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急性视神经炎(AON)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AON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AON基础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复发率。结果干预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 05),干预组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 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干预,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具体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于护理工作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SDS/SA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 05);干预后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均0. 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均0. 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型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焦虑、抑郁状况、舒适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况,采用简化舒适状况评估量表评价舒适程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干预组舒适评估量表中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以及文化4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 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建议可作为首选护理方案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视力恢复情况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154只眼近视)与对照组(82例,156只眼近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2组干预后视力、屈光度恢复、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及屈光度均显著改善(P均0. 05),且干预后1个月时观察组视力、屈光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 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93%(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 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 41%(P 0. 05)。结论 LASEK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2组干预前后焦虑症状(SAS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SAS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仅呼吸困难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Orem护理模式应用于卵巢癌化疗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64例OSAHS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各项维度评分、焦虑(SAS)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指数维度中症状及情感功能改善较为明显(P均0. 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 05); 2组患者日常活动、社会交往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干预后观察组BMI、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系统化护理可明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 0%(47/50),对照组为78. 0%(3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 0%(49/50),与对照组的80. 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采用五音疗法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2组患者均在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普通音乐疗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改为利用五音疗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服药依从性、音乐疗法依从性评分均较低(P 0. 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音乐疗法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护理前HAMA、HAMD分值均较高(P 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HAMD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前2组PSQI评分均较低(P 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治疗过程中采取五音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流程导向的标准化沟通程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配合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检查患者3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程导向的标准化沟通程序。对比两组配合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DWI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低(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流程导向的标准化沟通程序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患者,可提高配合程度、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黄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49-15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患者81例,以上患者均为意外伤害急诊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入急诊室(干预前)和出急诊室(干预后)进行心理情绪评分;采用自编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急诊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MDT模式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MDT模式下健康教育组(研究组,30例),一组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血糖、焦虑、抑郁评分、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入院情况。结果 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前(P 0. 05);健康教育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疾病知识、饮食运动知识、用药知识掌握度96. 7%(29/30)、93. 3%(28/30)、93. 3%(2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 3%(19/30)、63. 3%(19/30)、53. 3%(16/30)(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6. 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 3%(25/30)(P 0. 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再入院率6. 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26. 7%(8/30)(P 0. 05)。结论 MDT模式下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12.
王恩倩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6-107,1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胃癌晚期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1级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服药依从率为94.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56%(P 0. 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 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 33%(P 0. 05)。结论:对胃癌晚期疼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止痛效果确切,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诊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调节急诊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心理、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乳腺癌根治术,采用随机平行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予以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抑郁量表(HAMD)评估心理状况。比较2组预后相关指标,同时取患者4 m L静脉血以待检测血清Cor及IL-2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VAS)、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干预前,2组患者血清Cor、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予以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明显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对临床护理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建立护理模式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措施干预,护理组在行常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行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并比较干预后2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SAS)与抑郁评分(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术、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责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焦虑抑郁负面情绪,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足月分娩率,SDS、SAS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足月分娩率观察组为91. 14%,对照组为81. 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受孕率、超过原流产孕周率、孕期达12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SDS和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87. 35%,对照组为42. 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习惯性流产患者足月分娩率,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模式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2组焦虑抑郁情况,应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2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2组不同护理干预下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舒适程度、并发症、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中生理、心理、文化及社会环境4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减轻负性情绪,大幅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对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择选优质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为干预对象,根据病区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2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估2组焦虑及抑郁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干预后,2组SF-36各项评分均升高(P均<0.05),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干预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经筋火针温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筋火针温灸治疗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躯体功能(BASFI)、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BASMI)、患者总体评价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有助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经筋火针温灸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