治疗剂量100~300 mg/d,采用HAMD、TESS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2、4、6周末评定比较. 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阿米替林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头昏、无力及心电图异常为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杨华  裴静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066-206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丁螺环酮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酞普兰合用丁螺环酮)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两周,治疗组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起效快.治疗4、6、8周末,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