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等高危人群和城乡居民、流动人口(农民工)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梅毒防治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或"滚雪球"方式,选择湖北省内3个城市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暗娼、MSM为调查对象,采用梅毒预防知识标准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被调查的五类人群共3 569人,梅毒预防知识总的知晓率平均为64.0%。暗娼知晓率最高,为72.4%,其次为MSM,69.4%,流动人口(农民工)61.7%,城市居民60.1%,农村居民最低,53.0%。五类人群间总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P〈0.05)。结论湖北省各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国家规划要求,急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结合2021年重庆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群1 823人,MSM 491人,暗娼人群3 148人,其中吸毒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为49.9%、MSM为61.9%、暗娼人群为66.7%,三类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44,P<0.05)。三类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均与其文化程度相关,高中及以上者知晓的概率更高。此外,吸毒人群中曾经注射吸毒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2.7, 95%CI:2.1~3.5),暗娼人群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1.5, 95%CI:1.3~1.7)。结论 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今后要加强低文化、非注射吸毒及发生高危性行为人群的宣教,宣教内容侧重丙肝传播途径及检测治疗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六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编写的统一问卷,对新疆四地州的七县市(区)的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调查,分析比较六类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调查六类人群3318人。各人群梅毒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2.4%,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知晓率为80.1%,暗娼人群为77.5%,流动人口(农民工)为61.4%,城市居民为56.2%,青年学生为53.3%,农村居民为48.8%,各类人群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3,P0.05)。不同民族间知晓率有差异,其中汉族较高,维吾尔族较低(χ2=106.24,P0.05)。结论此次调查中的新疆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均低于国家规划的要求,亟待加强各类人群中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庆市不同人群2011年和2020年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评价性病防治宣传工作的效果。方法分别于2011年和2020年对重庆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人群、MSM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两次调查梅毒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和2020年分别调查了2 206人、2 402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人群、MSM知识知晓率2011年为74.4%、53.0%、59.8%、56.0%、71.1%、69.7%;2020年为92.8%、82.5%、91.3%、90.5%、95.3%、94.8%。梅毒知识知晓率和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20年梅毒防治知识获取渠道更多的来源于网络、宣传活动、电视、宣传材料。结论 2020年相比于2011年重庆市各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达到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有关宣传教育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41人。总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73%(1126/1241)和75.50%(937/1241)。不同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性工作者(FSW)、吸毒者(DUS)、孕产妇(PRG)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87%(414/423)、86.88%(351/404)、87.20%(361/414)和89.83%(380/423)、74.01%(299/404)、62.32%(258/414)。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材料、朋友或同伴和宣传活动及网络。结论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今后可借助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契机,广泛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梅毒的正确认知,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41人。总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73%(1126/1241)和75.50%(937/1241)。不同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性工作者(FSW)、吸毒者(DUS)、孕产妇(PRG)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87%(414/423)、86.88%(351/404)、87.20%(361/414)和89.83%(380/423)、74.01%(299/404)、62.32%(258/414)。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材料、朋友或同伴和宣传活动及网络。结论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今后可借助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契机,广泛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梅毒的正确认知,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咸阳市不同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于2012年10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大中学学生、农民工和暗娼等5类人群,开展了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山区暗娼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收集金山区哨点监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金山区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0%、97.3%、86.3%,不同年龄段的暗娼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1),且20~40岁年龄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20岁和>40岁年龄段。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6.9%、79.0%、87.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3,P<0.01)。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与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1),安全套使用率随知晓率上升而上升。HIV抗体阳性率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8%、2.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虽然HIV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存在性病流行,因此疫情存在上升风险,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重庆市不同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2 205人,包括城市居民300人,农村居民300人,在校学生403人,农民工402人,暗娼401人,男男性行为者399人,各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城市居民74.4%、暗娼71.0%、男男性行为者70.0%、在校学生59.8%、农民工56.0%、农村居民53.0%。结论重庆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亟需开展预防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对梅毒的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对昆明市区的暗娼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和阴道拭子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共调查423名暗娼,平均年龄31.2岁,初、高中文化占70.4%(298名),性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6.8%,安全套使用率为80.4%,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时率为55.1%。共检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56例(13.2%),淋球菌(NG)11例(2.6%),梅毒13例(3.1%),未检出HIV。CT、NG混合感染5例,CT、梅毒混合感染2例,CT、NG、梅毒三重感染1例。15~20岁年龄组、彝族和未婚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显著偏高(P 0.05)。结论昆明市暗娼人群有较高的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性病感染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主,梅毒和淋球菌的感染率较低,感染者主要分布在低年龄组、未婚、彝族的暗娼人群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变化特征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1─2013年巴州暗娼人群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为88.93%,不同年龄段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9.36%,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率58.16%,安全套的使用率随知晓率的上升而增加;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措施覆盖率为59.41%,HIV抗体阳性率0.42%,梅毒抗体阳性率4.66%,HCV抗体阳性率0.79%。结论新疆巴州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伊宁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伊宁市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每年不少于400人;使用国家哨点监测统一问卷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2009─2014年共监测暗娼2 400人,年龄最小13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25.4±7.4)岁;未婚占63.1%、新疆户籍占63.8%、汉族占74.1%、初中文化占53.7%;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8.6%,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总体使用率为99.3%,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使用率98.0%;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2.2%和1.0%。结论伊宁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应调整对娱乐场所暗娼人群的干预模式,加强行为干预、规范性病诊疗工作,降低艾滋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孕妇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4个市2 067名孕妇。采用面对面访谈形式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2 067名孕妇的梅毒知晓率为50.1%,其中农村孕妇为46.1%,城市孕妇为54.1%。在8个梅毒防治知识点中,只有1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超过85%(性伴就医),其余均低于75%以下。梅毒防治知识来源的途径主要为电视(57.2%)、宣传活动(53.9%)和网络(43.1%)。单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城乡、年龄、结婚年龄、工作地点、文化程度、职业、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等与知晓率相关(P0.05),而户籍、家庭人口数等与知晓率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与知晓率相关(P0.05)。结论安徽省孕妇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各知识点的知晓率偏低;梅毒防治知识来源广泛;与知晓率相关的因素有城市、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孕妇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贺州市中老年嫖客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广西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4-8月,在广西贺州市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方法,在卖淫场所、羁押场所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对中老年嫖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信息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800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嫖客,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25%,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为20.57%,HIV抗体检测阳性率1.63%(13/800),梅毒抗体阳性率10.75%(86/800),HCV抗体阳性率5.25%(42/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比值比(OR)=11.863,95%可信区间(CI):5.598~25.142]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危险因素,在婚同居(OR=0.517,95%CI:0.328~0.813)和文化水平高(OR=0.062,95%CI:0.007~0.565)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保护因素;离异或丧偶(OR=5.440,95%CI:2.371~12.481)是嫖客人群最近l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中高档次性交易场所(OR=0.203,95%CI:0.113~0.365)、知晓艾滋病知识(OR=0.460,95%CI:0.266~3.796)是嫖客人群最近l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贺州市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高危性行为比例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遏制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其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于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的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共发出问卷199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193份,有效率97.0%。对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3名调查对象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47.2%(91/193)],职业以农民为主[62.2%(120/193)];对7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6.3%(760/1351)。7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中,以“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及“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单一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4.1%(143/193)和60.1%(116/193);以“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及“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结核病是否有减免政策”的单一知晓率最低,均为47.7%(92/193)。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5.7(74.9,85.7),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者[57.1(28.5,85.7)];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得分为85.7(67.8,100.0),明显高于未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57.1(28.5,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87,P=0.020;Z=-3.7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小学文化程度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高[OR(95%CI)=7.44(1.81~30.58)];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高[OR(95%CI)=3.71(1.68~8.19)]。结论 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文化程度及知识获取途径是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省道孚县及色达县中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道孚县和色达县所有中学在校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防治知识合格率及知晓率通过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1 087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3份(95.03%)。调查对象棘球蚴病防治知识总合格率为85.87%,女生合格率高于男生(χ~2=11.594,P0.05);不同年龄学生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χ~(2趋势)=31.691,P0.01);不同学校学生防治知识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80,P0.01)。调查学生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5.60%,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症状、治疗、预防、危害和国家所采取的优惠政策等8个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63.70%、32.43%、81.90%、61.57%、71.73%、58.28%、28.56%和20.72%。道孚和色达中学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8.95%和6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866,P0.01)。结论四川省道孚县和色达县初二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棘球蚴病流行风险,还需加强对误解知识点以及薄弱知识点的宣传解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小型娱乐场所暗娼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选择G和X街道小型娱乐场所,对G街道娱乐场所的暗娼实施面对面宣传、安全套推广使用、医疗转介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对X街道的暗娼采用常规宣传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对干预前后两条街道暗娼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共有244人接受基线调查,其中G街道131人,X街道113人。干预后共有360人接受评估,其中G街道197人,X街道163人。干预后G街道艾滋病防治知晓率78.17%(154/197),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42.13%(83/197),综合性医院或妇女保健所就医选择率91.37%(180/197),均明显高于X街道(P<0.05);近一月与客人性行为时安全套从不使用率(43.15%)显著低于X街道66.87%(P<0.05);两街道HIV及梅毒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干预效果在艾滋病防治的知信行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宣传,但对降低艾滋病性病发病效果方面的作用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德州市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对德州市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及血清学监测。结果监测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2218人,其中低档456人(20.56%),中档1340人(60.41%),高档422人(19.03%)。历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0.50%(202/400)、58.50%(234/400),87.50%(350/400)、98.25%(393/400)、87.47%(314/359)、93.82%(243/259)。20岁暗娼的艾滋病知晓率32.69%(17/52),20~29岁79.72%(1631/2046),30~39岁74.23%(72/97),≥40岁69.57%(16/23)。2009-2014年,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30.50%(122/400)、39.00%(156/400)、59.25%(237/400)、58.50%(234/400)、65.46%(235/359)、72.97%(189/259);最近一年HIV检测率分别为20.50%(82/400),40.25%(161/400)、46.25%(185/400)、53.00%(212/400)、80.50%(289/359)、91.51%(237/259),呈逐年升高的趋势。HIV抗体检测全部阴性,梅毒确证阳性率2.03%(45/2218)。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认知及行为存在差异,应结合各自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温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在2011-2013年的4-6月,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及抽血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1204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84.3%(1015人),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89人)、9.3%(112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与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存在分离现象(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SM 1年内接受过咨询或宣传、同伴员宣传、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调查时间,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7%的调查对象(911人)6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过肛交,32.0%的调查对象(385人)同时拥有男女性伴,17.6%MSM(212人)提供过有偿性服务,5.3%的MSM(48/911)每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 MSM存在同时有男女性伴、高危性性行为等感染HIV的潜在危险,同伴教育、咨询、宣传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知晓率与HIV阳性率存在分离现象,提高知晓率可减少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南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肺结核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知晓现状,对相关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今后针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248名MSM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总知晓率、全部知晓率和全部不知晓率等指标,并对不同特征人群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 248名MSM对于肺结核防治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45.00%(558/1240),全部知晓率为9.68%(24/248),全部不知晓率为22.58%(56/248)。45~岁组、高中或中专学历组以及职业为商业及服务业的人群,其总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5.71%、38.40%以及35.83%;该人群获得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和从他人处听说,期望获得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网络、医务人员讲解等。结论济南市MSM对于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知晓水平较低;今后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