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工胶体血浆代用品的分类与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海燕  王建平 《医药导报》2008,27(8):962-964
目前,常用的人工血浆代用品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人工血浆代用品胶体液包括右旋糖苷、全氟碳化合物、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等。该文对聚明胶肽与琥珀明胶,淀粉类人工胶体血浆代用品万汶与贺斯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淀粉和明胶类人工血浆代用品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蓄积作用、变态反应及肾毒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血浆及血浆代用品可用以治疗多种病情,如出血、休克等。本文特别调查了发展中国家的外围卫生机构,对晶体、人工胶体、人血浆、人体白蛋白、以及血浆蛋白质成份等在应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断言,含5~6%葡萄糖的0.9%生理盐水是居首位的,因为易于就地生产,耐高温,成本/效益比例低。其次是要确保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胶体血浆代用品。在血浆方面,新鲜的冷冻或液体血浆对各种原因的出血和严重烧伤的后续治疗是最有效的。因为血浆含有最广范围的有效成份,并且在当地可以克服困难而生产。关于碱性电解质溶液和口服补液治疗严重腹泻的问题本文也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琥珀酰明胶为胶体性血浆代用品,适用于低血容量时的胶体性容量补充剂;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肺机、人工肾);预防脊髓或硬膜外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低血压。本文对1999~2009年7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7例琥珀酰明胶致ADR(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洪雨  董旭 《齐鲁药事》2010,29(1):30-33
随着新的输血观念引入医学实践,加之近年来血源供应紧张,血浆代用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近些年来全球对血浆代用品的研发突飞猛进,不断有新的产品问世。本文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K&#  C&#  Lowe 《药学实践杂志》1988,(1):9-11
能否用全合成代用品取代人体血液?这是个在药物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和临床医生多次提出的问题,今天我们仍有同感。这已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人们曾多方试图去开发一种可接受的血液代用品,但大都没有成功。因此人血或其成分在常规输液疗法中仍是必需给予的重要物质。胶体血浆扩充剂的临床应用已很广泛,但都不能代替红血球输  相似文献   

6.
早期切痂术使用人工皮肤代用品迅速覆盖创面,对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持久、合适耐用的皮肤代用品。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皮肤代用品,无论是对急性烧伤病人,还是伤后要求皮肤修复重建的病人都有重大作用。本文将临床上所使用的各种脱细胞真皮的应用机理、制备、免疫性分析和实际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佳乐施(Gelofusine)为胶体血浆代用品,具有较好的补充血容量作用。本以乳酸钠林格氏液(RL)作对比,观察前列腺切除手术过程中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聚明胶肽是血浆代用品,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过敏反应,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容量扩充剂又称血浆代用品,主要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由于依靠输血传播的肝炎、AIDS等疾病在全球的扩散,以及血源紧张、贮存困难等各方面的原因,医学界对输血采取了更为慎重的态度,尽可能的减少输血机会;通常失血量在体重的20%以内时,不提倡输入成份血或全血.这使得血容量扩充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扩大,相关的研究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军方和医药公司的兴趣[1].  相似文献   

10.
2007~2009年武汉地区血浆代用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冬林  刘东  方淑贤  丁玉峰  杜光 《医药导报》2010,29(12):1656-1658
[摘要]目的分析血浆代用品在武汉地区的使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24家医院2007~2009年血浆代用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浆代用品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其中以羟乙基淀粉发展较快、用药频度最高、用药金额最大。结论血浆代用品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血容量调节产品,选择合适的血浆代用品是容量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血浆代用品--中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贺斯)用量最大,它扩容快、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除此之外,还可起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液阻力,加快血液速度,有利于失血后各组织器官供氧等作用.但胶体血浆代用品这一大类中,随着原料来源不同,其作用效果和所产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也不同,下面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氟碳(Perfluorocarbon,PFC)为一类血浆代用品之一。因具有输送氧气的功能,故也叫“人工血液”。自60年代以来,已作了大量的研究,截至1982年5月底止,全球已在临床应用了500多  相似文献   

13.
贺斯以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为其活性成分,是第3代人造胶体,它克服了明胶和右旋糖酐的诸多缺点,已成为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首选的血浆代用品.目前,国外广泛应用贺斯补充急性血容量不足,国内也已应用于临床急救,我院将贺斯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现将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 (NS)由大量蛋白尿 (>3 5%g/d)、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 0 g/L)、高脂血症及水肿组成 ,其中前 2条必备。在除外系统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继发性NS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诊断即成立。现将其治疗作一简介。1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导致NS水肿的机制并不单一 ,但是肯定有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低蛋白血症致成 )因素存在 ,因此 ,欲有效利尿静脉补充胶体液是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多静脉输注血浆代用品 (如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 )来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 ,此时应注意 :①应选低分子制剂 (分子量2~ 4万道尔顿 )以兼顾…  相似文献   

15.
野战条件下血浆代用品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血浆代用品主要用于大量失血或失血浆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应急情况,用于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低血容量造成的微循环障碍,除了由于血容量丧失外,且有循环血容量被隔离在某些部位.在野战条件下,因血浆携带、运输和储藏困难,为了重建微循环和器官的功能,恢复循环血容量,经常大量使用血浆代用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与琥珀酰明胶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对机体的影响,探讨二药在心血管手术中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酰明胶组,各27例。羟乙基淀粉组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及术后住ICU期间应用羟乙基淀粉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和补充血容量的血浆代用品;琥珀酰明胶组同期应用琥珀酰明胶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和补充血容量的血浆代用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血浆胶体渗透压、液体出入量。结果2组患者均痊愈出院。2组患者各时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乙基淀粉组诱导后、术毕、ICU2h、ICU6h和ICU20h的胶体渗透压分别为(19.2±2.0)、(19.3±4.6)、(17.0±2.1)、(20.7±2.2)、(20.5±2.2)ITIITIHg,琥珀酰明胶组分别为(18.1±2.3)、(16.9±2.0)、(16.9±2.3)、(19.3±4.5)、(20.0±2.1)mmH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与琥珀酰明胶可安全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它在调节机体的心血管功能,进而影响机体血流重新分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许多临床危重病症特别在缺氧状态下影响极大。。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窒息血浆ET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了解其在窒息缺氧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学斌  梁辉  韩如泉 《医药导报》2011,30(5):602-604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期间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48例,分别检测静脉输注20%甘露醇250 mL前、输注后即刻和输注后30 min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电解质。结果甘露醇输注后即刻血浆胶体渗透压较输注前降低13.9%,输注30 min后回升;甘露醇输注后30 min钾离子(K+)浓度升高,钠离子(Na+)浓度降低。结论颅脑手术期间输注甘露醇,可引起一过性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K+升高,Na+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万汶和贺斯在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明确万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万汶组20例(A组)和贺斯组20例(B组)分别将2种胶体用于CPB预充液,术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并监测CPB前30 min和CPB后60min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CPB后60min 2组PT均无明显变化(P>0.05);APTT较体外循环前延长,且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Fib均低于CPB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万汶和贺斯应用于CPB作为预充液一部分,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且万汶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更小,是目前用于CPB的较好的新一代血浆代用品.  相似文献   

20.
陈宁  代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47-3448
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通过血浆分离器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5%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林洛氏液等,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血浆置换治疗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显著下降,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我科于2000年开始应用此项技术,治疗50例次,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