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中国畲药学》、《中国畲族医药学》、《中华百草》等文献资料,设计畲医药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畲医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用户端与管理端。将畲医药中的畲药、畲医以及临床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关联,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及网络平台的构建。随着平台中畲药、畲医及临床数据的不断完善与共享,将促进畲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将收集到的1653个畲医验方、秘方、偏方和2552种畲药输入到"中国畲医药研究与开发利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畲医的用药特点与畲药使用方法。畲医的用药特点有其独特性;畲药的用药方法大多与中药和其他民族药类同,但部分处方有其不同用药形式。畲医药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用药特点和用药方法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整理畲医对肚翻痧的诊断及治疗特色。方法: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整理畲医对肚翻痧的诊痧、辨痧、论治经验及理论,全面总结并归纳出畲医对肚翻痧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疗法等理论与技术。结果:制定畲医肚翻痧的诊疗规范。结论:认为畲医肚翻痧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肚翻痧的疗效、诊疗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畲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将收集到的2552种畲药输入到"中国畲医药研究与开发利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畲药命名的原则、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畲药功效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8月7日讯:近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该分会的成立,对传承和弘扬畲医药文化,普及畲医药科学知识,推动畲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畲族主要分布在浙、闽、赣、粤、皖5省的100多个县市中。2005年,全国首个畲医药学术团体——丽水市畲族医药研究会成立;  相似文献   

6.
发掘整理畲药丰富中药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掘整理提高畲药,丰富中药宝库.方法通过走家串乡深入基层访问全市畲族民间医师、药农等,收集畲医验方、秘方、偏方等相关内容,输入到自编的程序,建立畲医药数据库,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去伪存真,总结畲药特点.结果部分畲药独特,值得开发研究.结论继续发掘整理提高畲药,为中医药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7.
金丽 《新中医》2014,46(9):205-207
畲族医学表象辨识属司外揣内研究方法,其现象辨识可拓展现代状态医学证素采集维度,其特效药及特殊诊疗方法可丰富状态医学诊疗手段。畲医学疾病辨识凸显风、寒、毒、瘀自然和生命状态;畲医学寒、风症并列可映射中医学风科改为伤寒后并入大方脉的历程;畲医学祛邪扶正理念可与金元前主流医学互为回响;畲医"六神"所伤可类比唐宋五脏中风。深入探讨畲医学与中医学祛邪扶正医学之风的内涵,对畲医学和中医学研究均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朋程  于玲欢  刘小菊 《新中医》2020,52(20):21-23
畲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具特色的理论有痧症理论、“六神”理论和疳积理论。畲医以“六神”理论指导肾病的临床治疗,畲药在肾结石、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等治疗上均有确切疗效,其中积雪草、半边风、白马骨、爵床等药物临床研究较多,且疗效显著。但因畲医药缺少文字记载,以民间口述传承为主,因此应积极推动畲医药的民间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归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发掘整理提高畲药,丰富中药宝库。方法:通过走家串乡深入基层访问全市畲族民间医师,药农等,收集畲医验方,秘方,偏方等相关内容,输入到自编的程序,建立畲医药数据库,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去伪存真,总结畲药特点。结果:部分畲药独特,值得开发研究。结论:继续发掘整理提高畲药,为中医药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0.
分析、整理畲医对头风痧的诊断及治疗特色。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整理畲医对头风痧的诊痧、辨痧、论治经验及理论,全面总结并归纳出畲医对头风痧的病因与命名、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疗法等理论与技术。认为畲医头风痧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头风痧的疗效、诊疗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畲族用药服用方法特点。方法:根据自制畲医药数据库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总结畲药服用方式及较独特的用法。结果:部分畲药服用方法较独特,值得研究。结论:畲药服用方法与中医药(汉方)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2.
探寻畲药对酒精性肝炎的疗效。选择酒精性肝炎109例,随机分为畲药组和对照组,畲药组用畲药验方治疗,对照组用易善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PT(凝血酶原时间)、MCV(红细胞平均体积)、肝纤维化(HA、PCⅢ、LN)3项、B超和CT改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畲药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畲药治疗酒精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源于唇形科植物的畲药(简称唇形科畲药)的品种特点,探讨其特殊功效对后期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信息分析,获取唇形科畲药的药用部位、多民族交叉使用,尤其是其相对于中药的差异性功效等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典型中、畲药交叉使用品种作用靶点的相关疾病进行聚类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进而分析畲药差异性功效的科学性。结果:共获得25个唇形科畲药品种,其中19个以全草入药,是最主要的入药部位;与39个少数民族药存在交叉使用情况,其中与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壮族、彝族等民族药的交叉使用频率较高;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唇形科畲药主要用于在外感时令病、创伤、妇科病、疮疡病、小儿杂病、瘟疫等。益母草是典型的中、畲药交叉使用品种,畲医认为益母草具有治疗感冒腹痛和产后月内口渴等疾病,与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唇形科畲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差异性功效的记载,对后期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但是其整体研究水平还相对落后,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差异性功效的药效学评价、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质量控制方法等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畲族用药服用方法特点。方法:根据自制畲医药数据库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总结畲药服用方式及较独特的用法。结果:部分畲药服用方法较独特,值得研究。结论:畲药服用方法与中医药(汉方)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资料、文献报道和"畲医药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浅述畲药食凉茶的植物性状、药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畲医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医药之一,其理论基础基于六神理论、疳积理论及痧症理论等,用以指导当地百姓临床疾病的防治。畲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改善头痛方面有一定优势[1]。本研究方案旨在探讨畲药穴位敷贴联合刮痧治疗高血压痰瘀互结型头痛的临床效果,为畲医药及非药物治疗改善高血压头痛提供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走乡串户对福建省福州市与宁德市的畲医药传承人、药农等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两地药物运用、政策环境以及医药传承等相关内容,并结合畲医药文献资料,对比两地畲医药特色,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畲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特色疗法和药物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对今后我国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畲医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讨畲医的诊疗方法,疾病的命名与分类。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后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20.
试论畲药研发的标准化和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药也需像其它少数民族医药一样,必须要抓住标准化和独特性两个方面。只有标准化才能有产业化研发前景,只有独特性才能有立足之地,我们课题组研发畲药就基于此。现浅谈畲药研发标准化和独特性的体会。1标准化标准化顾名思义首先应将畲药上药品标准。按药物类别分:标准有药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